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历史视角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世界职业教育长时段变迁趋势来看,职业教育在战后逐渐从中等教育阶段发展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环节。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整体化转型状况来看,政治方面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经济方面从工业经济转变为“工业+数字”经济,社会方面从文凭社会转变为“文凭+技能”社会,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从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来看,分别表现出天职观与唯有读书高、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中华民族传统下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考大学热、考研热、考博热等文凭热现象颇引人关注。从社会学角度看。引起文凭热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农业社会”为主的特征或具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特色,二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中讲“名分”重等级的缘故。为此,我们应从优化我们的经济结构、加快我固的文化转型、转变相关的教育理念和进行考试改革等方面努力,使人们对文凭的追求走上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文凭贬值问题日益凸显。文凭贬值促使了与文凭贬值相关的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产生。文章剖析了导致文凭贬值的主要因素有文凭的社会价值因素、高校扩招因素、文凭追求冲突下的"合理"策略因素,以及就业市场对文凭消化的不足,同时分析了文凭贬值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文凭课程在美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争议,这个源于欧洲的国际教育项目被指控是“反美的”和“违宪的”。本文探讨了引发争议的种种原因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国际文凭课程鼓励批判性思维、培养世界公民和国际情怀以及倡导多元文化的特质是其遭受反对和抵制的重要原因。人类社会面临众多全球性挑战和危机,亟需一种超越民族与文化的思考方式,以国际文凭课程为代表的国际教育或许能够成为驮着“世界精神”的马背,与地方文化和民族国家教育产生互动,促进其世界维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身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社会地位标志通过教育文凭体现出来。不同学校的文凭代表着不同“含知量”的文化资本,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资源交换价值。对文化资本较为薄弱的农村成员来说,教育身份的社会地位获致效用成为了个人社会流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年全国综合调查数据,本研究考察并计量了1978-2008年我国各级教育个人收益中的文凭效应,并对不同劳动力市场及工作经历下的文凭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中存在显著的文凭效应,高中、大专以及本科毕业的文凭效应分别为29.6%、27.6%、35.3%;个人教育收益率存在不连续跳跃现象,受教育的第13年的收益率增幅最大,第16年的收益率最高;各级教育的文凭效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不明显,大专和本科教育的文凭效应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显著;工作经历对文凭效应具有调节作用,降低了较低层级和提高了较高层级教育的文凭效应。本研究发现对国家教育经济政策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买椟还珠现象几乎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是我国学术、科研殿堂里的一个污点,也是制约我国学术、科研发展的羁绊。从经济学角度看,买椟还珠现象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多个主体之间进行彼此博弈的结果;就业市场的文凭效应、扩招带来的低门槛效应以及低淘汰率造成的绿灯效应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内生变量。依据经济人假设,实现学术价值回归、改革招聘和选才标准、严把入口和出口关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规避买椟还珠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