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分析了甘肃省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2007年年度训练周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年各大周期训练负荷做了进一步分析.寻找和总结甘肃省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年度周期的规律以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男子中长跑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逐步回归分析法等,对男子中长跑项目(1500m、5000m、10000m)训练的现实状态、年度训练周期特征、年周期训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年度周期的规律,建立了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监控的训练学指标体系,制定了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监控评价标准,研制了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监控评价方法,提出了训练监控对策建议,同时建立了男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一、身体形态根据国内外一些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情况来分析,体重都较轻,中跑运动员的身高略高于长跑运动员,一般理想的身高、体重为:男子中跑运动员为1.75米以上,体重为70公斤以下;男子长跑运动员身高为1.70米以上,体重65公斤以下。女子中跑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份和体型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西安体院跆拳道集训队32名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进行测量与评价,旨在了解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的特征与现状,以便为科学选材及训练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随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脂含量呈下降趋势;男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低,体型以外胚叶性—中胚叶型者居多;女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高,体型基本都属内胚叶型。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员体脂含量应较低;男子运动员在身体成分和体型上优于女子运动员,而女子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较低,训练量不足,且这样的体型将影响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MCA-3C心脏功能综合检测仪,观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各指标的变化,并与非运动员进行比较,从而对中长跑运动员的左心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安静及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中长跑运动员LVET和PEP相对较长;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中长跑运动员心脏功能表现出优于普通大学生的心脏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动高速摄影和跑台气体代谢法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运动员1500m跑步过程中身体各环节输出功,发现运动员身体各环节输出功的比例关系为;摆动腿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支撑腿,上肢和躯干的输出功的比例相当,头部所占比例很小。运动员跑步过程中,环节内和环节之间存在能量转换,且环节之间能量转换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林明芳 《体育科学》1998,18(6):73-77
运动高速摄影和跑台气体代谢法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运动员1500 m跑步过程中身体各环节输出功,发现运动员身体各环节输出功的比例关系为:摆动腿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支撑腿,上肢和躯干的输出功的比例相当,头部所占比例很小.运动员跑步过程中,环节内和环节之间存在能量转换,且环节之间能量转换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徐健  赵斌 《中华武术》2018,(4):42-43
该项训练主要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呼吸效率和呼吸能力。中长跑运动员通过本项训练能保持良好的身体运动姿势。而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势,可以有效地防止伤害,很好地提高长跑的效率。本文重在介绍核心稳定性在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长跑运动员针对本项训练的专项练习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身体协作性和适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5,(8):704-708
目的:以中北大学不同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测量其身体成分、体型判定、腹部脂肪、双臂、双腿、躯体瘦体重及脂肪的分布,探讨每个运动项目的某些规律性特征,对科学选取优秀运动员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韩国人体组成分析仪ioi353为研究对象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研究发现:中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BF%由高到低依次是:排球﹥足球﹥篮球﹥中长跑;BMI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排球>篮球>足球>中长跑。中长跑运动员的BF%与BMI相关性较高;排球、足球和篮球运动员的BF%与BMI相关性不高。排球运动员的体脂含量最高,中长跑运动员的瘦体重最高,并且所含肌肉量也最高。研究对象的无机物和蛋白质均处在正常范围值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形态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15所高等院校健美操队员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测量分析.试图探索健美操队员形体与动作技能能力的关系,以及健美操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队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形态指数对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有重要影响,而且长期的健美探训练中可以增加瘦体重,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肌肉力量;使胸、腰、臀各个部分的比例趋于协调、合理,有利于形成健康健美的形体.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女子撑杆跳集训队为对象,使用较为先进的测试仪器,在训练过程中对集训队员的机能进行系统、动态的连续监测,综合分析了国家队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形态、素质、力量、体成分、心理、生化指标等机能特点,建立我国女子撑杆跳高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数学模型,并对训练与选材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7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结果显示:体液成分中体液指数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细胞内液指数健美操最高,中长跑最低,细胞外液指数则正好相反;非体液成分中脂肪含量以游泳专项最高,中长跑最低,而瘦体重、肌肉、蛋白质、无机物含量以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得出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两组优秀游泳男子运动员在青海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讨游泳项目运动员在海拔2 366m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差异及原因,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实施高原训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虽然都在海拔2366m的青海多巴进行高原训练,但两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RBC、Hgb、HCT、SpO2指标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MCV、WBC、PLT、晨BUN、晨脉指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分析原因与两组运动员高原训练目的、训练安排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孟志军  高炳宏  高欢 《体育科技》2012,33(2):75-80,85
目的:探讨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云南会泽(2210米)进行8周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前的第3天、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4天、第35天、第56天以及高原训练结束后的第14天、第28天等测试运动员的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的第2天EPO、RBC和Hgb分别提高了27.21%、6.04%和2.88%;在第56天分别提高了8.37%、10.63%(P<0.05)和4.72%;在高原训练结束后14天分别提高了21.92%、9.11%(P<0.05)和7.74%(P<0.05)。结果提示,8周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EPO和红细胞(RBC)等水平,但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常规的4-6周高原训练。而RBC和血红蛋白(Hgb)等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这可能跟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密切相关。而初次与多次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指标的变化上具有不同的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高原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运动员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重训轻学、低时低效、学用分离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其确立目标、提高时效、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90名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大众健美操培训发现,短距离专项水平成绩未明显变化,但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对跳健美操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改善精神状态等主管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的规律,本文对我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全国锦标赛赛前训练期每周一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提示:1、与基础值相比,赛前训练期的CK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2、赛前训练期BUN值总体波动范围不大,但控降体重较多的运动员BUN值有显著上升;3、血清肌酸激酶能有效评定跆拳道训练后肌肉所受刺激及疲劳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9.
鉴于运动员科学选材对培养优秀选手的重要性,针对当前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运用VisualBasic5 .0(专业版) 设计与实现了划船运动员选材与测评智能系统。该系统将运动员选材过程量化、智能化、自动化,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2010年度校运动会上,各个项目前八名男子运动员与在校二级高水平运动员体成分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有效控制体重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