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文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从激发与保持在线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反哺”增强在线学习动机、积极应对在线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加强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四个方面探析在线学习动机研究对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等四个维度论述教师网络培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在线课程设计原则研究的概况,认为在线课程设计原则研究视角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认知负荷理论视角、行为主义理论视角、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视角等,建议未来从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一体化构建、以微课为重点研究对象、关注本土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教师培训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是教师培训成败的基础与保障。培训课程设计的背后有对理想教师的假定,对理想课程的构思,对课程实施的预设。本文以吉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基于"旅行"理念,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析、培训目标定位、主题确定、课程架构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在变换课程设计理论视角并基于多种课程设计范式考量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培训对象做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线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关注价值主体需求、创新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路径,是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质量功能展开的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服务质量在课程教学特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方面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为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设计与开发者应:注重价值主体需求实在信息的伴随式采集和深度分析,增强课程的移情性设计;加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系统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增强课程的响应性设计;组建跨学科团队,强化学习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课程的有形性设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先期运行效果的有形性和响应性评估,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远程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线课程已成为远程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式,它是集教学过程、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学习资源于一体的整体课程。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开设在线课程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设计开发的学习,简述了学习内容,总结在线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探讨和反思广播电视大学在线课程设计开发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是衡量在线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研究高中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能够把握高中生在线学习现状,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有助于疫情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及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文章采取混合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中生展开调查.第一阶段的质性分析,得出影响高中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17个范畴,将其归为教师维度、学生维度、课程设计、互动环节、网络环境和学习效率共6个维度.第二阶段的定量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5个影响因素,分别为互动环节、学生维度、教师维度、课程设计和为网络环境.通过采取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出标准化回归方程,得出学生和教师是高中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使用过程性评价;精心设计在线课程,优化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师教育逐步走向开放、多元、一体化,教师培训的内容也由预设的、相对封闭的、静态的学科结构课程转向了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主题序列课程。面对着千差万别、个性迥异的培训对象,面对着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培训任务和要求,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在积极推进培训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培训内容进行重建与创新。培训内容的核心是课程,围绕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课程管理工作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教育学院课程建设工作实际,试图对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者这一新兴群体的身份特征和职能进行界定和描述,以利于同类院校选择和培养课程管理者,实施有效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其拼盘式培训课程易导致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而反思行动取向的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是反思性实践理论、适应性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其培训课程将反思行动贯穿在培训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追踪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打造专业化的培训师团队,提升培训的适切性与专业性,激活教师教育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反思行动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建构要克服反思时间不足和形式化问题,增强反思行动的弹性和能力,为教师发展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程明喜 《成人教育》2017,(12):75-78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在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确定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教师培训机构与个人忽视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理论的学习,对培训对象的学习特点、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认识不清是主因之一.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关于成人学习的理论框架,对改进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及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视角学习理论认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在于激活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互动过程三个基本要素。这启示我们,在童话教学改革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使小学语文老师有效地提高童话教学质量:打开儿童的话语世界,提升学习内容的品质;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活动组织方式,体验童话的趣味性等。  相似文献   

11.
在线学习已经成为流行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课堂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该研究招募了560名5~8岁儿童分两组分别进行了为期四周的互动课程和无互动课程体验。通过对儿童学习动机和参与率的分析,发现参与互动课程的儿童在注意力和满意度维度上表现出比参与非互动课程儿童更高的动机水平,且参与率更高。结果表明:在线学习环境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动机。因此,该研究建议在在线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设置丰富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线精品课程作为MOOC中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但在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时,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困境。为促进教师深度反思,支持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提升课程质量,构建在线精品课程评论情感分类与主题挖掘研究模型。首先,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MOOC平台中25门“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线精品课程评论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情感分类;其次,对负性课程评论进行词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题挖掘。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能力、学习资源质量、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和反馈机制、课程考核评价是导致学生差评、影响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促进在线教育中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提升、开发优质在线精品课程学习资源、打造实用生动的在线精品课程内容、优化互动和反馈机制、优化在线精品课程考核评价等课程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师素质是影响课程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后教师培训模式将向着培训目标人本化、培训内容综合化、培训方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师资培训中存在方式相脱节、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背景、混淆高层次学习与基础学习的界限等弊端。建议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教师远程培训的课程教学,从学习迁移的视角来探索培训的教学效果。以4a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平台为基础,对个案进行分析,更多的关注作为教师远程培训,应该将学习迁移作为学习的核心,采用互动培训,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职成人学习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成人在线课程设计提出了建议,但尚未针对问题解决等高阶认知能力发展提出课程设计框架。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从“认知—交互—情感—活动—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成人在线课程设计框架,并在真实教学过程中探究其对成人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有效性,通过路径分析探究各维度如何影响成人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成人学习者在课程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引导下开展主动且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认知迁移发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积极的氛围和互助式学习共同体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具有正向影响。成人在线课程设计应注重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和导向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成人在线课程,并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和实施教学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一种更广泛、更开放视角即全视角学习理论来研究和建构终身学习,更能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参考克努兹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终身学习建构模型:注重"学会学习"和不同学习情境学习的终身学习内容设计、注重基于TC模型的终身学习动机策略设计,以及基于协作学习与终身学习支持系统的终身学习互动,以期为终身学习建构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不足是MOOC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SPOC在MOOC基础上由"大"转"小",由"开放"转向"限制",其在线支持服务在情感支持、管理支持、评价支持三个层面得到了巨大改善: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和答疑上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管理团队与学习管理模式更加科学;课程评价更加趋向全面化和细粒度化,这些改善措施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注意、相关性、信心、满足感及陪伴与约束几个因素出发,详细解读了SPOC支持服务对学习动机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观与传统课程观根本不同,它强调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别化和课程实施情境化,认为课程的开发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方式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为变革传统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多元智能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全程参与,为学生营造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同时要避免形式化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相似文献   

19.
遵循成人教育一般规律,把握专业教师培训需求,是网络培训课程设计的基础。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应按照"理解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职业技能—落实行动研修"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块—专题—话题"的设计框架,系统设计培训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要结合中职教师日常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及多样化信息资源设计,培养教师学员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之中,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把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结合起来,使教师掌握网络环境下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2002年以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开发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课程,并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苏州、淄博、长沙等地区对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相对较成熟的课程讲义和培训模式。整个课程包括7个模块:(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方向;(2)互联网资源收集筛选和应用;(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4)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5)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7)学生学习成效的多元评价。本刊将陆续刊登这7个模块的讲义,期望能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专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