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新娟 《家教世界》2023,(36):56-57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但现阶段农村幼儿园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幼儿园生源较少,这直接制约了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为了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我们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困境进行探析,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旨在助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琼 《成才之路》2024,(10):65-68
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综合水平可为乡村振兴“打通经络”,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推手。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关键,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高尚的师德师风、扎实的专业素养、坚定的乡村教育信念、突出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其专业发展可从以上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以乡土文化为中介的本土化回归,是当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经探析,提出乡村振兴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共生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以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为原点支撑、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以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为依托的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逻辑意蕴。针对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仍面临观念维度上乡土文化附庸思维下的“向城性”、课程维度上乡土知识匮乏状态下的“单一性”、行为维度上功利主义取向诱导下的“离土性”的困境,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的发展路径:乡土观念方面,文化自信下城乡二元对立观念的转变;乡土课程方面,地方知识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乡土情怀方面,乡土文化里乡村幼儿教师情怀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王晓  赵红琼  高志涛  李斌 《大学教育》2023,(24):131-133+140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农林类高校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对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农林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等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强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体系,铸牢校企合作“融通点”、畅通乡村振兴“保障线”、拓宽科教成果“应用面”,形成了“点、线、面”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新疆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纠正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青 《林区教学》2010,(1):116-118
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学前教育的关键。但是,现实中学前教育却存在着某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就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一大顽疾。对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成因,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对策,使农村幼儿园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欲振兴,教育必振兴。乡村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乡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乡村幼儿教师是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有力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是乡村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川中丘陵地区Z市Y区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为例,分析该区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从教师队伍质量、专业能力以及生存状况三个方面对乡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涉农专业大学生“三农”素养不足,服务“三农”意识较为淡薄。概述了“三农”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现状,并以百色学院为例,通过融合“三农”政策、大国“三农”文化、“三农”榜样教育等思政元素于日常专业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通过专业见习、“三农”社会实践、地方特色实践课程等提高大学生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增强专业和身份认同感;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实现“知农爱农为农”的同步达成,探索专业化、系统化的“三农”素养教育体系,以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农村职业教育在现实实践中存在“马太效应”发展困境、“斥农”异化倾向、“协同链”破碎窘境等诸多制约因素,为破解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制约难题,需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正确认知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坚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信心;巩固农村职业教育主体地位,构建乡村振兴赋能“协同链”。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0年以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为解难题补短板,国家层面进行“国培计划”“乡村名师培养”“支教”等政策倾斜,各地也纷纷以集团化、责任区等机制开展帮扶带动,适龄儿童享有学前教育机会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质量提升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乡镇中心园虽然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中承担着支架的作用,但其自身仍处在低水平质量线上,难以带动发展,使得农村幼儿园低水平循环。二是帮扶欠缺针对性和有效性,靶向不准。无论是“国培计划”“支教”,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而乡村教育振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整体规划,并在“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中,特别指出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规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意见。[1]2018年9月26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这是对《意见》的具体化,两者对农村教育事业都使用了“优先发展”的用语。[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整体安排,并前所未有地对乡村教育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3]这也进一步表明了“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振兴”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务院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要求。江西原中央苏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尤为落后。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江西原中央苏区农村幼儿入园率还偏低、幼儿园覆盖面仍不足、村办园大多条件差、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农村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且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发展江西原中央苏区农村学前教育需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能意识;在江西原中央苏区农村实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努力扩大农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建立以公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真正承担起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责任;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等。  相似文献   

12.
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中国乡村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公共管理面临挑战;人口迁移与流动成为常态,乡村社区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维系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瓦解,乡村文化呈荒漠化;乡村家庭赡养与教育功能弱化,隔代养育成为“常态”.随着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各级政府对待乡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已逐渐由“市场主导”向“政府主导”回归;乡村幼教机构的增多在给予乡村家庭更多学前教育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因经济收入低下而极其不稳定、“逆向选择”现象普遍,致使乡村学前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质量挑战.政府在主导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时必须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障基本的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乡村幼教机构办园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学前融合教育正处于“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乡村特需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幼儿园以新时代融合教育理念和政策法规为指南,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努力用爱心与智慧构建爱意满满、普特融融、乡味浓浓的“天使之家”,护佑包括特需儿童在内的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短板,而农村学前教育是整个学前教育体系的短板。做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对于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农村幼儿园的特殊定位和关键作用,从如何提升课程质量切入,全面分析提高课程质量对幼儿、幼儿园以及乡村基础教育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村幼儿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的原则,就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在于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在地化发展,即在城乡融合基础上发挥“三农”主场优势,发展符合乡村特征、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留得下、靠得住”的乡村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在地化变革,首先要在内涵上做出相应调整,要发展成为植根乡村、注重农民在职培训的“为农”式教育;其次要对教育对象进行根本转变,以农民为主要对象;最后在发展策略上要进行在地化探索,包括教育团队、资源、内容及方式的在地化,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6.
龚会妹 《林区教学》2024,(3):109-113
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保障。除一般性核心素养外,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还需具备乡土情感素养、地方性知识素养、乡土学前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素养。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唤起教育灵魂,强化乡土教育情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知识素养;优化职前培养体系,助推乡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重视教育行动研究,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立足乡土视野,增强乡土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谈军花  刘超 《甘肃教育》2022,(17):22-2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振兴乡村文化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思政课建设正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为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综合素养;夯实思政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多媒体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建立常态化思政课堂教学“视导”机制;探索实践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新模式,促进思政教育大融合;创新培训一体化模式,营造协同发展新生态,积极挖掘乡村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实农村学校思政课校本课程,从而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注重“两类学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探索实践思政名师下沉农村学校开展“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全力实施农村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从而促进乡村教育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村要振兴,教育得先行,如何通过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创新性地探索目标聚焦、资源聚拢、体系聚集、模式聚合的“四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实践经验,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几方面来服务乡村振兴: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社区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实现资源共享,完善社区教育配套。  相似文献   

19.
<正> “农科教”结合与“三教”统筹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农科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是科技与教育服务的对象;科技是振兴农业重要手段;教育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时生产力的载体和基础。正常情况是:科技的辐射速度和吸收能力与教育水平的发展成正比;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教育水平高低也成正比。对农科教结合的涵义,我们理解是:“农”,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包括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涉及到农村各个有关部门。“科”,是大科技,包括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推广、科技应用、科技普及等。“教”,也是大教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为农村学前教育注入重要的发展指引和深厚动力,农耕民俗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土壤,有利于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实践。为便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明晰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必要性,基于文献梳理和具身实践,观察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并在实践中发现当下存在家、园、社重视度较低、教师实践能力弱、课程构建浅显且乡土特色不突出、幼儿低质参与等困境。对此,基于乡村振兴、劳育等理论与农村教育实际提出对策,以期为实施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并为提升其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