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文化力量,对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实学传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实学传统中的务实求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经邦济世、自强不息的思想精华,同时,赋予中国古代实学以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国古代实学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高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新实学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万物的吟咏很为显著。然而就是这看似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们却很少从哲学、作家心理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拟从此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草的意象的吟咏及其所包含意味的转变,以展示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西周王官之学创始发轫于夏商。王官之学尚非学术,但它综合融会了前此之各种学术萌芽,又孕育启迪了以儒家之学为代表的私家学术,它是古代学术之摇篮。夏商时代,“祀戎”是初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方面。巫史享有崇高地位,实为远古知识分子的原型。周因于殷礼,把上帝之命改名为天命,是人类精神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周人对殷商之礼的斟酌损益,核心是政治制度。早期西周官府之学虽有德政论思想灌输,但仍是以六艺为主的技能教育。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中期以前,新官学的五类内容实属官方文献汇编,不是系统的学问和专门的知识。春秋后期,礼坏乐崩,王官失守,士阶层的兴起,孔子的“述而不作”,推动了王官之学学术化的进程,促进了私人学术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是人类古代文化史上一道比较独特的“风景”。这一独特的心理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异性密切相关。文学史上林林总总的现象或文学作品。都是文人心态的显性呈现。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古代文人展现给后人的,又是怎样的一道心灵的“生态景观”。这一组关于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短文,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从多层面对中晚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心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梳;《文体概念演进的心理依据及意义》,从创作主体的意识心理角度探讨诗歌文体概念的发生与诗歌文体诞生后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遁归心灵宁静的港湾》。在肯定隐逸文化正面作用的同时。着重探究了它存在的负面影响;《初元与晚明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之异同比较》,关注的是两个特定历史时期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的异同;《谈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侠义情结》。深入探讨了文人对侠的爱与惧兼备的复杂心理;《男权阴影下女性作者隐逸心态片论》,从女性的视角对隐逸心态进行了别一种探索。对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探讨,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内心活动凝定的文化产品,而且有助于我们检讨自己当下的文化心态,以一种更健康的文化心态创造未来的新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历经坎坷。中国古代官办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和选拔官吏,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唐宋时期虽然是中国古代专科教育发展的颇峰,但囿于体制,并没有促进社会的变革。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现实,使专科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专门人才,专科及职业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诗话研究之特定视角切入,充分论述了诗话之学的崛起对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深刻意义,第一次提出“东方诗话圈”这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世界的东方早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诗话为中心,跨越时空领域的巨大的诗话圈,从而高扬起“东方诗话学”这面新的学科旗帜。  相似文献   

8.
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比较阅读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黝、鹅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渤等词作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士子文人们在抒写弃妇、怨女的闺怨、闺思之情。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做父亲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家长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中国古代,父子关系是被列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一的,并且置于家庭伦常关系的首位,正所谓“天下无如父子亲”。在古人看来,君臣关系及其中的大义,应以父子关系为基础和出发点。如传统儒家就明确主张,父慈子孝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五伦之中,惟父子最亲。”古人之所以特别强调父亲与下一代的关系,目的是要从父子关系中引申出君臣大义。其实,父子关系所规定的父亲的含…  相似文献   

10.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颜元以习行之学为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形成"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开经世济民之新,担负振衰起弊的历史重任。颜元以培养"通儒"与"专才"相结合的"实才实德之士"为教育目的;主教漳南书院,将"三事"、"六府"、"三物"的"事物之学"注入了时代精神,渗透了西学要素;以"主动"、"习行"为主要教学方法,批判虚妄不实之偏和空疏无用之风,将经世致用思潮推向了新的高度,体现划时代的历史价值,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理念。"人文"内在地包含了"文"与"人"两套话语系统,以"文"为核心,在"文"的规范与制约下展开"人文"的矛盾张力,中国古代文论在自身的论阈中体现了独特的哲性之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的"人文"理念迥异于近现代西方"人文"理念的一维思维指向,"文"与"人"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平衡中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本色,具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为当下的"人文"之思注入了中国式的思维维度与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3.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代希腊逻辑言说的开展奠基于三大基础,印修辞学、几何学与哲学。其中,由修辞学发展起了论证形式;由几何学发展起了推理形式;而由哲学则发展起了抽象形式。最终,古代希腊的逻辑言说在其形式逻辑学这里确立了基本的范式。相比之下,古代中国以“说”而非“辩”为主的方式影响了逻辑言说的充分发展;科学活动中对于经验的倚重也限制了逻辑言说充分发展的主要途径;哲学思考中过于浓厚的具体化色彩同样不利于抽象表达的生长。再加之语法结构和书写系统的特点以及观念和思想层面对于语言的实用化倾向和怀疑性看法,都存在着不利于逻辑言说的因素。当然,这并非说古代中国没有逻辑言说。早在西周时期,各种推断句型已经形成;春秋时期,分析这样一种逻辑言说的形式也已出现;战国初年,逻辑言说的论证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概念的初始形态也产生了。但是,古代中国的逻辑言说显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语用并由此导致定义形式和推理形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全国展开了一场贯彻群众路线的讨论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本文从中国实学文化角度,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进行剖析。对中国实学文化的内涵,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实学文化的表现,实学文化对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这种解读,分析实学文化对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论中的语言论多零星分散而又内容丰赡,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本文梳理和研究了大量有关古人对文学语言的看法、主张,认为古人对文学语言功能的认识由表义到表情到表情(义)声结合,对文学语言风格的认识有自然质朴和雕饰丽之人论认识有言直平易和含蓄蕴籍文化,此餐古人还认识到文学语言与文学体制、创作主体、社会发展及文学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与农民起义的成败问题,是农战史研究中争议颇多的一个理论问题。过去史学界有一种压倒一致的观点:农民战争总是陷入失败。而我认为,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而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对农民战争的态度。凡属知识分子参加和支持的农民战争,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秦末、新末、隋末农民战争是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参加和支持农民起义从而成功的典范。因此,对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行为应给予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传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其取得的成绩无法掩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等单纯地做科技史视角的解读,导致结论过于简单化甚至片面化,不利于揭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微妙的深层关系。这些问题主要是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未来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势在必行。而求变的第一步是深入分析过往的误区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在《墨经》中记述了很多物理知识.汉代人民把各种简单机械联合使用,东汉王充在著作中初具动力学萌芽.从汉代中国人就开始关注潮汐现象.元代《王祯农书》和宋代《天工开物》记述了力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唐朝和清朝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全国土地测量.  相似文献   

20.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接受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古代早期知识生产过程中实用技术知识与思想知识分离及其思想对技术知识的统领下,社会分工与职业分化中形成的,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文化力量,对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