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国际成人教育贝伦会议"关于"利用成人学习力量与潜力走向美好未来"的主题,引发现代职场教育与当代成人学习之间的激烈碰撞与深度契合,现代职场教育已然成为推进当代成人学习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贝伦行动框架》着力,深度揭示现代职场教育与当代成人学习发展的内在联系,试图通过改变以往职场教育发展的观照视角,使之成为当代成人学习的新起点,同时借鉴现代职场教育改革经验,创新当代成人学习的思路、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基于未来明确变革方向、构建变革框架,这不断考量着国家的教育变革能力。200 8年,《墨尔本宣言》的出台标志着澳大利亚学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宣言在变革目标、变革思路和变革进程上都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反映出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变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2月1日至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举行。大会以"走向美好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成人学习的力量"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56个会员国、其他联合国组织、双边和多边组织、民间社团和私营部门组织的代表以及世界各地的学者超过1500人。此次大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成人学习与教育在国际教育和发展计划,尤其是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会议就有关成人教育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讨论和分析,且达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共识,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成果:一是根据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提交的154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国家报告、5份地区综合报告以及各类补充文献编写成的《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全球成人教育与学习情况发展参差不齐,面临巨大挑战。二是各个参会方共同商议,为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成人学习和教育工作的发展勾勒出新的行动框架,提出了新的愿景,即大会的核心成果《贝伦行动框架》。大会加强了各个国家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交流和沟通,为今后开展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会提出的《贝伦行动框架》,作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计划纲要。此次大会在前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贝伦行动框架》提出了成人学习与教育(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E)治理的目标——"善治"。为此,"善治"理念逐渐融入各国成人学习与教育治理实践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发布的三份《全球成人学习与教育报告》,揭示了全球各国成人学习与教育治理的走向:一是关注治理权力下放;二是注重治理主体能力建设;三是倡导跨部门合作。同时,该报告也呈现了各国在成人学习与教育治理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如"善治"整体发展进程有待推进、治理能力客体建设不健全、合作治理未能真正实现以及协调体系不完善等。为此,借鉴全球各国成人学习与教育治理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我国成人学习与教育治理需要系统地实现"善治",注重拓展能力建设的幅度、强化合作的深度以及完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终身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人学习与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回顾与反思2009年以来全球ALE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确定未来行动方向,第七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了《马拉喀什行动框架》。该框架明确了ALE未来发展的愿景,确定了两大原则和五大优先事项,提出了七大行动路径。从框架整体看,MFA体现了目标对接性、环境适应性、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的变革性,有利于指导所有的利益攸关方和教科文组织会员国促进ALE及全民终身学习。可以说,MFA为各国ALE提供了有价值和有远见的行动指南。因此,各国需要把ALE作为终身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来考量政策制订、经费投入和效果评价;积极拓展ALE的服务功能,为绿色技能、数字技能、横向技能以及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做出贡献;从内容、过程和结构维度对ALE进行系统变革,为构建新的社会契约提供支撑;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本土与国际ALE的发展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发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年)》报告,变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应对全球危机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报告旨在帮助青年和成人(1)增长技能以获得就业机会,促进数字化、绿色和包容性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向成功和公正的转型过渡。该战略主张采取三大主要行动:一是发展所有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二是发展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所需的技能;三是发展包容与和平的社会所需的技能。报告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未来的设想、理念与行动,对我国发展服务终身学习的数字化、绿色和包容性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近十年收录文献,使用文献研究法,发现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分布呈现矩阵化,分别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形式研究,以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为核心的终身教育理念研究,以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为核心的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制度研究,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和MOOCs为核心的远程教育研究。横向分析发现研究维度聚焦于价值取向研究、跨国比较研究、治理变革研究和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结合政策的变迁将研究热点的演变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10—2012年处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时期,2013—2017年处于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供给侧改革与融合创新时期,2018—2020年处于成人教育向现代化转型的治理变革时期。最后从成人教育学科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构建,基于成人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探索及面向积极老龄化问题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问题着力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走向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作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工具,在培植公民“横向技能”、构筑参与型公民身份与铸牢可持续公民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发布的《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五)》显示,当前公民教育发展仍面临筹资机制弹性不足、治理红利释放乏力与参与沟壑填补困难等三重隐忧。为消解上述发展隐忧,全球各国需注重全方位发挥公民教育资金“溢出效应”,深层次弥合公民教育“治理鸿沟”,多渠道拓展公民教育参与“机会窗口”。就本土行动而言,未来我国应致力于提升公民教育政策包容性,推动公民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确保数字弱势群体的公民教育可及性,以期赋予成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变革能力,切实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贝伦行动框架》视野纵横,当代成人学习行为正从"自助"向"自性"方向变迁,在自助学习向自性学习的变体中,不仅折射了当代成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也摆明了厘清当代成人学习行为的极端紧迫性。本文就是要从当代成人自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界面上切入,廓清其基本概念,探究其内涵要素,把握其表现形式,为当代成人学习提供些许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指出了2030年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随后该目标被正式纳入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中,这为未来15年的全球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国都在为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论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创建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研究需要反思与前瞻。而反思与前瞻的目的,即在于为未来的成人教育研究形成新的取向。作为未来成人教育研究新的取向,其新的纲领当是: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其新的行动又当为:解析成人群体结构、关怀成人生存境遇、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构建学习支持系统。新的纲领与新的行动必定使未来的成人教育研究越过坎坷而迎来更高的腾飞,战胜挫折而迎来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在对2010年《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之重要价值、编撰原则及基本框架解读的基础上,揭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现状:教育技术专业的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研究版图中正在重新崛起,教育技术在学习观、设计观与技术观上正在经历深刻变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具有宏观与开放的新视野,致力于推动基于系统思维的教育系统之整体性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摆脱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线性相关之局限,越来越走向工程化实践;和绩效技术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开始尝试把绩效技术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框架;学校图书馆媒体与资源研究呈现出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为所有的人提供优质的教育,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安全、正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面向全球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报告,秉承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提出了“以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来共同建构人类社会未来”的行动方案及框架。剖析了报告发布所处的时代挑战,提炼了报告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以期为未来教育的塑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概念,它凸显了课程内容结构化特征、实践性价值取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变革了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随之要变革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应积极倡导单元整体教学,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走向未来的教育在于每天的"微变革",这种"变革"是基于未来前瞻的"变革","洞见"未来的"变革",方能路径清晰。走向未来的教师在于每天的"微行动",这种"行动"是基于未来视野的"行动",唯有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预判,才能让教师今天的"行动",成就未来教育所呼唤的理想的未来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会学习才能够学会生存,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还缺乏将教育贯穿一生的观念与行动;社会提供给在职人员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人继续教育。但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远程教育和幕客等在线教育的兴起,就要求成人继续教育必须扩展服务的领域,其内容要扩大并涵盖到人们一生之中的工作与就业、技能的提高与更新等各个方面。树立新的发展视野,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发展战略,建立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继续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发布了五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除第一份报告外,所有报告均以《贝伦行动框架》为参照,对各国实施该框架的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成人学习与教育经费是历次报告监测调查的关键领域。五份报告呈现了全球成人学习与教育经费的向好态势:筹资机制愈益多元,惠及群体愈发广泛,读写能力和基本技能、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经费持续保持高位。报告亦揭示了全球成人学习与教育经费面临的总量不充足、弱势群体被忽视、公民教育经费位居劣势、监测数据存在偏差等挑战。为破解上述挑战,各国需要构建多主体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优先满足弱势群体的经费需求,补齐公民教育经费短板以及完善经费数据监测与管理,从而助推全球成人学习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教育部提出将研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DNA”[1]。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同年11月,《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首次公开发布。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同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实验研究课题,推动未来学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纵观国家教育发展大势,展望未来学校的教育革新,核心素养视域下未来学校的发展与变革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变革学习方式,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读了《今日教育》第4期《实践深呼吸——中小学社会实践的价值与行动路径》专题,我意识到,社会实践正是变革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终身教育、全民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在创建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多样化的成人教育体系、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以此为导向,就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