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素芳 《学周刊C版》2019,(15):152-153
本土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文化资源,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幼儿园改革的现实要求。幼儿在园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将生活背景渗透在教育中,全面综合地方文化资源是真实的、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59):167-168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即教育者将小学所学课程和教学方式渗透进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过,幼儿园教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且带有启蒙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主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使幼儿在快乐的幼儿时光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经验。因此,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这种错误的倾向和趋势需要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3.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有身心障碍的幼儿与普通幼儿同处一间教室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活动。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能够为有身心障碍的幼儿提供有别于隔离环境的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幼儿园应当根据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及其学习能力,通过灵活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以保证让特殊幼儿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里,班级是教学的总体,幼儿则是发展教学的个体,老师应全面正确地引导教育每一名幼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聪敏与否,长相是否漂亮,性格是否活泼开朗,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对待他们,爱护他们,因材施教,使孩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我想,这样的工作才能说是成功的、称职的。  相似文献   

5.
邸华 《贵州教育》2014,(1):15-18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设良好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促使幼儿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幼儿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到幼儿成长阶段的整体发展,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重视,这样才能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幼儿园和家长要采取家园合作机制,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两大教育幼儿的方式,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重视家园共育,以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互补,可使幼儿得到最完美的教育,实现最长远的发展。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和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结合社会的需求,以幼儿园为主体实施得系统的、有组织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李艳 《天津教育》2022,(13):51-5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可见,教育环境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园结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特点,立足园所实际,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了丰富的“四史”教育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现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对“多媒体课件”这个名词早已不再陌生。多媒体教学以其庞大的信息量、快速的信息交换,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它使知识传播更加简洁,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具体、生动、直观,同时教师操作简单,学生乐于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它有着特殊的教育对象———3~6岁的幼儿。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身体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统正在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感觉运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的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但这些并不意味着课件在幼儿…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纲要》第四条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快乐教育思想就符合《纲要》的精神,把快乐教育思想引进到幼儿园教学中,给我们的幼儿教育观发生根  相似文献   

11.
张艳杰 《课外阅读》2011,(8):320-320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做出的明确规定,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课程模式。而开放性区域活动能满足多层次幼儿的不同需,通过幼儿在开放性区域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发现、自我协调、自我交往,积极探索”,从而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云 《天津教育》2023,(22):34-35
<正>学前融合教育是特殊学前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形式。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为特殊幼儿创造正常化的教学环境。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帮助特殊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融合教育可以让儿童接触到不同伙伴的特殊需求,促进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和形成尊重差异的理念,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让幼儿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曹守利 《知识文库》2022,(19):67-69
<正>幼儿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故幼儿园教育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孩子身心脑的全面发展。游戏教学法历来都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还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个性品质塑造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能够将游戏与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巧妙融合,将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起到非常深刻的影响。故本文将就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供广大幼儿教育而工作者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然而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重课堂轻游戏,忽略了幼儿园游戏的价值。其实,幼儿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是人的本能的一种体现!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创新,从而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也正是游戏让我们的教育目标得以有效完成,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5.
艺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基础,是让幼儿从发现、感受、体会等审美特征入手,遵循审美教育的规律,使幼儿在艺术之美的感染、熏陶中成长和发展.日常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育活动,使其在幼儿园各个教育领域之中渗透与实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简要介绍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就是营造一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寓教于乐,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生活,获取知识,充分认识、提升游戏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探索、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幼儿的生活无疑是幼儿教育内容的源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他们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因此,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必要。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说过:"...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幼儿对周围的事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开展教育既要把握好幼儿园的教育背景,同时也要通过受教育对象个体身心发展特征的把握,通过采取与幼儿个体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园活动,进行自主游戏设置时既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也要通过幼儿自主性的探究使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更加自主化与自由化,促进幼儿个体成长的同时以幼儿选择性的扩大来保障幼儿自主游戏的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