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案例】《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断:师:黄河上惊涛骇浪,而艄公如履平地,他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假如同学们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即将上岸了,想对“我”这位艄公说些什么?(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生:艄公,你真了不起,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师:谢谢你的高度评价。生:艄公,你的驾筏技术真高超。生:你真棒!在惊涛骇浪中,你是那么镇静和机敏。生:艄公,你真勇敢!你处惊不变,真伟大!师:能得到你们的夸赞,我太高兴了。除了夸赞,还想对我说些什么?生:下次我再来这里,还要坐你的羊皮筏子。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咱们有缘再见时,我一定会带你尽情领略黄土地特有…  相似文献   

2.
一、有关黄河师:同学们,请猜谜语:中华母娘,发源天堂,形状像“几”。生:(齐答)“黄河!”(大屏幕:黄河汹涌波涛。)(师板书———“第三节黄河”。)(大屏幕显示:《歌颂黄河》。)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你是中华儿女的摇篮,你是伟大祖国的母亲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中华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主要地形区;经过长途跋涉,在山东注入渤海。流经沿途,你以伟大母亲的胸怀接纳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师:(出示一张黄河瀑布图)图的上方有什么?生:有一条彩虹桥。生:彩虹太漂亮了!师:那你见过彩虹吗,在哪见过?生:旅游时我在瀑布前看过彩虹。生:去年国庆节在世纪广场看喷泉时,我看到了彩虹。  相似文献   

4.
师: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生:华夏儿女。生:炎黄子孙。师: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生: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是黄河两岸。师:你说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围绕“小心与大胆不是很矛盾吗”这一问题讨论后)师:是的,这二者并不矛盾,缺一不可。现在,你最想把哪些词语送给艄公?生:勇敢的艄公!师:的确如此。生:遇到紧急情况镇定自若的艄公!师:你想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短语。生:超乎常人胆量的艄公!师:这样说,毫不过分。生:既有勇气又富智慧的艄公!师:艄公值得赞颂,你出色的概括能力也值得表扬。(师生对话已顺利结束,老师正准备进行下一教学环节,突然有一学生举手)生:胆大包天的艄公。(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后面听课的老师也不禁“扑哧”…  相似文献   

6.
一 师:同学们,谁能替孙老师请两位听课的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一起来上课?(生纷纷举手)至于你怎么邀请,就看你的现场交际能力了. (生现场邀请听课老师中的两位上台) 师:帅气男生看上了靓女老师.(笑声)欢迎两位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里来一起学习.同学们怎么表示? 生:老师,欢迎你们两个加入我们的团队. 师:听听被邀请的老师怎么说. (被邀请上课的老师甲、乙表示感谢) 师:这就是融入.融入需要语言沟通.被邀请的老师坐在台下是老师,坐在我们的群体当中就是—— 生:朋友. 师:朋友见朋友,首先握握手. (师生与甲、乙握手) 师:请看屏幕,齐读课题! 生:今生与你相遇. 师:"今生与你相遇"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相遇.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家上一堂议论文写作课.这位同学,我想采访你一下,请问你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无从下笔. 师:能不能说具体一些? 生:论点看不懂. 师:不会分析论点.再请一位同学说说看. 生:不知道用什么论据. 师:无论据可用.你呢? 生:我和前面一个同学不太一样,我准备了很多论据,但是论据后面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课题 积累语言 师:我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难.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答,敢不敢答.请举手.好的,有一位,你先站起来.上课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积极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位同学今天第一个举手,我不为难你.你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草原上的花. 师:刚才没举手的同学后悔没有? 生:后悔. 生:不后悔. 师: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回可没那么容易了.(生笑)现在想退回去还 可以,回不回去? 生:不回去. 师:好,请到讲台前来.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从文题中,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教法一]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桌面上的正方体,要求坐正、平视,你能看到几个面? 生1:我能看到正面. 师:你用手摸摸它. 生2:我能看到正面、上面和侧面. 生3:我能看到侧面和正面. 师:分别用手摸摸你看到的面.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板书课题,变"慈母情深"为"用心读写慈母情" 师:(板书"慈母情")把这三个字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生读)当暴风雨来临时,母亲冒着大雨来学校接你回家,这叫—— 生:慈母情. 师:当你生病时,母亲一直在你身边陪伴,还讲故事给你听,这叫—— 生:慈母情. 师:著名作家梁晓声小的时候一直想买一本书,这本书是—— 生:《青年近卫军》. 师:对,他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了多少钱? 生:一元五角. 师:看到母亲工作的情景,他跑到水果店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然而,被母亲—— 生:数落了. 师:最后,母亲又给他凑足了一元五角,他才去买了第一本—— 生:《青年近卫军》. 师:同学们,那时他母亲的工资每个月才二十七元,还要养活他们五兄妹. 生:那时作者家里很穷,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养家. 师:对,你看,"慈母情"三个字中,"慈"与"情"两个汉字的偏旁都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师出示主题图,图略) 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师:怎么列式? 生:34+16. 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指名一生)你说. 生:不认识. 师:(指名另一生)你说. 生:不认识. 师:不认识才正常,认识了倒不正常了.(生笑) 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马,属牛,是莫城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大家就叫我马老师,可不要叫我牛老师噢.(师生笑)谁来说一个带"马"的成语?(生说)  相似文献   

13.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我最喜欢夏天。师:为什么?生:因为夏天是炎热的。师:你喜欢夏天的热。你呢?生:我喜欢冬天。师:为什么?生:因为冬天飘着雪花,我可以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一、尝试推销,体验表达1.情境激趣,乐于表达师:同学们,齐读课题。生:我是"小小推销员"。师:你来读。生:我是"小小推销员"。师:洪亮自信,掌声送给他。师:你能洪亮又连贯地读出来吗?生:我是"小小推销员"。(有进步)师:能加上你自己的名字吗?我是"小小推销员"伊伊伊。生:我是"小小推销员"伊伊伊。师:一起来!生:我是"小小推销员"伊伊伊。师:同学们态度大方,声音洪亮。很有推销员  相似文献   

15.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16.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兴趣 师:(出示刘谦照片)认识他吗? 生:刘谦. 师:干什么的? 生:变魔术的. 师:对了.魔术师一般不吹牛.吹牛的,一般都不是真正的魔术师.(出示自己的照片)这又是谁? 生:(大笑)是你.是屈老师. 师:眼睛睁大点儿,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俩人,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男的. 师:一个简单而伟大的发现! 生:都穿着西装. 师:大实话. 生:动作都比较酷. 师:有一点儿. 生:你们都很瘦. 师:别看我们长得瘦,除了骨头都是肉!(生大笑) 生:你们都是帅哥. 师:这话我爱听.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想不到,我也会变魔术.  相似文献   

18.
(<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 师:同学们.对于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请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 生:我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 生:我喜欢周瑜. 师:喜欢周瑜?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说你的想法吧!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第一篇文章,题目是—— 生(齐):蝉. 师:咱们班的同学谁的字写得好? (生举手.) 师:那就你来写一下课题.还有谁的字也写得好?不敢举手了吗? (生举手.) 师:好,你俩比比看. (生先后上黑板写课题.) 师:好,请回.哪个课题写得好? 生:右边的.  相似文献   

20.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威尼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生:小艇. 师:威尼斯的小艇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外形很独特. 生:行动很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