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体多翼”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其中“一体”指劳动教育专用教材是开展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多翼”指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体现劳动教育特点与要求的学科教材,是进行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学的必要补充。研究分别从自我、他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内容二者关系的视角,构建涵盖劳动教育教材和非劳动教育教材的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劳动教育教材和相近课程教材、劳动教育教材与其他非劳动教育教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五育融合”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命题,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纽带作用和综合育人功能。落实“以劳促全”育人成效,化解“劳育分离”困境,需要从内容、特征两个方面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回归人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质和回应社会发展三个层面理解其价值意蕴,基于教育生态理论,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支持保障和评价反馈四个体系探索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在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时代的外部驱动和劳动教育的内生需求,双线融合教学成为劳动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实施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劳动与教育从割裂走向融合,推动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从对立走向融合,促使学校与家社从分离走向融合。推进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需要营建“虚实结合”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空间、构建“多元互动”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方式、创建“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资源和搭建“科学精准”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劳动教育受到重点关注。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开发劳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可从“知识—素养”层层递进的内在机理、“独立—综合”学科融合的操作方案、“学校—社会”有机联动的保障机制、“过程—结果”协同并重的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探讨如何开发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教材的编制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对于指导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国普通中学拥有相对成熟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其主流劳动教材设计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遵循联邦州教学大纲,构建两级问题解决能力体系;设置多种类型的主题单元,搭建跨学科知识体系;遵循项目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国家民族复兴、高校立德树人、个人全面发展等现实需求,高校应探索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劳动教育实践形态,打造特色专业劳育,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劳动素养提升的三维融合培养。根据对专业劳育的理论应然、现实审视及价值意蕴的辨析,高校应从实践规划层面,注重专业劳育目的、内容、方式上的劳动与育才并重、产业与教育相融、守正与创新兼具,依循“知—情—意—行”教育过程构建专业劳育实践体系,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在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和技能、从成效上增强劳动教育的获得感,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充分有效地落于实处。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心中有他人》这课是向学生进行热爱人民教育的。它是根据义务教育大纲中要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规定而设置的,承接义务教材第一、三册中热爱人民教育的内容。它是低年级爱人民教育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为教育学生心中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打基础的。 课题中的“他人”就是指相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员。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本文中,要让学生理解“他人”的确切内涵,即“他人”在学校里是指老师和同学,在家里是指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在校外其他地方,是指自己身边周围的人。“心中有他人”就是心中要装有这些人,为他们着想,从而为以后的教育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总体把握幼儿劳动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内容、困境以及对策途径进行了研究内容梳理,总结出今后研究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视角的丰富性以及加强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之根本,服务意识是个人品质的培养和表现,素质教育中已经非常重视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但仅有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是不够的,还要从中锻炼小学生的服务意识,即从劳动教育中感受到为他人付出、看到他人、集体的存在。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和服务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才是真正引导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只为自己的劳动是自私的,只有从劳动中注意到“自我”之外的世界,走出自我的世界,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应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发挥语文学科教学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和分析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是实现有机融入的前提。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从劳动价值观、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行为等方面有机融入了劳动育人的思想。为科学有效地使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建议以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实践活动为立足点建立融合原则,以时代背景与现代视角为补给点拓展融合内容,以具象体验与创造实践为落脚点丰富融合形式。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打造全方位劳动教育育人体系是增强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搭建教学内容明晰、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评价规范的劳动教学体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能”“以劳健体”“以文育劳”“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挖掘教材中的五育融合要素,是“创享语文”践行“五育”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可从自然、个人、人际、社会四大领域挖掘小语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可依托教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分析判断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体育要素,安排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激发体育兴趣;从插图美、内容美、语言美等角度挖掘小语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根据教材内容梳理劳动要素清单和劳动教育重点,探索语文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各学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政策经历“分工与衔接”“循序渐进”“整体规划”“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一体化建设”五个阶段。在回答教育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上,体现出思政课教材建设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衔接贯通和学段目标导向的政策特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应体现方位性、全程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青少年健全发展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手脑双全的劳动者,教育法劳动教育方针的演进总体上呈现“突出—弱化—突出”的趋势。我国劳动教育尚有在教育法律制度上不贯通,师资力量、教材课程、劳动场所等基本条件不配套,劳动技能考核评价机制没有落地等问题。劳动教育方针的高质量推进,既需要在教育法上建立从总则到分则的体系化规范,也需要师资和“一纲多本”课程教材等基本条件的保障,还需要形成以校外指导教师评价为主的劳动教育质量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而幼儿教育即是生活教育。一个人生活习惯能反映出个人的自尊和教养水准,而生活技巧则代表一个人的生活能力。生活教育也可反映出国民素质的高低、社会的化水准及整个国家的明程度,可见生活教育的重要。传统的幼儿生活教育的内容常常是指幼儿生活习惯,如穿衣、刷牙等技能的培养。而我们认为幼儿生活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广泛些,它应该包括幼儿在园生活的多方面的内容,如交往、合作、分享、劳动、生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从三类劳动教育的特点出发,阐释其价值取向,并从方式、内容与目标上诠释其突出特征。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具有常态化、持续性、自理自立等典型特征,注重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培养,旨在使学生感受劳动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生产劳动教育以全链条式体验、凸显专业、价值创造为突出特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社会,接受社会生产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人际互动、责任奉献,强调共情意识、服务精神培育,有助于学生与他人、社会建立积极联系,彰显出服务他人,成就自己的精神要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有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内容和目标模糊、理论与实践脱节、机制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坚持教育性、全面性、实践性、融合性等原则,探索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1+3+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在目标上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理念上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内容上基于实践导向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在保障上基于实践导向营造劳动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劳技课乡土教材 ,是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是农村初中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必要保证。在编写劳技课乡土教材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贯彻如下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1 .劳技课教材的基础性是由劳技课的基础性决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和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同时还指出 :“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劳动技能素质、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9.
石瑛 《甘肃教育》2024,(5):32-35
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锻炼强健的体魄,还可以提高综合素质。但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庆阳第五中学为例,通过落实国家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创新劳动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完善评估体系,促进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等具体措施,探索出符合西部地区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五育并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校想要落实好“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其核心要义。在我国,“五育并举”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涉及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管理体制等内容,都与新时期教育方针相契合。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以理解为五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文章从农村小学教育的角度对“五育并举”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课程体系中,以德育为中心,体育和艺术为核心,劳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建设和未来农村小学课程的发展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