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洽川湿地近年来在湿地旅游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湿地开发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矛盾与现实问题。洽川湿地开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水资源等方面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强大助推力。湿地旅游业发展在影响当地的生产布局、强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当地政府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湿地生态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湿地开发管理不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等消极影响,对此应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适度开发策略,鼓励居民参与等措施,以实现洽川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旅游业规划管理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西洽川湿地2012年夏季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各监测点5个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度综合分析得出:2个监测点水质达到Ⅲ类标准,3个监测点水质接近V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洽川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深深影响着历代的文学创作。通过对《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崇拜上天、顺应天时、反抗上天,构成了几千年来传统文学自然观的主题,这是形成中华民族一系列优秀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仍有着可借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深深影响着历代的文学创作.通过对<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崇拜上天、顺应天时、反抗上天,构成了几千年来传统文学自然观的主题,这是形成中华民族一系列优秀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仍有着可借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通过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观也就应运而生。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自然观,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明的进步,环境哲学也便提到了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日程上来。本从传统自然观的缺陷入手,分析了从传统自然观向环境哲学迈进的三种“价值审视”,并就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佛家自然观与我国诗学美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家自然观对自然形象及精神的推崇,影响了诗歌创作中描画自然的自觉,促进了诗论中情景的探讨与解决,情景关系的明了又使更高级的概念意境得以发展和完善。同时,这种创作和评论倾向又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崇尚自然美的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7.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本课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山水画为媒介,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深刻理解“自然观”这一哲学思想的本质内涵。道学思想所揭示的大自然本原的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和不断融合发展的精神源动力。中国山水画是其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它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因此本文结合初中美术教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从其所追求的意境美进而延伸探索其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字文化的"开"字真切地道出了中国人待物的态度和追求,显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智慧。开的意识也早已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自觉行为:对人而言,通过"开"将人性显露出来;对物而言,通过"开"而显现物之美。这对于一个物的力量日益增长、技术无限膨胀的时代尤其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的设计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已经崭露头角,形成的一股具有独特韵味、包含中国气息的设计思潮并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五位一体"的视域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践解读,提出在经济视域下景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做到绿色、低碳发展;在政治视域下形成具有统一监管权的生态保护机构和机制并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社会视域引入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在文化视域加强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的宣传教育等。通过提出的理念及建议力图为景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想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自然观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必然内蕴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人类实践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科学的"自然观"。从历史上看,整体自然观、机械自然观、伦理自然观虽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从对人之本性的片面理解出发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它们的"自然观"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按照人的实践本性,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人对自然应该永远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和信念,敬畏自然观才是最符合人之本性、自然之本性的科学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学自然观念虽滥觞于齐梁时期,却因对陶渊明自然诗风的忽略或评价不高,并未发掘其应有的真正内涵,在理论观念和文学之间造成历史错位。而李白不仅在人生态度方面,而且在艺术实践方面,都自觉秉承道家的自然哲学观念。他倡导"清真"自然的审美理念,实为中国诗学自然观确立之贡献最巨者。李白诗学自然观的形成,与开、天时期道家(道教)思想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同时而稍前的书学"自然至上"的理念颇有姻缘。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筑承载了传统文化,反映着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民居是产生时间最早且分布地域最广的传统建筑,种类繁多。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自然观,较好地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中国传统民居的自然观依然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诗学自然观研究历经三十年,第一阶段标志着诗学自然观研究的起步与学术视野的定位;第二阶段,专业方向的明确、学术意识的增强、论析的具体入微,体现出诗学自然观研究的逐步深化,渐趋成熟;第三阶段,成果数量的明显增多、研究质量的显著提高、批评视野的逐步开阔,都无不说明诗学自然观的研究已开始向多元拓展.中国诗学自然观研究,无疑是中国诗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三十年的研究历程,无疑成为中国诗学研究一笔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诗歌入手,探讨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中国人对于大自然持有这样一种态度,那就是实实在在的自然并不美,要人工雕刻.修建好亭台楼阁等等之后才叫美。而日本人则很爱自然、嫌人为,认为自然才是本来的美与真实。从两国的自然观出发再反过来分析就会发现两者在诗歌的理解上有着很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训主要体现在家庭、家族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各种各样具体教育行为上。这些鲜活、丰富的教育行为可细分为直接与间接、正面与反面、正向与反向、专门与随机、单一与复合等多种类型,但都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指导下发生,与中国古代社会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是中国古人家教智慧的产物,具有特殊的家教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然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的自然观也历史地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角度入手,阐释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四大发展阶段,包括神化说、致用说、比德说、畅神说,并揭示每种观念的内涵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亨利.大卫.梭罗所作《瓦尔登湖》的解读,探析梭罗的自然观,认为小说体现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及人和自然处于和谐关系的主旨。这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