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1,(8):188
近日,鼎程传媒获得"第二届中国经典传播大奖"两项金奖。其中,"创造太太乐鲜味世界"获得食品类传播案例金奖,"吗丁啉春运传播运动"获得医药类传播案例金奖。中国经典传播大奖分为19个类别,经由广告主、代理公司及传媒机构多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3.
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路径的研究,并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视阈,在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传播基本内涵与必然性的基础上,指明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并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媒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具体路径,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评论>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世纪艺术十年·第三极文化理论与中国艺术发展"学术论坛.四十余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影视传媒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与会.  相似文献   

5.
孙瑶 《传媒》2017,(20)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把关方式相比传统媒体发生了改变,"把关人理论"也由此饱受争议.本文通过量化研究梳理了"把关人理论"近20年(1996-2016年)的研究状况,证实了把关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事前把关"与"事后把关"的理论应用和把关方式,并从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公民三个层面对"把关"角色重新定位,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陈文沁 《传媒》2021,(22):70-72,74
塞尔维亚传媒业的转型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一种映射.本文通过梳理塞尔维亚传媒业的发展脉络,从传媒转型、规制建设和内外博弈三个方面来论证传播主权与地缘政治博弈这两个变量是解释该国传媒发展转型的重要维度,并指出中国对塞传播工作应该关注其"头向西方、心系东方"的平衡心理.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媒体"是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界十分关注并在传媒实践中积极应用的核心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整合媒介形态和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新传播实践活动,相较于传媒业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的突破,传播理论则显得有些滞后.对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探索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从全媒体发展的实践应用出发,试图对全媒体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分析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引起传播学界对全媒体研究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传媒外交"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媒外交 ,作为外交概念和传媒概念的交叉 ,被媒体和外交界广泛应用 ,但对其准确的含义 ,仍众说纷纭。本文借用传播学理论 ,从传者、传播渠道、传媒效果三个方面对传媒外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体育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当代传媒推动并建立起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明星体育"文化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明显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媒介叙事策略.这就是娱乐叙事、英雄叙事和反思叙事.通过对这三重叙事策略的考察,可以充分揭示出中国当代体育传播中所包含的商业主义诉求、意识形态表述、民族身份认同、国家形象塑造等多重文化内涵,进而揭示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复杂文化生态及其弊病.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人类要做好每一种事情都必须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事物特有的规律。当前,我国传统传媒问题的核心就是违背了这种规律,其表现就是尚未科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改变传统传媒的现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关键。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性"文盲"还严重的存在着。因此,在观念上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实践上成为行业的知识里手已成为人们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定义,即科学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一种看法、科学是一种知识、科学是一种规律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科学学是新传播科学学结构体系中的一门分支科学学,它研究的是传播媒介实体、传播信息价值、传播知识价值的实现以及传媒运营机构的建立和作用力发挥的机制,其核心是探究传媒经济运营的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同其相适应的传媒文化产业机构的创建与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三大传播媒介发展规律对于当代传统传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大传媒发展规律的特性是:1.传媒传播功能力渐进规律;2.传媒本质渐显规律;3.整体传播媒介结构叠加规律。传播媒介发展的这三大规律的特质作用力直接或间接的决定或影响着人们的传媒思维方式,决定或影响着传播媒介的生命和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新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对传媒业原有格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传播环境下,报业的生存空间倍受挤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可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问题,成为传媒理论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此文从社会结构、媒体技术及企业营销方式三个方面的变化对影响传媒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以厘清传媒市场变化的实质。文章对未来主流媒体和未来传播格局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阐述了报业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势必要经历一个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的过程。通过理论探讨和现实案例的呈现,文章认为,报业基于固有的优势,成功转型后将有望继续占据传播领域的主流地位,而它的传播终端和传播形态,会与以往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2,(12):81
为突出办刊特色,本刊拟设"产经论坛"与"职业发展"两个新栏目,现长期面向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士、传媒研究机构人士等征集稿件。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一、栏目名称:产经论坛内容指向: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包括平面媒体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网络媒体产业、其他媒体及文化产业。开设意义: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比较而言,我国传媒产经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也意味着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粗略勾勒发展传播理论演变三个阶段的主导理论,并对发展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传媒实践进行比较,通过探讨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聚焦大众媒介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粗略勾勒发展传播理论演变三个阶段的主导理论,并对发展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传媒实践进行比较,通过探讨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聚焦大众媒介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媒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能传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与信息,还在于其能影响甚至改变将要发生的事件。秉承"传媒应成为引导社会前进的建设性力量"的理念,从2003年9月开始,江西日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的主题宣传,至今,已持续了5个年头,这在地方党  相似文献   

17.
李思屈 《新闻界》2002,(5):37-38
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宏观的观念、原则、指导思想层面,二是微观的采、写、编等业务操作与经验总结层面,而在宏观的整体观念层面与微观的个别经验层面之间则缺乏一个必要的理论衔接,这就是亟待发展的“中观研究”层次。一、媒体产业与广告经营——“中观研究”的需求加入WTO后,中国的传媒发生着更加深刻的变化,广告竞争更趋激烈。这一观点,在宏观层面上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与此相应的“中观层面”的问题,如在这一大背景下某一具体传媒的发展战略问题,它的产业化经营方针问题、媒体营销战略等具…  相似文献   

18.
当数字技术对人类传播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颠覆性的变革时,媒介、讯息与受众的关系随之修正,传统媒介遇到的内容制作、传播和传媒产业经营的问题只会越来越显性化。目前传媒集团的大体格局仍然是,在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与同为传统业态的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在进行媒介生态重构的实验中,频频踏入误区。针对这些业态乱局,本文运用长尾理论分析传媒集团探索媒介生态变革和重塑过程中已有的实践案例,指出新旧传播介质将会良性对接和互动,"融媒体"(Convergence Media)的结构开始形成,并必将成为传媒集团把握的契机和应对新传播方式的武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工程"是建设未来知识经济社会重要的奠基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内容有四个部分:一、知识经济的涵义和它的六个特点.二、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观论述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关系.三、优化国民素质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知识工程"的重要目的.四、从社会文献传播理论、教育手段、摆脱困境的紧迫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知识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从何处入手呢?我们党采取了从解决理论问题入手的方针,并根据当时的实际选择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两大理论问题,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理论大讨论。笔者的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开始起步并发展起来的。任何一种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人类对其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无一例外。传媒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是从对传媒经济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起步的。作为研究起因的现象,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终身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研究的"路引子",它的"任务"就是引领研究者进入新科学本质研究的大门。传媒经济研究"动因"的客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媒形态实体内在动力的客观性;2.传媒经济研究条件的客观性。理论是一门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科学是人们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所谓理论科学就是关于对事物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传媒经济学是一门新生的理论科学,即对于传媒形态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任何一种新事物、新理论的出现、成长和发展都是在博弈中完成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现象。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出现和发展也不例外,它的成长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同样是在博弈中完成的。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形成的具有中国传媒特质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支点理论体系;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发现了人类本体传播特质、人类本土传播特质以及人类传媒一体化特质即人类传媒融合特质,并形成了具有"三特质"特点的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为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打好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借用人体结构描述了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元素理论、传媒经济专题理论、传媒经济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三大基础理论——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以及它们分别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位置决定地位、决定权利、决定功能力。传媒经济理论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传媒经济理论及其基础理论在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群中的地位、权威性和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