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一朝从公元1127年至1279年,共统治一百五十多年。教材中南宋历史主要叙述了三方面内容:抗金、抗元的民族斗争,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抗金斗争的内容,在课本的前一节己经叙述了,抗元斗争将在下节教材中简要说明,本节教材主要谈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和经济发展。下面分两个小题分析。一钟相、杨么起义南宋一朝的农民起义是相当频繁的,仅在南宋初期与钟相、杨么起义的同时,就有建州(今福建建瓯)的范汝为起义、信州(今江西上饶)的王念经起义和江西一带的彭友、陈顒起义等等。到孝宗以后各朝,农民群众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更是连绵不断,一直到南宋的灭亡。教材中叙述的钟  相似文献   

2.
南宋初年,洞庭湖畔爆发的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北宋末年以来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全面激化的必然结果.这次起义从1130年到1135年,前后历时将近六年.革命初起之日,起义英雄们就建立了国号为"楚"的农民政权,在反动势力四面包围之中坚持武装斗争.这次起义的活动范围虽然局限在洞庭湖地区,但在纲领口号、斗争组织形式和作战方式上,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钟相是南宋鼎州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县)人。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他领导洞庭湖区农民起义,建立大楚政权,自立为楚王。他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政治纲领,是我国封建社会衣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一《(同治)武陵县志》载:“鼎州民钟相作乱。”钟相的父亲“以懋迁致小康”,  相似文献   

4.
一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领导大楚农民起义的楚王钟相被俘牺牲。这时‘曾经辅助钟相的杨太奋身而起,把大楚农民起义推向新的高峰。杨太,又叫杨幺,绍圣年间(1094~1098)出生于龙阳围堤湖口(今汉寿县渡口公社),幼颖悟,从“童子师”受学两年后从事农耕,成为佃农。“龙阳地瘠民贫,风俗淳朴,山野之中以农桑为本,水泽之民以网罟为业”。为了反抗地主、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钟相倡巫教,信摩尼,宣传“等贵贱,均贫富”,并创建“乡社”。钟相起义后,杨太前往天子岗入法,成为“钟老爷”信徒,并得倚重。钟相谓左右曰:“杨幺有肠略,堪任繁剧,他日继我老者,必此子也”。建炎四年,南宋孔彦舟军破天子岗,  相似文献   

5.
"拍竿"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尤其是在水军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始于东晋,兴盛于南北朝时代,但在南宋钟相、杨么起义对战官军中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拍竿"的出现与应用体现了先民的智慧,是对杠杆原理运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同学了解南宋初年钟相、杨幺起义的原因和特点。2.通过教学使同学了解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情况。二、重点和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钟相、杨幺起义。2.本课的难点是对岳飞镇压钟相、杨幺起义的认识及对岳飞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宋代结束了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因此,元朝时便有人把宋与汉唐相比,并称为“后三代”宋代的发展形势和王朝的统治力量虽然比不上汉和唐,但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产生了许多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一些特点:第一,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唐末黄巢起义提出的“均平”称号为转折,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提出“平等”的主张,以至南宋初年钟相、杨么领导的起义,更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战斗口号.这些口号或主张明显地要求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均,把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农民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两宋时期,农民起义次数之多,阶级矛盾的尖锐剧烈,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的统计,大小农民起义至少有四百次以上.而  相似文献   

8.
为了传颂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英雄事迹,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写的《钟相杨幺起义》一书的出版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我国解放以来第一本热情歌颂钟相、杨幺所领导的南宋时期湘湖农民起义军的历史著作。它深刻地分析了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历史条件,揭示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丰富内容,从而构成了一幅活  相似文献   

9.
南宋初年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这个问题,我有过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起初,我想: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过:"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因此,我认为,南宋初年社会主要矛盾也一定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同时,我还这样想:如果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那么,为什么南宋政府在1135年要把岳飞从抗金前线调回来镇压杨么起义呢?又,当时南宋政府为什么不肯与诸路忠义军联合  相似文献   

10.
黄巢起义史迹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公元八七四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起义军南征北战,坚持十年,横扫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足迹遍及今鲁、豫、鄂、皖、赣、浙、闽、粤、桂、湘、苏、陕等十二省区,公元八八○年,起义军攻占长安,建立“大齐”农民革命政权。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它瓦解  相似文献   

11.
八百年前洞庭湖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八百四十多年前的南宋初年,在洞庭湖地区爆发了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公元一一二七年(靖康二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京城——汴京(今开封),俘虏了以宋徽宗、钦宗为首的赵宋皇室和文武大臣三千余人。北宋政权从此覆灭了。侥幸逃脱金人之手的康正赵构(徽宗之子),在混乱中建立了南宋王朝。以赵构为首的统治集团,并没有从北宗覆亡的悲惨历史中吸收教训,继续奉行尊儒反法的政治路线,对金妥协投降,对内残酷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这次起义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创举,把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斗争推到最高峰。起义军所提出的“均田”、“免赋”、及“平买平卖”等口号,就是这次起义的特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这些口号,正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土地高度集中;劳役赋税之繁重;尤其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高度发展。关于李自成起义军“均田”问题,很多同志认为“均田”是用来动员农民、组织农民有力的革命口号,  相似文献   

13.
王聪儿(又名齐王氏)是清代中叶白莲教大起义中的一位著名领袖。她曾率领湖北襄阳起义军驰骋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屡败清军,给清王朝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一七九八年(嘉庆三年)春,王聪儿所率湖北起义军误入敌人包围圈,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最后寡不敌众,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她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关于王聪儿牺牲的地点,近年来在有关著述中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王聪儿在一七九八年初从陕西转战到湖北郧西县三岔河一带后,把“指挥部设在左山卸花坡”上,在“卸花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相似文献   

15.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减岁币,降辈份为叔侄关系,同南宋保持和平友好相处30余年的积极意义.论述金世宗“减丁战”,修筑边堡界壕,作持久防御的策略.金世宗的安边保境策略终于延缓了后日蒙古灭亡金王朝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金世宗安边保境方面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6.
公元1448年——1449年,以黄萧养为首的广东地区的农民起义,是明中叶南方沿海地区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历时一年半左右。起义军人数最盛时达十余万众。起义军曾水、旱两路围攻广州达半年以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于明王朝在广东地方的统治,给以沉重的冲击。明王朝一度损失了广州四千余石的“折银粮”,停止了广东地方官的“朝觐”;顺德县治,便是这次起义之后为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防范和镇压而设立的。它对明王朝中央政权的震动也很  相似文献   

17.
蔡锷与云南军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锷是中国近代上的风云人物。他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是在云南辛亥革命时期,被推举为起义军总司令,参与领导著名的“重九起义”,从而结束了满清政府在云南260余年的统治;二是在1915年爆发的护国起义中,他作为护国军主帅率师出征川南,屡挫北洋逆旅的凶焰,使袁世凯复辟帝  相似文献   

18.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二五六年——前一九五年),字季,沛(今江苏省沛县)人。农民出身。壮年时,曾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七月,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领导广大农民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刘邦就参加到了农民起义的队伍中来。在陈胜、吴广牺牲后,成了起义军的领袖。 刘邦生平“不好儒”,他说,“为天下安用腐儒”(《史记·黥布列传》)秦亡之后,他继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材1978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将澶渊之盟年代定为1004年;1987年版改为1005年。1987年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叙述唐末农民起义时说:“880年,起义军占领洛阳……第二年初,起义军开进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齐”(第144页)。高中《中国古  相似文献   

20.
徐特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成功争取姜济寰,对起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起义的准备阶段起了掩护作用,使起义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起义中,部分地方武装力量参与起义,使起义迅速成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起义军的战争减员;起义军南征时,大大减少了战事;稳定了南昌秩序,安定了民心;有利于起义军筹集粮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