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到的数据的基础上,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调研分析结果,提出了保护与开发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孙素华  夏海静 《科技通报》2012,28(4):141-143
为了实现衡水湖植物资源信息的可视化、信息化、网络化,本研究利用ASP.NET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完成了衡水湖植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在研究属性数据、多媒体数据、空间数据组成的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用户登录、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决策分析等。本研究可为衡水湖植物资源信息管理与应用提供信息化支持,并为衡水湖植物资源相关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和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资源科学》2009,31(5):772-779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态环境需水方面来讲,采用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的预案更合适,以湿地恢复和生境改造并重的预案较不合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历程和社会功能,并通过叙述衡水人民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重塑了创新主体之间的价值共创方式,拓展了现有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引发关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考。本文提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两种表现形式:创新导向的数字生态系统(又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Ⅰ型”)以及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又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Ⅱ型”)。创新导向型的数字生态系统旨在促进数字创新的产生、应用与扩散,这一围绕数字主体而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延续了数字生态系统收敛性、可扩展性、自生长性和模块性的基本特征。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数字化进程与创新主体间价值共创行为深度融合的结果,实现了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结构、制度、功能和演进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Ⅰ型与Ⅱ型彼此渗透、相互促进,改进了创新主体之间的价值共创方式,推动了创新能力与创新效能的全面提升。最后,建议未来研究从案例分析、形成机制分析、发展战略分析、政策研究和监测研究等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6.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资源科学》2008,30(10):1571-1578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碎度指数下降;聚合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先降后升,而连接度指数先增后减;芦苇沼泽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由1987年的2.6169hm2降到1997年的0.5437hm2,到2005年为0.3558hm2,且形状日趋复杂自然,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持续减少,而连接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总体上芦苇沼泽沼泽小面积斑块数量仍占相当比例,破碎化程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在景观整体水平上,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51.068增到1997年的74.0985后2005年减为37.88,以农田为景观基质的蔓延度指数则先降后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衡水湖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步恢复,破碎化程度降低且景观日趋多样化,连通性虽不及1987年历史最高水平却呈加强趋势,湿地生境质量得到优化,2005年湿地恢复的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达到3个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保护区规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常被看作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项,甚至是突发事件期间的社会大众情绪动员者,而成为突发事件研究的重要一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调下,媒体该如何应对给社会正常秩序带来冲击的灾难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快速崛起,媒体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媒体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加深,科技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科技宣传的方式、内容与效率都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梳理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宣传困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科技宣传,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9.
陈霁玥 《科技风》2023,(4):159-162
随着数字发展的浪潮,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已成为农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制约着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村民相对较低的数字素养并不能单纯归咎于其自身,而是其所处的微观、中观、宏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也就需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树立农村居民主体意识,增进村民数字参与,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提升村民学习活力,并增强宏观政策引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正逐渐兴起,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进行收集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国内外关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层次划分相似,均是从底层逻辑、组织层面、生态系统层面以及外部要素4个层次进行相关分析;(2)已有的关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前提、导向、结果以及路径机制等研究方向;(3)国内外在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时的侧重点不同,国外研究侧重于资源视角,而国内研究更侧重于机会视角。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作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典型的新兴和交叉学科在此过程中也迅猛发展起来,并迅速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对于媒体分工和流程的认识,带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简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领域,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是决定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数字媒体专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王兴春 《内江科技》2008,29(2):95-95,167
数字媒体专业作为本世纪新兴的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随其迅速发展的同时,其相应的教育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长久以来的教育机制问题,有些由于专业的新兴,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所致,笔者从学科建设角度给予关注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厦门市图书馆近年来的媒体宣传变化情况,分析了厦门市图书馆媒体宣传的特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颖 《科教文汇》2013,(28):92-93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数字媒体的视觉交互性研究的目的是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数字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以电脑为载体,目前数字媒体新的传播方式逐渐在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数字媒体的视觉交互性研究的目的是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数字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以电脑为载体,目前数字媒体新的传播方式逐渐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曹利 《内江科技》2010,31(6):140-140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影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电影的拍摄技术、技巧和方法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氛围和内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试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为电影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体交互播放器作为一个独立程序,在手机、电脑、mp4等电子产品中广泛的运用,作为非专业编程人员对于制作软件的选择决定了实现的可能,而选择软件director作为交互创作对于程序较弱的创作人员已经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为促进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信息,信息生态系统业已形成,但尚未有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刻画。[方法/过程]文章在界定社交媒体学术信息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社交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全面刻画系统结构。[结果/结论]通过刻画社交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动态结构,构建了学术信息生态链,并梳理了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来源分布情况。最后分析了导致系统结构不合理的生态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创新要素数字化、参与主体虚拟化、主体间关系生态化等鲜明特征,为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带来挑战。本研究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治理困境入手,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理论框架,从关系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数字平台构建、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资源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