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的英美给养司令部的墙上,曾醒目地写着一首英国的摇篮曲: “为得到一枚钉子,竟失去了一块蹄铁; 为得到一块蹄铁,竟失去了一匹马; 为得到一匹马,竟失去了一名骑手; 为得到一名骑手,竟失去了一次战斗; 为一次战斗取胜,竟连国王也失去了;  相似文献   

2.
做教师的难免时而南风,时而北风。学生争气,表现突出,自己的心情好的时候,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变成了刺骨的北风,变得不可亲近,人人避而远之。  相似文献   

3.
对青蛙效应、木桶效应和马太效应,我们并不陌生。但联系电大发展来看这三个效应,我们却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示。 一要警惕“青蛙效应”,增强忧患意识 有人做过实验,将青蛙放进开水里,青蛙会立刻蹦出沸水,青蛙会受些伤害,但  相似文献   

4.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堪:“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是不可造就的。”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不少老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唯有化学教师看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  相似文献   

5.
郦腊凤 《教育文汇》2003,(12):19-19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止的书学生越想看,越禁止的事学生越想干。有许多书,学生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  相似文献   

6.
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各布森来到了一所位于美国中部的小学,他们从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出三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实验。首先,他们给这些学生做了一个叫“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又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把这份假装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交给了教师,还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嘱教师们不要把名单外传出去。  相似文献   

7.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门槛效应”的启示薛饶,王成兰,夏正英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术语叫“门槛效应”,其涵义即“猛关门则不紧”。联想教育教学,“门槛效应”颇有启示。比如学生厌学违纪,甚至成为“问题学生”,教师应如何施教?有的教师采用“猛关门”的做法:学生成绩差了,或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渴望,人总是喜欢表扬或奖励。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会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令被表扬者信心十足。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于是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渴望,人总是喜欢表扬或奖励。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会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令被表扬者信心十足。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于是在课堂上,教师表扬之声不绝于耳:"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谁也比不了你"……一个接一个。可这样的表扬多了,学生便不再兴奋,有些学生甚至受不了一点儿挫折;或者过度依赖表扬,没有表扬便毫无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也印证了“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笔者读到这样一则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叫亨利的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在唉声叹气中混天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找到他,兴高采烈地跟他说:“亨利,亨利,我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后,为该班的教师提供了一份测验后的学生智商表。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该班原来学习中等的学生赶上了优秀生,学习差的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仍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没有什么改进。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呢?原来,罗森塔尔为这个班提供的学生的智商表是他特意编造的。他把原来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智商有意地提高了。这样,使该班教师不知不觉地对该班学生加强了指导帮助,相信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的过程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在转化差生方面尤其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傍晚,青年移民亨利望着河水发呆:他在想还有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他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不佳,说话带法国口音,所以一直很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也不敢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有这样的会:我们与亲近学生谈一些问题时,学生大愿意说实话,很少回避;与关一般的学生谈话了解情况时往往吞吞吐吐,有些话欲言止;而向有些学生了解情况时他们往往会顾左右而言他,者干脆守口如瓶。这使我想起有人曾讲过“月亮效应”:比起牛郎星,亮不知要小多少万倍,可是什么看上去要大得多呢?因月亮离我们近。是啊,在茫茫宙中,月亮比起众多的星星来它很小很小,很淡很淡,但是于“亲近”人类,便很大很大由于“热爱”太阳,便很亮亮。从“月亮效应”我们得到示:作为班主任,如果不亲近生,不热爱学生,即使你比“郎星”还大,在学生看来,也过是…  相似文献   

17.
案例: 有位心理治疗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镇上住着一位富有的老寡妇,她心情忧郁,整天呆在家里,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一天,她的一位亲戚约了一位心理医生去看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台湾,有一所著名的学校,该校有3000多名年龄在15—18岁的在校生,却没有一名校工,没有保安,没有炊事员,没有图书管理员。所有校内后勤服务工作都由学生们自己轮流去做。学校校规严明,违纪者轻则挨打,重则开除。学校实行学长制,每一名高年级学生负责带一名低年级学生。学生见到老师5米以外要鞠躬行礼,3000多名学生集合完毕只需3分钟。学生没有任何课外作业,但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所学校就是由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创办的具有35年历史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35年来,这所蜚声海内外的学校及…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迪西(Deci,E.L)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时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个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进行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答十分努力,但自由活动时  相似文献   

20.
近读章立早同志的《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一文(载《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第10期)深有感触,觉得在章文中所列的四种效应之外,“鲶鱼效应”对我们的教育管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