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本文以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表述为依据,以北京市在推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为参考,就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念及其特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做简要、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审视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演变,主张社区学习中心应成为促进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潜在的制度化的途径或工具;强调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对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适切性,并以孟加拉国为例,参照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状况,论证社区学习中心是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最后,就有关制订社区学习中心发展策略并通过社区学习中心提供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行动策略方面,对亚太地区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服务,北京开放大学建设了北京终身学习网(京学网),面向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公益性的开放课程和学习服务。本文结合北京终身学习网的建设,讨论以互联网+终身学习服务的理念,面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提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学习服务,探索终身学习服务的新型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习账户和终身学习档案是记录和管理学习者一生中多样化学习成果的管理机制,是激发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动力。本文在分析了部分典型城市的党员干部在线培训平台的学习账户和终身学习档案信息要素的基础上,以终身学习为理念,对党员干部学习账户和终身学习档案的一般性设计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西兰终身学习政策制定的背景、终身学习政策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西兰终身学习政策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以此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本文作者就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关键议题。女性具有独特角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女性终身学习对于提高女性自身素质、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有利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首都女性终身学习的调查研究对疫情背景下首都女性的终身学习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首都女性终身学习受到收入水平、学历水平和城乡归属的影响。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首都女性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文章对如何促进首都女性终身学习这一问题,从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保障女性学习权利、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学习资源推送方式、善用信息技术、顺应学习需求与方式变革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终身学习从历史上经历了从萌芽到深入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必要理念.终身学习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化与实践,并且终身学习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不断推进.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性的终身学习能力,多元化的终身学习场所,市场化的终身学习属性成为终身学习时代的特征,因此要用学会理解、学会适应、学会反思和学会展望作为新的四个支柱,保证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  相似文献   

9.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终身学习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执政的重要教育理念,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存在诸多问题。回顾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终身学习政策发展的历史,许多政策依旧缺位,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挑战,终身学习理念缺乏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新世纪终身学习政策的完善,需要在几个方面深入开展:首先要协同发展,政府各个部门联合制定策略;第二要有体系保障,使国家资格体系与终身学习政策密切配合;第三是经费保障,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资助体系;第四是质量保障,制定符合终身学习特点的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学习与 教育不可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决定了终身教育的必要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只通过一次受教育获取终身所需要的全 部知识和技能。每个人都在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终身学习理念以及上海终身学习国际论坛的一些共识。强调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思想全球普及的背景下,应以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展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说明了以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展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必然性,阐述了远程教育目前主要的社会功能。着重介绍了北京电大在拓展远程教育社会功能的工作实践,包括:举办北京老年电视大学,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需求;拍摄电视剧《来到北京》,开展大规模远程教育培训尝试;认真开展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建设"北京学习型城市网",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远程服务;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拓展办学领域和空间,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办学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这一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示范项目,拓宽工作思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解决在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如政策支持和运行机制、管理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开展市民教育项目建设及社会反响等问题,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办公室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赴江苏省常州市,对该市有关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13.
完整成熟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建设学〉--j型社会不仅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要积极倡导、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终身学习服务。在实践中,北京市西城区通过调整教育布局,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起无缝衔接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北京市西城区市民终身学〉-j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六大示范项目之一的市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项目中的主体内容,对完善区域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学习型城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型城市终身学习研究基地对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大型城市终身学习研究基地界定入手,对终身学习研究基地进行定位,从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教育理念的超前性、科研项目的前瞻性、基地队伍的多元性、决策参考的有效性、成果推广的广泛性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五个方面对建立终身学习研究基地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构建,指出了建立终身学习研究基地四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终身学习网站以资源优质丰富为特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推进区域全民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各类终身学习网站的普及程度却有着很大差距,存在着“重建设,轻推广”等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终身学习网站的应用推广效果直接体现了一个网站的社会价值,也决定一个网站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部分省市的终身学习网的应用推广为例,探索终身学习网站的应用推广策略,这对信息时代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一直都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单纯注重知识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及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在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注重学习者的能力发展。本研究是将个性化推荐的服务理念,能力导向的评估思想,引入到终身学习数字化服务体系中,构建一个能力导向的终身学习个性化推荐系统,以期为我国终身学习数字化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地区创建过程中有许多政策话语,许多学者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福柯的哲学视角进行分析,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地区是各种关系的复合体,通过各种实践使该政策话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理,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去中心化,以便让我们重新审视终身学习的意义及其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体育是由终身教育演化而来,其核心和目标是个体的终身体育学习。建立在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致力于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原理与体育运动规律、形成终身体育学习的基本能力、扩大技能储备和建立正确的体育态度、思维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世界主流教育理念.古人有言:“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终身学习”这一概念,书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1].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于罗马召开,会议明确了终身学习的定义,即“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定量描述,着重对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我国终身学习能力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