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相似文献   

2.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整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导学案的形式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程红兵 《现代教学》2012,(Z1):32-33
校本研修要求学校建立机制,开发课程,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校本学习型组织。学校应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构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多样化的教育科研制度;赋予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形成自主、自律的管理模式;建立开放的、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开展教师职后教研培训工作,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从整体进行架构,积极探索区域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从推进"深耕式"内涵发展课题研究、开展"主题式"学科教研培训活动等方面寻求专业支持的有效途径;同时,培育多维度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构双向互动教师研训基地,提升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文化建设水平,形成行为自觉的研训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个区域内,几十所学校参与共同的课题,形成一个课题研究群体,这就为青年教师的合作学习、教研互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这种区域教研共同体是从区域层面出发,让拥有共同愿景的教师组成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教师尊重多元化的观点,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创造有机的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思维碰撞,建构新知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它是建构和创生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催生了以培养教师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由大学、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参与的合作共同体。因此,有效建设合作共同体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以"开放、合作、实践"为合作共同体的建设思想,以共同体的组织机制、规范的合作制度、研究讨论制度、反思与自检制度的建设为合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促进合作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微型课题"抱团型"组织,是适合群众性、草根化教育科研开展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是研究、学习、实践融合下的教师共同体。从教师研究由个体走向共同体、教师研究的三种视角、"读教写研"的教师成长循环链、"抱团"组织的实践样本四个方面,归纳梳理了吴中区微型课题"抱团型"组织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2023年,笔者对山东省11所学校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课题追踪的结果显示:研究结构要素完备,整体水平提高;在类别、职称、层次等方面差别大,困惑之处凸显学科特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功利,遮蔽了课题研究的本质;发展动力异化,合作处于符号化务虚阶段;管理架构缺位,过程缺乏质量保障机制。要实现课题研究价值的应有之义,需要明确服务教学的价值目标,实现课题研究的本质回归;确立教师的研究主体地位,落实课题研究的决定要素;完善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课题研究的基础保障;建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坚定课题研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当前教育变革形式下出现的一种教师教育创新形式。共同体成员有着共同目标或愿景,他们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真诚合作,探索、改进和解决着教师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教育共同体实质上是包含了三种意蕴的结合体:从成员之间思想信念的统一程度看,教师教育共同体首先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从利益共享和文化融合的视角看,教师教育共同体又是一种合作共同体;从问题解决的指向和过程看,教师教育共同体更是一种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支点.互动合作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校长是教师专业共同体互动合作的"催化剂".校长引领是教师专业共同体在互动合作中构建的必由之路,校长必须正视自己的使命,引领教师专业共同体保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并与专业研究者合作构建“基于对话”的研究共同体,是教师逐步形成研究意识、发展和提高实践研究能力的可靠路径。小组研讨制度是研究共同体的运作方式,“基于问题的探索过程”和“开放性的经验分享”是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多向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是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课题名称:《家园合作养成教育途径实验与研究》课题类别:北京市重点学科分类:学前教育课题承担人:北京朝阳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李淑清联系地址:海淀区西土城路31号271报箱100088以养成教育为家园合作实验与研究的载体,通过进行“家访、家园双向互动研讨活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系列等家园双向互动的活动模式,探索研究家园合作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1.将家园合作养成教育途径具体化:(1)家园合作为孩子入园做准备系列活动;(2)家访系列;(3)家园双向互动研讨活动系列;(4)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系列。2.成功的家园合作养成教育在于“互动…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是高中教师自愿参与的教师间合作的有效组织,其目的是实现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应强调校长是构建高中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引领者;加强高中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实现多样化的校本教研;通过网络优化高中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共同体组织策划了以“合作·分享”为主题的科研研讨系列活动。活动体现了课题研究是多方协同合作的结果,活动展现了成果共享、共同进步的主旨。活动一:生命·绿地———《推广“新基础教育”学校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孟繁华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国内外实践表明,大学与中小学通力合作,建立和谐共生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构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就是要把大学和中小学引入了一个共同参与的持续变革的框架之中,促进双方文化的互动融合、优势互补,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共同提升。对于大学的教师教育者来说,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建  相似文献   

16.
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核心,以师生的协同发展为导向构建了校本教研“部落共同体”。通过学科教研,突显学科育人价值;通过课题引领,实现教学研究一体化;通过教研模式转型,强化教师互动参与;通过大数据协同访谈,优化评价方案。实践表明基于“部落共同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发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群情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规范意识,形成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研究意识,构建校本教研新平台;合作意识,培养教育科研的学习共同体;开放意识,提升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以达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基于成员互动、社会支持和知识共享,为教师教育实践构建一个平等多元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系统。它包含四个构成因子:共同愿景;合作的反思实践;社会支持的工具与资源;意义建构的学习评价。走向文化生态的教师教育实践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旨在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建构教师专业信念;职前教师走向专业纯熟,实现自主发展;推进大学与中小幼合作共生的伙伴关系,走向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9.
科研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素与催生动力,课题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形态,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合作科研是推进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重要支撑。为此,必须注重课题研究小组的培育、课题研究的体制建构、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发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践,在科研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变奏"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进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学术研究或者学习活动的组织。溧阳市实验小学为具有不同发展愿景的教师个体,搭建不同类型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主要有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技能发展共同体、课题研究共同体、教学竞赛共同体、课程研发共同体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