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调适具有时代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其内涵。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包括自我提升和外部提升两个方面,外部提升是通过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现的,自我提升是大学生个体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积极情感、提高意志力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增进大学生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心理自我保健能力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学会心理调适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几方面;以"心理文化节"为纽带,以心理社团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大学生心理测量和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监控工作;增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网络心理教育与引导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或电话应急中心;培养沙盘游戏指导人员,充分利用心理沙盘室,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结合部分案例,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征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心理资本的四个主要构成成分,即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提出贫困大学生通过心理资本提升进而增加其心理健康自我监护与发展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透析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促进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促进和增进其身体健康和在培养其主体性等方面。必须从着眼于发展性心理教育、着眼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着力于建立完善心理教育预防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等方面采取措施,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动态变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下,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指导方案,旨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下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的系统,其目标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努力提高北京城市学院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发展学生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北京城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开设团体小组(工作坊)训练课程、职业指导系统、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体措施,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宗旨是立德树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院校教育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心理,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有利于施教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思考与探索。同时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面临着大学生心智不成熟与社会转变的压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等挑战。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院校需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针对性咨询与辅导;夯实心理教育基础,提高心理教育质量;加强心理教育建设,实现教育创新发展;开展科学心理教育,寻找高效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扮演主要角色,积极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引导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能为校园文化提供不竭动力,通过对校园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索,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导向二贯通三创新四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达到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目的,从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的重视,高等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课程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完善,需要整合心理教育资源,形成知识性、系统性、独特性的课程体系,需要构建并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高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加强校园网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教育机制等推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作用发挥效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文章结合“微时代”特点,秉持“微”职不微、见“微”知著、“微”言大义和识“微”见远的理念,将“微元素”植入朋辈心理辅导,通过“微媒体”平台实现“微时代”嫁接,以“微帮扶”模式构建“大关怀”格局,探索出一条以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创新实践队伍,不断提升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选取大——大三学生718人,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一般健康问卷(GHQ)、正性负性情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资本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三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和乐观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低。(2)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自我肯定、情感平衡和忧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自我肯定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35%。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起来,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渐渐增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应的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措施研究中不乏可借鉴的策略,但是随着心理学界对传统心理问题开始用积极的心理视角研究时,运用积极心理理论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达成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包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心理自助动机、掌握心理自助知识、发展心理自助行为是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特点与运动锻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人格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2)运动兴趣、运动成绩以及运动知觉能力等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基础工作是做好调查测评。根据测评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受学生自身素质特点的制约,心理健康知识贫乏与心理调控能力较差,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工作不到位。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