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时日,人们对其讨论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曾经,这个概念一度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也让我们兴奋地看到高校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如今,时间已逝,我们要如何界定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目的是什么?我们又要如何为未来的发展找准前进的方向?此时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走过的10年艰辛路显得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2.
程印贵 《师道》2004,(4):16-16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并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必须立足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课程改革是否取得成功。这一点,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往往更注重硬件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却忽视了对如何调动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的研究,导致在课程改革中师生双方主体性的缺失。因此,课程改革要取得良好效果并进一步深化发展,必须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朋辈及个体自身。要解决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发挥榜样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发动社会与家庭参与,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学习上缺乏学术探讨的精神,陷入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二是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把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缺乏自信。应对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最根本的对策是重塑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激活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重新获得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学习上缺乏学术探讨的精神,陷入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二是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把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缺乏自信.应对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最根本的对策是重塑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激活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重新获得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教育的发展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学生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张扬和凸显,主体性的缺失为教育敲响了警钟,找到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成因角度来论证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之必要性,井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作了尝试定位:时政演讲→展示事例→归纳结论→实例巩固.同时,也介绍了实际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几种常用且行之有效地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成因角度来论证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之必要性,并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作了尝试定位:时政演讲→展示事例→归纳结论→实例巩固。同时,也介绍了实际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几种常用且行之有效地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主体缺失正成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学生主体缺失主要外显为:学生被动地向教学目标靠拢;教学内容程式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单一化,且忽视学生的能力差异。其主体缺失的原因为:书本知识和教师话语霸权下的课程文化:本土知识和个体知识的缺失;“教师中心”论的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主体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高校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的缺失是影响双语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析新形势下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并找出相应对策,以帮助人们比较全面清晰地认识与掌握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进而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主体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高校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的缺失是影响双语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析新形势下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并找出相应时策,以帮助人们比较全面清晰地认识与掌握双语教学中的教育主体性,进而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员的主体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失范等。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于标准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畸轻畸重的教员评价机制,"唯书、唯上"的经验性思维、因循守旧的习惯做法以及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和行为等,是导致教员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主体性缺失”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集中、最具代表性: 第一,学习和思维刻板,缺乏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经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学前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都是按父母或老师教过的一般性、常态性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与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校园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问题相对严重。他们大多学习基础薄弱,对自身没有清晰地认识,更重要的人生价值观严重缺失,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进行改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以后个人的发展和做更多的社会贡献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是相对于客体性教育的教育主张,目的是克服后者在实践中无视学生的主体性,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而不顾的弊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点是课堂教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如何让小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往往把主体性教育的定义、关系、作用等阐述得很清晰,但很少涉及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方面内容,笔者认为通过剖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来探讨主体性教育,可以为小学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义可以给予个体一定的存在感和方向感,Frankl 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意义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拥有较高水平生命意义的青少年通常会更快乐,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反之缺少生命意义的青少年更易感到焦虑,自我概念不清晰。本篇文章将从家庭、人际、学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青少年生命意义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学校德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促进社会道德的超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