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趣”在古代语义系统中的涵义包括两大类:非审美系统之义和审美系统之义。前者主要包括作为趋向、趋附,催促、催办,从速、赶紧,随便、随意之义;后者主要包括作为旨趣、意味,情趣、情致,风致、情态,兴致、兴趣,志趣、趣尚之义。“趣”的后一系统涵义,从内在接通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组构出了“趣”作为审美范畴的语义场。  相似文献   

2.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3.
“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形态范畴。“威”的发生有其历史化原因,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礼乐化的开展,对“威”的形成有决定作用。在许多学艺术和工艺产品遗产中,存在着“威”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形态特征,其中内含着复杂的审美化意蕴。由于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威”与“和”相辅相成,形成既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效果,又紧密结合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雅"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雅"的风格融贯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一直被视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雅"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使其呈现出多重审美形态,同时以"雅"为核心形成一套范畴群,构建起中国文学的雅化诗学传统,"雅"由风格论范畴进而融入本体论和主体论范畴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6.
“寒”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寒”既体现为寒冷凄凉的具象,也在长期运用中内化为一种抽象的意象,并进而成为一种意境。“寒”不但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他们的文人意识和悲剧意识,一方面借寒境表达对自身现实境遇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们又大多沉浸在这种境地里,完成了审美化的想像性和解。这是建立于中国太阴文化基础上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刘勰以"清"论文,涉及到对作品语言、文风、文体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是指诗文言辞的"清丽"和整体风貌的"清峻"等,核心是指以华美的言辞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自然流畅、意气峻发,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愉悦感。"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其地位是在《文心雕龙》中正式确立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需要人文化转向,即在文化研究中还原、挖掘其内在的主体精神,从而既形成理论研究的新框架体系,保持本土文论的哲学品格和话语特色,又能借助于文论精神意蕴的学习与传承,启迪当代文人生成“审美新感性”,在新的审美经验模式下寻求生命主体精神的“立言”和“还乡”。  相似文献   

9.
“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自先秦以来就为各个时代的人所关注。《庄子》一书绝大多数篇目写于先秦,全书竟然没有使用一个“兴”及与之相关的“比”。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考察庄子一书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的影响,将会发现“兴”与庄子塑造的审美境界“游”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它在明代文论视野中首次得到多视域地展开,表现为:左诗论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曲论、词论及小说理论批评中也得到运用或阐说。这标示出了“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盛兴。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思想文化的化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字则鲜明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审美取向。本文从“美”字字义考释,继而分析推究我国古代以“味”为“美”,以“肥硕、丰腴”为“美”,以“长寿”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在先"原则是康德美学体系的"钥匙",康德美学诸要义均可由此生发出来。这也是康德美学先验人类学立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研究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已使众多学者投入其中。然而目前,利益充斥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日益萎缩。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资源逐渐被大众所遗忘。如何充分利用古代文学所蕴育的精神来弘扬人文精神,本文作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大道哲学,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把和谐理念实施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文本与教法的和谐,就可以使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达到至善、至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桃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很早就进入了古代文学领域,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对桃进行了记载和表现。在我国的古代文学创作中,文人追求"天人合一",在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桃作为一种比较具有表现力的植物,被广大文人墨客应用于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6.
"妙造自然"是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一个传统命题。"妙造自然"说以"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独特视野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内在的生动气韵与自然万物的内在生气的同一性,以及艺术家独立而超越的主观创造精神。"妙造自然"说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具有普遍的艺术创造原理的意义,堪称中国艺术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并与后起的佛家思想共同影响着古琴文化的发展。从古琴的式样到名称,从弹奏环境到姿势,从琴曲的名称到意境,无不渗透着一种“道”的精神。道家崇尚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都能在古琴文化中找到对应。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中,"何"字作为最常见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以及不同的结构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在此,本文从《论语》、《史记》以及《汉书》等资料出发,针对古代汉语中"何"的考释以及现代化意义,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三种主要的古文献释义方法,结合一些具体的翻译实例呈现怎样翻译古文献的词汇和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文学直接作用于政治。文学如果没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那么它将不再是文学。本文通过对汉代、南宋、明代的文学中的娱乐精神进行分析,来阐述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其文学都具有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