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对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和论文评价等方面的各自特性进行了比较,以便对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统计分析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型博士生的毕业、学位授予及论著发表数据,从知识产出的结果评价基础医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结果显示五年制和八年制直博生发表的论著水平更高、博士生质量更好。认为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直博生培养模式为主,放宽转硕时限,允许八年制直博生转硕。  相似文献   

4.
对10所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院校进行了调查,基于过程视角,分析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的利益相关体对培养模式改革的期望,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比较,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科研环境和导师指导四个关键环节发现我国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与改革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会今天在江苏宜兴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 杜占元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阐述了专业学位作为我国学位制度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的重要性,强调在专业学位定位上要坚持同等重要、一流标准和特色突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说明了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定位、招生范围,考核方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企联合、导师培养、论文评审、奖学金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椿  相似文献   

7.
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自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以社会实用功能为抓手,从而突出应用型博士生的实践优势。虽然此项改革受到争议和质疑,但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包括与综合型大学联合培养、内部设立博士中心独立培养、应用科学大学之间跨校构建博士中心联合培养等。这三种模式均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主导,烙印了其专业特长和实践元素。从博士生入学、就读到完成学业的培养过程中,应用科学大学也形成了以锻造和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为核心和目标的特征。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所主导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过程特征进行梳理及分析,将有助于透过争议厘清其质量水平和实用功能,从而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这一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今后我国高校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模式。针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招生考试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制度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建立了"一制二段三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今后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现状,比较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并就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探索了推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创新,以及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晓东 《教育研究》2004,25(6):42-48
杂费与学费分离之后,对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析表明,博士生在非课程学习的研究阶段,学校没有教育成本付出,不应收学费。对博士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表明,中间一年课程学习将研究阶段分割成两部分,从而造成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低效率,博士生学制因此应该变为6年一贯制,将研究阶段的时间相对集中。对现阶段博士生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的研究说明,博士生资助是当前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不完全统一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学术学位及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制度、模式和标准上的依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此以往,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极有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之下。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内生性与外适性机理出发,探寻促使其路径优化的系列纠偏措施——对内纠正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多方因袭,对外摒弃对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盲目模仿,以期完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价博士生教育质量对于引导和推动博士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政府主导的输入质量评价、事业性机构参与的输出质量评价、学生主体视角的过程质量评价及多元主体介入的发展质量评价。基于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沿革的梳理,提出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启示:一是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回应不同主体对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诉求;二是关注毕业博士群体,从毕业博士视角反思博士生教育状况;三是构建科学可行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四是适当公开相关评价标准和数据信息,切实发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和美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中学位制度的嬗变和利弊分析,认为学位虽然起源于大学,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及各个国家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逐渐形成三种学位形态:国家学位、国家学位和大学学位并存、大学学位。随着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我国的学位形态变化将由形式上的国家学位逐步转向国家学位和大学学位特征兼备,并逐步向国家宏观调控、大学自主办学的大学学位形态演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追溯英国现代博士生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以英国大学引入哲学博士学位作为开端,回顾英国现代博士生教育发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并透过影响英国现代博士生教育改革的五份重要报告分析其制度化建设历程。总结出其发展的四个主要特征和趋势:把回应社会需求作为博士生教育的出发点;强调博士生培养的完成率;关注博士生培养中的技能训练环节;不断强化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为例,从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师资、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其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和法学博士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直观了解美国法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深刻理解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欧洲博士学位的发展历程及模式,分析了建立欧洲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讨论了阻碍欧洲博士学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指出,尽管自欧盟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欧洲博士学位的概念,但直到最近才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包括欧盟委员会、欧洲大学协会、欧洲能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代表和博洛尼亚进程等多方努力的结果.虽然欧洲联合博士学位的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合法价值获得真正认可还需要很长的路.由于部分欧盟成员国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内仍然广泛存在着"鼓励学术保护而非促进合作"的保守思想,导致产生了一些问题.阻碍新的联合博士学位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将国际流动作为目标,而不是将其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策略;广泛担忧一体化将破坏欧洲博士课程的多样化,导致出现同质化.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近十年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文章主要探讨了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比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体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制度源于人的教育实践、教育交往实践,教育制度是处于教育交往实践过程、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人的创造物。教育交往实践的需要、教育实践的需要是教育制度可变革的根本动力,并不存在超越于人之外的教育制度创造主体。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物,教育实践、教育交往实践的时间性、历史性决定了教育制度的时间性、历史性,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对自身进行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校学排序医学浓|俘工学理学排序学校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锄l北京大学l23l2l955332/102浙江大学ll4l75331/63清华大学4l8325/34复旦大学l2l2l435322/94武汉大学ll22l55l422/96华中科技大学ll34l19/47上海交通大学2l4218/38西安交通大学lll2l217/58中国科技大学6l0l17/38吉林大学lll472l17/78四川大学11455l17/6l2南京大学lll182216/7l2中南大学11l3l16/4l4中山大学lll523215/7l4哈尔滨工业大学l4l15/2l4天津大学l4115/2l4东南大学l4l15/2l8北京师范大学1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