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论湖湘文化之源及其“蛮”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它的特质,可以用一个“蛮”字来概括。它分为三个层面:原始层;乡土意识和怀乡恋乡情结;爱国和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在文化构成、历史传统及自然地理上的相关性,使两大文化均呈现出较为突出的"蛮性"特征。在长期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两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这样产生的后果,一方面是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都较多地保留了文化中的蛮性特质,呈现出浓郁的文化的蛮性特征;另一方面,在历代学人及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及认识中,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要严格区分两大文化之间的差别变得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3.
陈赐莲  申民兵 《教师》2019,(5):84-85
宝庆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凸显职业教育本土化,湖南省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秉承职业教育和“非遗”传承保护为一体的理念,即以“非遗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和实施适合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精神元素,以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学校发展方式由“外显”转变为“内涵”的目标,最终实现开发和实施学校“非遗”传承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略体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樊城是襄阳市重要的城区之一,挖掘其“码头文化”的精髓,对樊城乃至襄阳城市经济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历史为基点,列举其他码头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现象,诠释码头文化,进而论述弘扬樊城传统“码头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宜昌码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生态。文章试从文化生态学的视域对近代宜昌码头文化做一番解读,通过分析1876年宜昌开埠后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来了解近代宜昌码头文化发生的变迁,以及由此孕育的文化特性,从而进一步揭示近代宜昌码头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6.
青年毛泽东文化性格的形成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忧患意识、理想主义、"力行"意识、"尚变"思想、"中和"传统等;二是湖湘文化;三是西方文化思潮.这三方面文化意识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毛泽东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清晰地解读出青年毛泽东对贯汇宇宙大本大源的探寻之路.  相似文献   

7.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8.
简论湖湘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代的楚文化是它的早期母体。它和齐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有着爱国亲民、务实经世等共同点。由于它形成的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调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洞庭商帮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活动能力极强,有"钻天洞庭"之称。洞庭商帮产生和兴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三大因素,即: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卓异之处主要体现为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有思想深度,崇尚道义,经世济时,求变趋新,坚忍刚健,崇学践履.湖湘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湘文化是湖南历代士人用独特的睿智、深邃的思维、理性的思考、生花的妙笔堆砌而成的文化宝塔,在它的文化潜质里到处流淌着湖南士人的文化气息和价值追求。使得湖湘文化既具有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崇尚实学、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气化日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抵御外侮、卓砺敢死的优良品格;又具有重政治、轻经济,重经世致用、轻人文关怀,重程朱理学、个人气节,轻大局意识、和谐观念,重"夷夏之辨",轻海纳百川的不利文化因素。这种优劣互存的文化品性,使得忧国忧民、追求进步、卓砺敢死的湖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往往挺身而出,勇于献身,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头羊,而在和平时期,湖南人则往往默默无闻;湖南社会也常常呈现出保守与激进、落后与进步交相辉映的奇特局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简单追求文化标识、直接移植文化等现象,在研究方面则较少关注地域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格,地域文化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物质承载方式。本文以北京地域为例,分析北京地域文化的三个特征以及对学校文化地域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商业市镇,汉口市井文化与其商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对清中后期汉口商业生活做了较为生动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多元的生活方式、趋利的价值取向、落俗的生活情趣、崇尚奢靡的审美趣味和开放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5.
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它的产生、发展有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汉字文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具体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性理解,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亦有所不同。从有用性视角去考察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核心是"经世致用",湖湘体育文化思想上的爱国主义和实践中的霸蛮敢胜的精神气概正是"经世致用"价值核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对唐浩明濡染甚深,但鲜有研究者从湖湘文化角度对唐浩明的历史小说进行解读和批评,并因此造成误读和苛评现象。本文试图结合湖南学界包括唐浩明本人对湖湘文化的研究成果,以“经世致用”、“忧患意识”等作为切入点,分析唐浩明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因和自觉进行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揭示其历史小说的文化特征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抽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法,建立规范的文化类型与冲突类型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珠江三角洲外省群体与广东群体的冲突总体特征呈整合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区域文化的“不同”,中华文化的“和”;区域习俗的“不同”,全国性习俗的“和”;精神家园的“不同”,物质家园的“和”;深层文化的“不同”,表层文化的“和”。  相似文献   

20.
神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也是良莠杂糅,那么传统神秘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情况如何?为此我们采取调查问卷,针对青少年、官员及普通民众等三个群体进行抽样调查,从对传统神秘文化的认知、态度、看法、行为、目的等方面,了解人们对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各种神功、异能、秘技的基本态度和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