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09,(6):121-121
2008年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修武云台山竹林七贤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召开。此次会议由修武县政府主办,《寻根》杂志社、《中州学刊》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及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寻根》2008,(6):121-121
2008年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修武云台山竹林七贤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召开。此次会议由修武县政府主办,《寻根》杂志社、《中州学刊》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及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廉朴 《寻根》2007,(1):32-37
一河南修武的云台山,近些年真可谓出尽了风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多项称号集于一身,尤其是她那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内外游客,每年的黄金周,基本上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然而游人很少知道,云台山除了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宴之所。也许正因为缺乏了解的缘故,同属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远没有红石崖等景观吸引人,当不远千里的客人来到云台山后,全都一窝蜂拥入了红石崖等景区,而近在咫尺的百家岩依旧隐藏在深山中,鲜有人认识她的庐山真面目。关心文化的人对文化自有一种割舍不断…  相似文献   

4.
我与云台山     
铁栗 《大理文化》2017,(12):81-87
正和父亲在一起,我时常感到很累。父亲的老迈让人心酸,三年前他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但他依然希望我能和他说点什么。想到父亲已经不久于人世,他提出的要求我无法拒绝,于是就把和他说话当成了义务。他先是把脸侧向我,见我的嘴巴不断地张合,脸上就显出丰富的表情。有时他会陷入沉思,有时他会频频点头,这些反应都是随着我的话题自然展开的。对着毫无听力的父亲说话,这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所讲的内容大多  相似文献   

5.
去年八月初,大学同班同学相聚昆明,举行毕业20周年座谈会.遗憾的是曾与我结下深厚友情的彩云同学没有到会.在热闹得险些掀翻了屋顶的联欢晚会上,同学江波给我出了个题目:"你和彩云谈过恋爱,但最终未成眷属.原因是什么?请向大家如实交待."  相似文献   

6.
石振声 《寻根》2009,(2):19-22
魏、晋迄今,“竹林七贤”的隐居游会之地究在何处?在历史界、学术界也曾有几种说法。唐、宋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学术界的看法渐趋一致,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定:该地就在今河南省修武县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百家岩景区一带。  相似文献   

7.
蒋继申 《寻根》2012,(6):16-19
《春秋左传》载:周朝初年的大封建中,周公第四子被封赏在蒋国.虽然这里并没有提到蒋国和蒋姓的起源,但后代一些人却据此以为周朝蒋国就是蒋姓的最早起源,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蒋国位于今河南省焦作、修武、获嘉一带的蒋河之滨.在周朝蒋国建立之前,这块土地和这里的子民是无名无主的吗?在商朝时期有没有存在过一个蒋国呢?蒋国的活动情况又是如何呢?本文结合出土甲骨文献对商朝蒋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悲情印第安     
吕超 《世界文化》2010,(7):30-33
自从大地初开,从未听说过在和平时期,一个民族对待自己的同盟者和被监护人时,竟然如此背信丧德,如此蔑视正义。  相似文献   

9.
黄玲 《大理文化》2010,(10):7-25
大理是作为一个云南人一生中不能不去的地方。虽然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到过大理,但第一次的印象仍然如诗如梦,美妙如故。那是90年代初某个夏季的黎明时分,乘着夜班车在朦胧中就悄然进入了一片神奇  相似文献   

10.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11.
学者们断言,历史上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十八世纪初,有六万多俄国人被迫离开祖国。他们的后裔回到俄罗斯以后,至今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他们祖先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法国著名预言家诺斯特拉达穆斯曾说过,16世纪末、17世纪初,一头狮王将在北欧出现并傲视整个欧洲大陆,他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可惜英年早逝,最终会命断德意志。  相似文献   

13.
《寻根》2016,(2)
正潮汕人过清明节,常见的民俗活动有扫墓祭祖、食薄饼、蒸朴籽粿、踏青郊游等。然而在潮汕的个别地方,流传着一些与清明节相关且独具特色的奇特风俗。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清明节虽没有确切的日期,但一般是在农历三月初,而在揭阳炮台新明村,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节,该村叫作"家门兴,二月十七过清明"。相传,新明村先民谢老大,为人忠厚老实,对待兄弟情深。在分家时,谢老大把良田、豪宅、肥猪等上好家产让给三个弟弟,自己只留下两亩水田。分家之后,恰逢三年大旱,谢老大的田园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印象里,杨梅果总是酸溜溜的,每当提起它牙齿就直发酥。杨梅果最早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大理师范学校读书时。那是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物质生活还十分贫乏。时值“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年纪的我们,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常常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因此总免不了饥不择食。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一九八六年暑假,我開始撰寫<清初的群經辨僞學>一書,在思考明末清初經學發展的一些問題時,閲讀余英時先生大文<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①,余先生以爲清初學術思想史有回歸原典的現象,我受到啓發認爲明末清初的經典研究,是一種回歸原典運動.一九八七年三月,<清初的群經辨僞學>初稿完成,在第二章第三節<新舊典範競争中的回歸原典運動>,即對此一現象有較深入的論述.  相似文献   

16.
谷羽 《世界文化》2023,(7):15-18
<正>谢公说:李白是我的最爱。这里的谢公,不是谢灵运,也不是谢朓。说这句话的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他是俄罗斯汉学家谢尔盖·托罗普采夫。这位汉学家,1940年4月23日出生于列宁格勒。1944年跟随父母迁居莫斯科。他的父亲阿尔卡基·托罗普采夫是建筑师。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的专家来中国工作,曾担任北京展览馆和上海展览馆的总设计师。因此,1954年至1955年期间,谢尔盖曾跟随父亲在北京生活过两年多,到过上海、西安等中国大城市。  相似文献   

17.
孙炜 《寻根》2013,(4):103-105
陈星聚(1817-1885),字耀堂,河南临颍人,181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先后中过秀才、举人,在清同治、光绪朝为官,历任福建省顺昌、建安、闽县、仙游、古田知县。光绪初年,陈星聚被调往台湾,  相似文献   

18.
密祉的春天     
认识密祉,是因为那首驰名中外的民歌<小河淌水>,还有名闻遐迩的花灯.初到密祉,是草长莺飞二月天.金色阳光很随意地涂抹在高原之上.天空蓝得让人心痛,明净、单纯,令人向往.……  相似文献   

19.
一部研究晚清学术思潮的专著──介绍《晚清国粹派》胡绳武二十世纪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出现过一股国粹主义思潮。它是参加到革命行列中来的一些传统文化修养较深的知识分子,不满於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欧化主义,并鉴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病弊生,力图从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亲历梵蒂冈     
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罗马,而到了罗马,则必定要看梵蒂冈。这似乎是意大利导游的一句口头禅,却也说出所有到过意大利的游客的一句心里话。去年3月初的一天,我们随河北省粮油食品考察团结束了在罗马的工作议程以后,大家决定到梵蒂冈去看一看,亲眼目睹这个袖珍小国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