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还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科研水平有限、政府角色定位模糊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并完善其运行机制、发展策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企业与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供需上的脱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探索。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倾注优势资源,并依托政府、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等的全面支持,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方面的活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能,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活力,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形成了稳定的核心发刊群,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发刊群集中于教育类期刊,发刊作者所属机构集中于综合类高校的思政院系,研究焦点为课程思政、八个统一及新媒体,高校及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未来研究方向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等有关政策的研究,以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接下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深化理论研究、加强理论融合以及创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首先,评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存在的信息化平台研究缺失问题;其次,将产学研三方比作一个虚拟的"企业",分析了其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助协同管理系统(CMS),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实现进行了探究,论证了协同管理系统可作为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平台。从管理信息化手段出发,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必须建立高效、有力的保障机制。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应抓好政策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工作,以推动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可以更加紧密地进入各行各业,一方面为学生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为产业的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保障。"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国家重视产业开发、科研项目的建设,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知识实践能力和平台与其合作,能够真正实现"科教兴国"的目标。以协同创新视角看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科研工作,其动力机制是经济新常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空间都会不同,因此迎合时代、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产学研合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当今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是国家建设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模式是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及韩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优势,深化校企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法律政策体系,争创科技创新服务型政府,建立高度市场化的协同创新中介组织,着力培育协同创新文化等方式,可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绩效反映了科学研究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也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为全面、直观、有效地评估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文章借助可视化技术软件CiteSpace,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绩效这一主题领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较为稳定的核心期刊群已经形成,但作者间的深入合作有待加强;热点主题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事实分析、模式与机制研究、绩效评价类型、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选择、影响绩效的因素分析五大类;前沿研究变动频繁,协同创新政策工具学术绩效是近3年的突变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基于制度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产学研合作处在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换过程,解决这一“瓶颈期”的主要手段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视角的透视,发现目前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设计缺位是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了“制度吸纳资源说”,认为不健全的制度设计是导致产学研合作中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制度场域是催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起点.根据协同创新思想,提出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在投入、管理与产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术论文和专利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然偏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制度突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主体利益、外部支持、辅助组织三个层面,建议加强辅助性支持组织建设,成立专业性经纪组织,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因素和调节因子的维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关系、产出和环境。调节因子包括:阶段、规模、组织级别和学科。分别从四因素角度提出有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的实践建议:关注制度的灵活性、关注参与主体的诚实特征、关注协同创新成果的清晰度、关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意识。构建的概念模型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实施提供有用框架。实践建议将有助于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异质性组织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协同创新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必然要求。郴州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结合实际进行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尝试从促进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能力、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措施和必经之路。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研究主题,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相关研究资料,从"概念内涵""生态视角""知识视角""机制视角""绩效评价"五个角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为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迟遇 《考试周刊》2014,(67):149-150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将其转化为培养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剂。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在于为地方经济服务,应做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打破传统壁垒,加强多方联合,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水平。研究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及保障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畅、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难等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和机制,使得各合作方都能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其关注的是较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地方法规和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祥地,在争取投入、研究开展、技术转移方面的经验已经很成熟,这有赖于其相对完善的内外部保障机制。文章深入探讨了美国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保障措施,有利于吸收借鉴其成功模式,推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使多个主体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在分析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高校主体功能及内容与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为科技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互联网+"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起了宽阔的平台,其与传统行业的结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高效的数字信息化处理,极大地推动了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互联网+"利用信息优势和创新资源,强化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攻克成果转化中的技术瓶颈问题,革新生产和工艺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共享、交换,形成大数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产学研合作的关系,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助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