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第7页图11.1—8,要求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由于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恩格斯的预言“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实物粒子”得到了证实。1910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从而发现了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以后又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以及介子、超子等等粒子。这样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进入了基本粒子这一层次。“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由于物理学上的新  相似文献   

3.
最小的物质是什么?古今中外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和争论这一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认识也在一步步深化。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设想,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粒子组成的,他说:“如果我们不停地敲击一个石块,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些永远不变、不可再分的粒子,即原子。”19世纪后期,科学实验虽然证实了确实存在着原子,但同时发现原子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也不是不可分的,它可以自动地变成别种原子,并从中分出比它更小的电子。20世纪初到30年代,人们进一步发现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  相似文献   

4.
所有物质的原子都含有运动着的、带有电荷的电子,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并绕自己的轴旋转(电子自旋)。任何运动者的带电粒子都具有磁矩,因此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一个复杂的磁系统.原子的磁矩取决于构成原子的各个粒子磁矩的矢量之和,而质子和中子的磁矩比电子的磁矩要小得多,约为电子的1/1000,因此可以说物质的磁性基本上取决于原子的电子轨道运动和电子自旋的磁矩.有一种物质,它们甚至在很弱的磁场中能够很强烈地磁化,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磁滞和剩磁特性依没有了传导电流时也还可以有磁性)等特…  相似文献   

5.
最近,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使用低能反质子环形加速器做实验时,生成一种反物质元素———一束疾速消逝的反氢原子,从而证明了反物质的真实存在和可以在实验室中生成,为反物质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可喜的前景。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可是有一定的磁性。所谓物质的镜像,就是还有一种质子是带负电的,叫做反质子;还有一种电子是带正电的,叫做反电子;也还有一种磁性正好与前面所说的中子相反的反中子…  相似文献   

6.
姜玮 《物理教师》2002,23(6):50-51
自然界许多物质的发现 ,都基于科学预见、客观验证 .中子和中子星就是典型的例证 .1 中子的发现1.1 卢瑟福的假设18世纪初 ,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 ,对原子核的组成 ,当时科学界存在着两种看法 :(1)由于原子核中能打出高速电子流 ,因此认为电子是核的组成部分 .但这一观点遇到的困难很多 :如电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 11837,体积也极小 ,像这样一颗又轻又小的粒子要想束缚在原子核中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力 ,但人们无法解释这个力 .(2 )认为原子仅由质子构成 .但这又不能解释α粒子的结构 :一个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 1,而α…  相似文献   

7.
物质一般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一九一一年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周围运转的电子组成,而且原子核的直径只有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即10~(-15)至10~(-14)米。一九三二年,科学家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此后又发现了若干粒子,并把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300多种。它们有的带电,有的中性;有的质量大于质子(超子),有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介子)。近年来的科学实验又证实,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核物理学正是研究原子核领域内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下面介绍的是它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已在湖北省宜昌试用了五年之久,但其第二册在讲述“中子的发现”时,在第232面有这样一句话:“通过计算,你可以得出这种粒子(指中子)的质量约为氢核质量的1.5倍,查德威克还用别的物质来代替氢和氮重做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都是这种未知粒子(中子)质量差不多等于氢核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类为了认识物质的结构,就必须设法将其“分割”、“敲碎”,物质结构层次愈深,结合得愈牢固,“分割”、“敲碎”它需要的能量就愈高.例如,只要几个电子伏的能量即可把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与原子分开(如摩擦起电),但要使原子核放出中子和质子,没有8MeV的能量休想做得到,而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及内在规  相似文献   

10.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的概念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认识.在古代,人们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了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广得多.2.中性与中和物质的原子结构告诉我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核外…  相似文献   

11.
1 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性 1897年人们发现了第一个基本粒子一电子,后来陆续发现了质子、中子及一系列的超子.狄拉克1928年提出了电子的相对论性波动方程,能量动量满足相对论关系E2=p2c2+m2c4.给定动量p,粒子有正负两个能  相似文献   

12.
夸克的发现     
夸克(Quark)是比质子、中子更微小的物质组成基本粒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兹维格提出物质组成的新理论,主张当时科学家所认知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中子、质子等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所构成的,并提出三种夸克,分别命名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例如,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与一个下夸克及胶子组成。夸克并不会自然、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有当粒子(电子或质子)以极高的速度(接近光速)发生碰撞时,才有可能产生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而且由于碰撞产生的夸克能量相当…  相似文献   

13.
“名师出高徒”这句适用在物理学家汤姆生师徒4人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这些都是他们师徒3代4人的杰出成果。  相似文献   

14.
1原子结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具有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或许你和科学家一样,一直想知道组成世间万物的最小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你今天已经晓得,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今年4月26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宣布,他们已获得证实长期欲求而又难以捕捉的“顶夸克”存在的证据。 本世纪三十年间以前,古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是原子。1932年,科学家研究证实了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原子核)组成的。而32年后的1964年,一位科学家提出新理论:质子与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这位提出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何龙 《高中数理化》2014,(23):25-25
117号元素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合成117号元素,为加入元素周期表奠定了基础.据悉,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利用粒子回旋加速器,用20个质子和28个中子组成的钙48原子,轰击97个质子和152个中子的锫249原子,最终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5个原子有176个中子,1个原子有177个中子.  相似文献   

17.
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因发现中子,获得了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0年,卢瑟福曾经指出,除了质子和电子以外,还存在着和质子一样但不带电荷的粒子,他称这种粒子为中子。在发现中子以前,人们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最初,这种概念和实验符合得尚好。但对原子核碰撞的能量条件作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质子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理论很难同实验事实符合,特别是1930年玻特和贝克发现的铍辐射(当用氦核轰击铍核时出现的一种辐射,它的穿透本领极大)。约里奥·居里夫妇对铍辐射的研究,为发现中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她们计辐射从一…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前,化学家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于是形成了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概念,这种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直到十九世纪末。 1897年,美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带负电的电子是一切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在正常情况下,原子又是呈电中性的,可见原子中必有带正电的部分。1898年,汤姆逊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他设想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以均匀的体密度分布在一个大小等于整个原子的  相似文献   

19.
超核物理     
超核就是含有超子的原子核。 原子核内的物质称为核物质。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以后,人们认为核物质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后来由于开展了高能核物理的研究,用高能粒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结果发现,核物质中不仅有中子和质子,还有A超子;还可能存在核子共振态和真实的π介子;另外还发现了由质子和反质子组成的重子素。这些发现大大开阔了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本文只简单介绍有关超核的某些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历年的化学中考中,都会涉及粒子名称、粒子符号等化学用语的考查。下面就讲讲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确定粒子名称及符号的方法。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且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在任何原子中都有以下等式成立: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按一定规律分层排布,我们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钠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它表示钠原子的原子核带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