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F0003-F0003
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创立于1956年,其前身分别为青海师范专科学校、青海师范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担负着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有陈德顺、毛微昭、欧阳松等教授供职于文艺理论教研室。1984年招收第一届文艺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著名的金元浦教授、周宁教授即为该届研究生。他们毕业后曾留校任教,讲授《美学原理》、《文学概论》等课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75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建系50年以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共招收33届学生,培养了近3000名毕业生,其中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省内外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等,为推动省内外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分4个主要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翻译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福建师大文艺学博点2003年获批。现学科带头人为南帆教授,成员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孙绍振嫩授等前辈数十年的辛勤培育下,现已形成一支富有学术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学术梯队。 相似文献
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F004-F004
艺学是广西师范大学中系的主干学科之一.现为广西重点学科。该学科的学概论为省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美学为省级重点课程。该学科创始人为名的艺理论家林焕平先生。其后.黄海澄、林宝全、王杰为该学科带头人.形成重学术、重科研、重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该学科现有在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7人,硕士6人。构成了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原本相对沉寂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如《文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课程教学研究开始持续升温,一些从教学理念到内容和体例安排均有别于目前通行教材的新教科书陆续出版。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危机重重,似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么,当前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症结究竟何在?不尽人意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会给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何种影响?怎样才能走出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困境?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关心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 相似文献
6.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2):F0002-F0002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学校建制最早的系科之一。目前,文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下设师范、非师范、高级文秘三个专业方向)、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2002年开始一本招生。文学院目前共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10个硕士授权点,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 相似文献
7.
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F0003-F0003
中国古代文学既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又是主干课,历史跨度大,内容含量多,授课时间长,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要实现学科知识与能力、职业能力、人格美育、学术训练、教学强化审美实践等目标.落实上述目标,可以从选择和整合教学媒介、实施探究—实践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课堂内外审美教学实践相结合体系及强化过程性考核入手. 相似文献
12.
本刊创刊人之一,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心雕龙》研究界著名学者,鸯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祖保泉先生。于2013年10月1日不幸逝世。为表达对祖老的怀念之情,本刊特发表主编的悼念文章。 相似文献
13.
14.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F0002-F0002
孙津平,女,48岁,中共党员,山西沁源人。先后就读于西安铁路运输学校铁道供电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子信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院电子技术专业及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教授职称。西安市职业教育电子类公共实训基地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侯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77-79
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学术素质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专业知识基础、发现问题的能力、文本细读能力、资料搜集能力、论证能力、学术道德等方面着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学理性因素的增加、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及开好专题选修课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F0002-F0002
李平1957年6月生于重庆。1982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曹丙燕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127-129
准确的学科定位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前提。中文素养与中文职业能力的统一是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所在,为此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中文人才为目标,形成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王启才,男,1966年生,汉族,安徽阜阳人,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主持人,国家授权立项建设硕士学位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9-F0003
阿坝师专中文系始建于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建系迄今,共有教授4名,研究员1名。现在中文系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硕士学位7人;校内专家“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1人。学术成果累计有专著《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四个板块来建设,两大类是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四大板块是“主干基础课程”、“基础性选修课程”、“研究性选修课程”、“特色性选修课程”。根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和现阶段师资力量的实际,先行重点建设主干基础课程和基础性选修课程;根据教师的科研方向,有步骤地建设研究性课程和特色选修课程,这样就能有力保证实现厚基础、宽视野、重素质、强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