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指的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词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经典的文言作品,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之外,语文课堂应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以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景芹 《家长》2024,(3):165-16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展现了独有的文化风采,是区别于其他文学载体的独特存在,可谓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值得学生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把“文化自信”列为核心素养之首,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将中华文化蕴含的“十大中国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培养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对中华文化充满敬畏感,坚持“两基本”“三带动”,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运用语文,还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在推荐建议中要求一、二年级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古诗教学,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穆英迪 《辽宁教育》2022,(21):59-6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的要求,可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古诗学习占有一席之地。依据课程理念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挖掘低年段古诗的特点,深入探究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学习中,习惯把语文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大块,这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划分的.其实,文言和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一脉相承的.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最丰厚的载体,现代文(白话文)的延伸与发展,都来源于古文言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学习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直接传承,也最能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鉴赏唐诗宋词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中华文化。在诗词鉴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中英文对比翻译、"画诗音"辅助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让诗词课堂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二十。众所周知,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语言文字实践.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扎实地进行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进而能够自觉地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整本书阅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重要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旨在培养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合适自己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小学生而言,古人的生活、古诗词中的意象及其表达方式都是极陌生的,他们没有接触过,也不懂得如何走进古诗词。反观古诗词教学,模式僵化,重识记轻理解,重结果轻评价,这些都是需要每一位教师思考、改进的问题。对此,尝试将古诗词学习贴合学生生活,将其与游戏、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与现代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向学生讲解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因此,文言文也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远不如美式文化或港台文化那么风行.怎么办?我的做法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注入现代意识,用现代人的观点去阐释文言文,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中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进行表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祖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换言之,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说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文化素养。在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当下,对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0.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007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把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通过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创新、发展中华文化。“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一口号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学习传统文化已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