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赵贞 《寻根》2008,(3):33-39
敦煌文献中,我们常常在一些行政文书、书信和物资消费账目中看到各种非常形象的鸟形押记和图案,作为某人身份和署名的一种标记而使用,法国学者艾丽白(DanielleEliasberg)称之为"鸟形押"(<敦煌汉文写本中的鸟形押>,<敦煌译丛>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由于鸟形押使用的时代为10世纪中期归义军曹氏统治敦煌以后,因而成为曹氏统治敦煌的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2.
关于P.3942号敦煌文书,学界曾先后给出不同定名,一些论著将其称为<荣亲客目>.笔者以反例对其定名依据提出疑问,并籍新证主张将该文书定名为<社人名单>或<四宅作社名单>.  相似文献   

3.
冯建吉  王永 《寻根》2021,(2):80-87
"儿郎伟"主要出现在敦煌遗书的驱傩文、上梁文、障车文中。宋代楼钥最早研究"儿郎伟"语词意义,认为"儿郎伟"即"儿郎们",其说影响较大,论"儿郎伟"意义者皆引其说。又"儿郎伟"在敦煌卷子中的书写形式与标题相似,有时附有"音声"二字,故也有论者认为"儿郎伟"是可以配乐演唱的曲调,或类似于诗、词、曲的文体。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条大河,汇聚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座高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敦煌文书中存有唐代王冷然的诗,吟咏道: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图书馆的国际交往中,国际敦煌学项目(IDP)是一个重竿录要项目。说到该项目,便不能不提起百年前的敦煌。20世纪初,湖北麻城人王圆因生活所迫出家,几经周折到敦煌当了道士,成为莫高窟下寺的住持。当时千佛洞已荒芜百年,有的洞窟甚至已被流沙掩埋。王圆四处募捐,当其手头宽裕后,雇人清除了16窟甬道中的积沙,后又雇一姓杨的专门抄写经文。杨某偶然发现墙壁有空洞声,两人遂挖通墙壁,发现这里竟是一座小石窟。里面的经卷、佛幡、铜像和文书不计其数,堆满石窟。这一天是1900年5月26日,一个埋没达950年的神秘洞窟,被发现了。对比敦煌手卷与…  相似文献   

6.
谢生保  谢静 《寻根》2007,(2):68-77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相似文献   

7.
寻根动态     
《寻根》2000,(4):110-111
“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召开7月29日至8月3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日、美、法、英、俄等国内外专家学者310人。这是世纪之交国际敦煌学界精英荟萃的一次盛会。大会以总结二十世纪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和历史经验,探讨二十一世纪敦煌学的发展趋势、面临问题及对策为主题。二百余人在大会或小组会上的发言,除了在传统领域有了更深的研究之外,对以往比较薄弱或具有巨大研究空间的领域有较多的关注;除了在微观上继续探…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下称《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首批《名录》共2392种,,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  相似文献   

9.
刘守华 《寻根》2006,(3):98-103
美丽的锦屏位于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令人心醉的名字在字面上就暗合了这个地区的自然风貌.这里的确是一块宜林的土地,原始森林随处可见.但锦屏如今最为世人所关注的,并不是这漫山遍野的杉木林,而是数万份历经天灾、人祸而保存至今的林业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0.
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 ,甘肃敦煌便成了古代中西交通的重镇。与此同时 ,历代也有不少僧人在此译经讲学、开凿石窟 ,并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敦煌石窟。宋景二年 (公元 10 3 5年 ) ,党项族西夏国王李元昊进攻敦煌 ,僧人们为躲避战乱纷纷逃离。临走之前 ,他们将不方便带走的佛像、经卷、绢画、文书、杂抄等物品 ,封藏在洞窟中的复壁内 ,外面再砌起土墙并在土墙上装饰壁画使人难以发现。虽然后来战火平息了 ,但流离在外的僧人却一去不返 ,因此 ,这批文物一直封存在洞窟中将近九百年 ,直到 190 0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使它们重现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