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缠足之风及其源流——温郁我国封建社会中妇女盛行缠足,这是除中国以外其他地方从未发生过的奇异习俗。这一习俗起于何时?通常认为起于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引《道山新闻》,说南唐李后主有一宫嫔名娘,纤丽善舞,后主为她造了一个六尺高...  相似文献   

2.
腾冲三题     
归来侨乡"在侨乡有一处上马石,男人从这里上了马,便义无反顾离家远行。有一处隔娘坡,游子过了隔娘坡,便开始魂牵梦萦思念故乡。"侨乡在腾冲和顺,离腾冲县城三公里,从这  相似文献   

3.
感受宰牲节     
今年3月5日(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是穆斯林世界传统的盛大节日──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它与开斋节、圣纪日同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因袭传统的宗教习俗,在过宰牲节时,凡有条件的穆斯林家庭都要买来活羊宰杀。即使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为什么在宰牲节的时候,穆斯林都要宰杀羊呢?据《古兰经》讲,那是为了向真主表示敬意和感谢。在科威特这个95%的人都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宰牲节是穆斯林心中最神圣的节日之一,工作人员要放四五天的长假,如同中国人春节放假的规模。在宰牲节的正日子5日…  相似文献   

4.
“人间岁换,天地回春”,“又是一年芳草绿”,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其习俗丰富、隆重、热闹、喜庆。怎样过春节才有年味?民间春节有哪些习俗?当代时尚怎样与传统节日融合?记者从民间习俗角度,专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  相似文献   

5.
九年来的每一个星期五,他们总把刚出窝的新鲜鸡蛋送上门,从未误过一次,而且不管我是当时付钱还是不在家,他们总是给我留下预订的鸡蛋。我称他们为“鸡蛋大娘”和“鸡蛋大爷”。他们的小运货卡车就停在我们街区的中部,鸡蛋大爷管送街的一边,他妻子送街另一边。他和蔼可亲,但沉默寡言;她却性格开朗且又健谈。要是她正巧赶上我忙完一阵家务稍微歇一歇的当口,我就和她聊上一会儿。不过我常常发现我自己朝小卡车溜一眼,希望那位一向先送完的鸡蛋大爷揿揿喇叭。“我最好别耽误你的事,”有一次我暗示说,  相似文献   

6.
我爹     
这个男人我没叫过爸爸,需要称呼的时候一概以"我爹"呼之。听我娘说,我生下来后他似乎短暂地不太满意我的性别,为我尿过的尿片是洗了再晒还是直接送太阳公公紫外线消毒与他的老婆我的娘发生过无数舌战,万幸他那时在部队,不然我疑心成年后翻阅儿时旧照时鼻尖会飘过一阵阵骚腥……佛  相似文献   

7.
南洋娘惹     
吴正格 《寻根》2022,(2):37-40
"娘惹"是马来语的译音.据说,最初是从闽南话里演绎过来的,是对在南洋地区出生的已婚华裔妇女的称谓.她们虽然生活在海外,但对祭祖祈愿之事,仍是承袭着中国南方的古老习俗.过新年、春节也与国内一样.娘惹待人处事,都很有礼貌.她们说话,可谓南腔北调,语言颇杂,讲着南式的汉语,忽又掺杂进来闽南或粤地方言,或是马来语,甚至加上几句...  相似文献   

8.
李雪涛 《寻根》2006,(2):52-56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也许都有因为文字犯禁而遭到统治阶层惩处的例子,但像明清两代那样,专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刑狱的做法,可能只有在中国存在过吧!“文字狱”的残酷也可能只有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才能知道其中的险恶,身为在华传教士的老外对此真是“匪夷所思”。1778年7月31日,一位住在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在写往法国的一封信中,对“不大符合我们的习俗,但因为能让人了解鞑靼人和中国(汉)人的习俗”的王锡侯事件,依据当时的《邸报》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牛彬 《华夏文化》2008,(3):37-38
“羊”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所显示是羊的头部的形状 (甲骨文) (金文) (小篆)。羊的性格温顺和善,食草而不争,且羊肉可食,羊毛可以取暖,所说文以在上古时代,羊是与先民生活关系极密切的重要牲畜。“羊”字系文字与饮食、道德法制和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采诗 《寻根》2009,(5):114-115
2003年我在拙著《起名有学问》(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中谈到国人取名习俗中的“以姓为名”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罗斯托夫在俄罗斯的862年编年史中首见记载。相传,该城名称与在那里生活过的一个名叫罗斯的骑土有关。那一地区最早很可能居住着芬兰-乌戈尔部族人。他们是异教徒,崇拜太阳、火与动物,而最崇拜的动物就是鹿。这一部族的许多习俗与传统均起源于鹿,并和夏季的开始与结束密切相关。后来去到那里的斯拉夫人为罗斯托夫带去了他们自己的文化,从此,异教与基督教传统便融为一体。现在,人们仍可清楚地看到幸存下来的某些异教习俗。例如,基督教的救世主节日一到,老人们便说;“水没鹿蹄了。”这就是说,夏季即将过去,人们不能在河里或湖中游泳。第二个救世主节日到来时说“水没鹿腿一半”,而第三个救世主节日时  相似文献   

12.
客家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民间叫“乞巧节”。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于这天晚在鹊桥相会,故又叫“七夕”或“七吉”。客家人的乞巧节有其自已独特的“拜巧”习俗。  相似文献   

13.
过桥逛越南     
爱戴“绿帽子”的越南男人过了国界线东兴桥,走出越南芒市海关,第一眼看到的是海关外面骑在摩托车上,等着入境人接客送货的越南男人头上那一顶顶的绿帽子。越南男人爱戴“绿帽子”,着实让我们开心了一阵子。中国人皆知“绿帽子”的寓意:只有老婆与人偷情的男人,才被人耻笑为戴“绿帽子”。然而,国情不同,“绿帽子”的含意自然不同了。越南男人爱戴“绿帽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一是约定俗成的习俗,据说,越南人习惯戴绿帽子,祖先也是这样;二是因为地域原因,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地处热带。其国家地貌如同拉长…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自古有之,各民族有之,然而,各民族的迎婚嫁娶习俗却各有不同,俄罗斯民族的婚俗更自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5.
黄富 《滇中文化》2006,(3):12-13
玉溪地处滇中.有着较早的发祥历史和深厚的化积淀,传统习俗世代沿袭,各种习俗活动中所蕴寓的喜化、福化、龙化、神化、鬼化等化现象,特点鲜明,喻义深刻,功利显,包容多元。尤其是喜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婚娶、丧葬俗称“红、白喜事”;婚嫁中的许多事物都带“喜”字;送喜帖、挂喜联、喝喜酒、吃喜糖、登喜路、入喜堂等等。女子怀孕称“有喜”、分娩称“得喜”,玉溪洛河乡的跨喜村,传说最初是一个经常外出的赶马人在此安家,妻子产期临近才急赶回来,刚跨门坎婴儿降生,故名跨喜村。  相似文献   

16.
李炳芳 《寻根》2014,(6):60-63
<正>响水白族的求子习俗响水乡是贵州省大方县下辖的一个乡,全称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这里居住着白、彝、仡佬、苗、布依等民族,白族是这里的主体民族。2013年7月,笔者到响水乡进行了为期将近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白族村民,全面了解了当地传统的民间求子习俗。响水白族的求子习俗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介绍送瓜、偷喜、偷童子和求菩萨这四种,因为这四种传统求子方式在改革开放前是最流行的,时至今日也或多或少存在。一、送瓜在响水乡,若家中有婚后多年还没  相似文献   

17.
外地几位朋友来访,陪客人吃罢晚饭.我便带他们去一家舞厅潇洒走一回。这家舞厅有一条优惠规定:给每一位顾客免费赠送一杯咖啡,若一杯不够.你还需要咖啡或饮料,则自掏腰包。  相似文献   

18.
抢头水     
每年大年初一早上,白族农家有抢头水的习俗.这种传统习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不知延续了多少代,一直传延至今. 除夕,吃过团圆饭,农家男人准备好次日抢头水的用具,女人则备好明早做早点的食料,一家人便去看电视了.  相似文献   

19.
观察河南行政区划地图,可以发现许多村落的名称中含有“[门外]”字,如“李家[门外]”、“杨家[门外]”等。作为一个生僻字,“[门外]”为何会被用于地名,它有什么样的含义,它在地名中的使用反映了当地村落怎么样的习俗与生存状态,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钟俊昆 《寻根》2010,(4):76-81
一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七里镇“仙娘庙会”,以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始,相传当天为“天花圣母”金霄娘娘、银霄娘娘、碧霄娘娘的生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笔者多年来常去逛仙娘庙会,并作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