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选取了三篇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文章——散文《竹节人》、科普文《宇宙生命之谜》、实用文《故宫博物院》,分属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六年级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具体的阅读方法,但尚未学会“不同目的不同读法”的阅读策略,以“有目的地阅读”作为学习主题,旨在培养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选择适切的阅读方法,实现从学会阅读到会用阅读“做事”。  相似文献   

2.
<正>统编教材中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设计充分体现了实用性文本的“实用”价值,对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的要求。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的《故宫博物院》一课为例,  相似文献   

3.
<正>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教材最后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本套教材十分注重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既有显性的编排在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三上第四单元预测策略、四上第二单元提问策略、五上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六上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又有隐性的暗含在其他普通单元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课文分析】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由四篇阅读材料组成,属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这篇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故宫的了解,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前面通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这两篇课文,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策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智慧课堂进一步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记一次活动”。本单元共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5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主题是“演讲”,习作主题是“写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新课标”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为“表达与交流”。根据“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三学段的第1条“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初想】《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教师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两篇课文相互关联,同时增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司马光》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守株待兔》,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思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历史人物故事单元,共选编了三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参照课标要求与教学提示,依托历史故事主题单元,可以设计“照照历史的镜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人物主题单元。本组四篇课文,四种文体,单元组材可谓丰富多样。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为最后一篇,而且是自主阅读课文,对单元主题和语文学习要素有总结提升的作用。在阅读中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回溯前三篇课文和查找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于教材,确定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1.挖掘教材内容,创生学习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等三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这一课颇具特色,介绍了“博物院”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场所。博物院展示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故宫博物院”在北京,那么作为南京的一所本地小学,探访南京博物院(下文简称“南博”)就是结合生活学课文的不二之选,带学生走进南博,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大体上,前一课的教学是为后一课奠基的,后一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前一课的基础上的。把整个单元统整起来思考,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冀中的地道战》时,教师必须将其与单元前三篇课文进行关联。策略单元的教学要教给学生阅读策略,也要创设任务情境,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背景】《慈母情深》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除了《慈母情深》,本单元还围绕主题安排了必读课文《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契合。因此,笔者在本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迂的《史记·廉颊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精读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六年级下册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一脉相承,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亲近名著.得到文化精华的滋养。  相似文献   

14.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5.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航 《读写月报》2022,(27):46-52
<正>[文本、教材分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节选自《林徽因诗文集》。这一单元有六首诗歌,教材编者将此单元设置为“活动·探究”单元,并指出:“活动·探究”单元原则上以自学为主。单元任务有三:一是学习鉴赏,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六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二是诗歌朗诵,要求学生学习朗诵技巧,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简析】《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一课由两则文言文组成,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二则选自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  相似文献   

18.
周颖 《读写月报》2022,(12):38-43
<正>[教材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此单元以“人物百态”为人文主题,选文来自明清时期经典长篇小说中的精彩片段,旨在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小说叙事线索,赏析不同人物形象与性格,认识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从而完成由读懂这一篇到阅读这一本的整本书阅读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20.
《青山不老》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默读课文,感知老人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而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