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扶贫是我国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践逻辑由整体、模糊的开发式扶贫,正走向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脱贫攻坚事业。新时代教育扶贫应重视义务教育基础工程建设,加大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教师学历教育及其能力水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求真务实扶民智,取得教育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宗旨。本文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去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从严治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学术界对此予以重点关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针对新形势、新问题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围绕理论创新采取一系列实践举措,对从严治党进行深入探索。这些工作不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创新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源于他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对改革旧教育制度所进行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大力提倡教育创新,主张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毛泽东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对今天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剑雄 《江苏教育》2022,(85):21-25
书法教育掀起热潮以来,在经历了启蒙、推进、深化三个不同时期之后,各地所取得的成效是不一的。苏州开展书法教育有着诸多实践,从区域层面观照,可以提炼出培育良好的传统根基与文化环境,把握系统的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定制缜密的教学管理与精准服务等六个方面具有整体性、规律性、创造性的苏州经验。在推进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又带来了基础教育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转变、教育信息化与网络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都将产生根本性的进步。本文针对近一时期国内有关上述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某些观点和作法作简略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过程,扶贫帮困也是其应有之义。教育扶贫首先是通过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和一体化均衡发展,消除农村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施等的办学之贫和乡村孩子上学困难之贫,然后是通过教育扶志气、知识、能力之贫,扶文化和经济之贫。教育扶贫及其扶贫教育既有教育的普遍性作用,也有明确针对性的特殊价值;直接目标是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终极目标是教育现代化目标,在某些层面也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直接、精准对接,使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如期实现全国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多元文化的发展,世界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渐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对世界音乐所提供的社会、学校和生活三方面的教育创新,力求分析它是如何以其自身的特殊性来为教育理论提供发展支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又带来了基础教育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转变、教育信息化与网络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都将产生根本性的进步.本文针对近一时期国内有关上述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某些观点和作法作简略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对生活问题解决的现实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着教育实践的变革.对探究内涵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揭示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也是理解教育理论逻辑的需要.教育实践变革有着自身的展开路线,充分揭示探究之于实践变革的价值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教育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探究本性,通过重构教育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既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的必然需求 ,也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创新这一方针的确立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构建 ,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等 ,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教育创新的理论 ,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实践 ,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教育创新的理论思考(一 )教育创新的内涵和本质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素质、身心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创新的生力军。在新世纪,创新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主旨和核心。大学生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其理论框架构建包括:大学生创新观念的确立、创新知识的准备、创新方法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塑造;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主要有:大学生创新机制的探索、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创新实践的锻炼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正处于新课改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由此对于高中政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太过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兴趣锐减,学习效率下降。为了改变这样的一种现象,老师要懂得对政治课程进行理论创新,由此来引发学生的关注。本文将结合自身高中政治的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新时代高中政治课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杨贤江的创新教育理论与教育理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贤江不仅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而且还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现代创新观念的伟大开拓者,是创新教育理论的最早倡导者、传播者,是教育理论创新工作中成果卓著、建树甚多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创新观念具体表现为:不做“时代落伍”者、树立远大之志向、献身崇高之理想。他的博大精深的创新教育理论包括对创新本质的论述、对创新前提的论述、对创新能力的论述、对创新方法的论述。他的超前启后的教育理论创新主要有:唯物史观的教育起源论、耳目一新的教育本质论、融会古今的全人教育论、独树一帜的学校教学论和极富特色的课外活动论。  相似文献   

15.
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是人类的大敌,是全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今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问题。因此,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和使命。一、贫困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贫困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其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的状态。贫困现象在 18世纪以前并不引人注目,当时世界各国生产力水平也较低。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开始拉大,贫困现象作为社会问题也开始受到了重视。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得不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浅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阻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即阻隔。这些阻隔分为客观必然阻隔和主观偶然阻隔。造成客观必然阻隔的原因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受不同的客观因素制约。造成主观偶然阻隔的主要原因有:重思辨轻实践,重归纳轻演绎,缺乏本土意识;孤芳自赏,排斥教育理论;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观念虽新实践不足;教育概念不规范,教育命题“应然”当“实然”;教育评价只有终结性,忽视形成性评价。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要提高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加强应用研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职教与扶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我们国家经过二十年的扶贫工作的努力 ,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 ,并向世人宣布2000年中国将再解决800万人脱贫问题。我们既为之高兴 ,为之振奋 ,但是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为脱贫后的地区农民致富的道路还很长。如何巩固扶贫成果 ,如何拓展扶贫成效 ,如何在脱贫地区营造一种新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氛围 ,提高脱贫人口的综合文化技术素质 ,形成一种教促富、富促教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仍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本文仅从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切入口 ,从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创新就是在教育领域创造新思想、新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活动,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教学创新、环境创新和投资创新。山西财经大学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再追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成败,既取决于理论的合理性,又取决于实践的可行性。现代社会较之于传统社会,社会变革更为广泛、深入和持久。深受社会制约与影响的教育,实现与社会变革适应性的转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为此,20年来,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教育实践改革方面,我们都作出了许多的不懈努力。批判旧教育,勾画新蓝图,新思想、新精神、新目标、新方法层出迭起,显示了教育理论探索的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