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强调创新的21世纪,创造力倾向对乡村学校儿童来说,不仅会影响乡村儿童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创新水平。为了探讨近年来我国一些农村学校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对乡村儿童创造力倾向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准实验法研究方法,比较了"专递课堂"模式干预儿童和未干预儿童的创造力倾向水平,并探讨了"专递课堂"模式影响乡村学校儿童创造力倾向的机制。结果表明,上过"专递课堂"的乡村学校儿童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未上过"专递课堂"的乡村学校儿童,并且乡村儿童的创造力倾向水平与儿童对音乐和美术活动的喜爱程度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构建合理"乡村"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五大因子;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以培植村民自治组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组织性"为出发点,着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微观政治、经济与文化服务功能和增强村民自治组织的自组织性;构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理论坐标应定位于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广大的乡村组织与众多的企业组织具有太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用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政企关系"来研究"政村"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教育规划纲颁布后,"行政力量对学术力量的过度干预"、"克服行政化倾向"等话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更引发大学管理者和学者关于"如何协调高校内部权力关系、优化高校治理结构"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是从资源依赖的视角,分  相似文献   

4.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当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同质化倾向突出、缺乏乡土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基础设施落实等问题。龙胜各族自治县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背景下,竞相清洁村寨,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乡村旅游资源,走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队伍的"逆向淘汰"、人才流动中的机会主义倾向、管理层的"官本位"主张、学校组织行为中的"过度关系化"现象以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尴尬处境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几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的梳理与分析,对高校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设想。  相似文献   

6.
感受乡村     
<正>初以为,[引出乡村印象,一个"初"字一语道出我们对乡村已经过度地诗意化了,也有了太多的误解。]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358名乡村小学生进行气质类型、瑞文学习适应性、学习动机、不安倾向测试。结果表明:学业成绩与气质的内外倾向、情绪性特征关系密切。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多血质、多血——胆汁质和多血——粘液质的乡村小学生呈现高水平学习、高水平动机、低水平不安倾向。  相似文献   

8.
集体化是1950年代中国乡村发展的最主要制度情境。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集体化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所呈现出的断裂性特征以及对政治运动的过度关注倾向。文章认为,1950年代的集体化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合作化还是人民公社化,集体化都是目标追求。对1950年代乡村历史的研究,必须要在集体化这个连续的体制形成过程中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走过了十几个年头,随着现代性的逐步渗透,城市化的脚步似乎比以往走得更快些,而乡土小说也在新时代下走着属于自己的建构之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也成为了乡土文学把握现实的聚点。在类型繁多的乡土小说中,寄托于弱势乡土的悲情主义成为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个侧面,乡土似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些作家同情和怜悯之所在,以此为基点,乡土作家也便自然而然地将以城与乡为代表的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关系过度放大,从而导致对城乡关系所谓"两极化"的过度性消费。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对乡村教师专业化、自主专业发展及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在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如:缺乏顶层设计与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机制、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学习内容的供给严重缺位以及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并勾勒出了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目标及从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务的发展路径,即:加强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整体中长期发展战略;开放市场与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的发展模式;能力建设与上下结合;最大化移动以实现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当前推动农村社区发展和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他们直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可以改善村干部的年龄和素质,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保障发展党员程序的公正性和农村党建工作的正常化,推动村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等。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1 )健全完善农村选举制度 ,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前提 ;(2 )推行村务财务公开 ,落实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3)尊重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 ,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村落既是一个空间单元,又是一个社会单元。因此,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村落研究逐渐受到多学科的关注。80年代以来,各学科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村落的规模、景观形态、空间分布、社会结构以及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耕作制度的关系。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尤以地理学、历史学以及人类学的成果最为显著。但是,由于受到村落研究资料的限制,村落研究尚有待深化,特别是在村落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私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华北乡村观察说明,村民在规则认同方面,有别于西方的区分性结构,他们将公共关系规则和私人关系规则混合使用,其特点是,既可以通过公共关系谋取私人利益,也可以通过私人关系追求公共目标。这一现实,继续了传统乡村庇护关系结构的某些功能,但有所变化:相对于传统庇护关系在信息传递上的个人性,新庇护关系可以是广泛的、公开的、大众动员式的。但是这种关系往往短暂、松散、易变,跟随具体的事件和利益而变动,其冲突既有价值分歧含义,也有分利竞争含义。它的信息传递既有个人性渠道,也有公共性渠道;它的群体边缘无稳定明显的界限,其他个人可以无排斥性的进入;它并非明显的金字塔不对等结构,而是以一个小团体为核心的、边缘不明、身份对等、无强制性权利义务的松散布局;它并非是单一的、以人为基础的权威认同,不限制广泛的利益表达,但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稳定结构。这些特征,显示西村社会关系既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庇护关系,也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公共关系,而是这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都在这一混合关系中得到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有关史实对清代滇东南[1]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作了总括性的论述,指出到清末在滇东南基本形成了以壮族为主体的、以汉族为大多数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在民族关系上,滇东南各族关系融洽,经济联系紧密,商品交换频繁。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各族相互影响和交融。滇东南各族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是选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项目。大学生村官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过程,外来大学生村官和本土村官大学生相互助力、“肩并肩、双学促发展”,对提升“一村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适合山西农村远程教育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天龙村乡村旅游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作为货币资本持有者的公司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公司主导型的产权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淡化组织资源的主导地位、弱化货币资本的社会能量、强化文化资本的结构地位等改进建议,以保证“天龙模式”中各利益主体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促进天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苗会是近代华北普遍存在的一种乡村自治组织,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演变息息相关。青苗会的研究,有助于把握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脉络。本文联系当前研究状况,围绕有关乡村社会的权力运作,从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对青苗会组织及其相关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日益成为卫生改革的热点问题,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定位将决定其在农村卫生体系中的生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基于社会角色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村卫生室定位方法.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影响村卫生室定位的主要因素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成由某区域内的经济、地理、人口、服务需求指标形成的综合判别函数,再利用该函数定位到某类村卫生室,确定其规模、开展业务程度、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