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提升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需要清晰判断出制约高考加分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把握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高考加分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即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体制性弊病以及相关利益者非合作博弈关系引起利益配置失衡。高考加分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是:构建完善的高考加分政策监督体系,理顺高考加分政策的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有效提升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需要清晰判断出制约高考加分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把握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高考加分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即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体制性弊病以及相关利益者非合作博弈关系引起利益配置失衡。高考加分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是:构建完善的高考加分政策监督体系,理顺高考加分政策的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暴露出高考加分政策背离了教育公平理念,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既侵占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该政策的信任危机。为治理加分政策异化现象,要控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不利影响,可采取扩大决策主体范围、施行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考加分政策的本质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调整与分配.但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来看,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与执行都会涉及到诸多的利益相关者,最终政策的实施是利益相关者充分博弈的结果.为减少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对立,需要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及其利益博弈关系,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努力实现从利益的对立走向利益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高考加分:让人欢喜让人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加分政策是国家为照顾弱势群体、奖励贡献家庭和鼓励特长发展而出台的一项高考制度的补充性政策。但是,由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以及缺乏有力的监督,致使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日渐背离其初衷,引发教育不公平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高考加分制度,规范操作过程,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6.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不平等扩大的现象日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高等教育不平等扩大表现来看,主要是地区不平等、城乡间不平等和阶层间不平等;从制度成因来看,主要是教育产业化、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分政策所引起的。对此,近些年来政府与高校采取了多项措施对教育不平等进行干预。主要包括逐步取消不合理的高考报考资格的政策限制、叫停教育产业化、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前夕,全国31个省(市、区)相继出台高考新政。从媒体报道看,加分项目的调整与变化分外吸引眼球。高考加分政策事关考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本期新闻视点,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备受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现象: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缩水"高考加分政策是指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高考加分乱象丛生,使其逐渐偏离政策制定之初所追求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理念。高考加分政策逐渐异化为权势阶层子女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异化为制造和加大东部、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帮凶",高考加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提升政策的权威性;建立高考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积极推进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完善,使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初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恢复高考45年来,高考招生的准入政策在考前学历要求总体上相对稳定的同时,在年龄、婚否等规定上经历了从限制到放开的变化,在禁止高考移民的同时逐步放开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限制;高考招生的照顾奖励政策经由“加分投档”“降分投档”,演变成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经历了从发展到调整规范的过程。这些变化在表面上形成了反向运行或钟摆现象。在实质上,无论是高考准入、加分政策的变迁,还是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完善,都受制于四条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第一,为国选才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外部联系规律;第二,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教育规律;第三,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考试规律、评价规律;第四,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与公共资源分配规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引领和统帅高考招生政策变迁和制度演进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央最新高考加分调整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纷纷响予以响应,但各地在少数民族、农村户口、加分分值等方面仍存在差异。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分析各地高考加分政策以及从历史渊源、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等方面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为各地未来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提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高考加分政策同时包含了奖励优秀、特长学生和补偿弱势群体学生这两个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这种二元目标结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削弱了该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损害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影响了奖励性功能的发挥,也引发了更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因此,改革高考加分政策需要将奖励与补偿这两种目标明确区分开来,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分别加以执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分数一元化标准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缺陷的有益补充,试图把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倾斜性地分配给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和特长生群体,增加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然而,因加分政策本身设计不完善,在权力、金钱、文化等强势资本的侵蚀下,加分政策目标被异化,执行过程陷入失灵困境,成为强势阶层获得加分的捷径,滋生了腐败温床。可通过改善决策主体参与形式、健全政策执行中监控机制、构建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矫正高考加分政策失灵,使其回归维护教育公平正义之正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图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入手,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作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和演进。结果发现:制度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产生;高考加分政策产生后的路径依赖使高考加分政策得以持续存在;而外界重大政治经济原因导致的关键节点促使高考加分政策发生改进。要想完善高考加分政策,必须立足于制度层次而不是简单的政策文本层次。  相似文献   

16.
高考加分政策伴随着高考制度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一项政策,高考加分在平衡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选拨各类特殊专门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历年只增不减的高考加分措施以及一些加分措施的先天缺陷,使许多加分政策已经失去了应有价值,甚至变味,成为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主体间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及利益取向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博弈主体的利益要素和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各主体间的博弈均衡对如何有效的配置提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与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19.
胡博 《考试》2014,(12):4-8
<正>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随之而产生的是大众对教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望逐渐达到迫切的程度。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高考公平的呼声,这一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2014年高考执行新的加分政策,这一举措看起来只是取消了一些照顾加分项目,降低了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却关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城乡教育水平差异过大、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重点学校制度的不合理,高考录取线上的地区差异、教育腐败。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治理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