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宋美龄出访美国,与美国政要进行多次会谈以获取美国援助和商讨共同对日作战等问题,而宋美龄在美国面向公众的宣传活动,对改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宋美龄在美期间,频繁向蒋介石汇报和商讨相关事宜,蒋介石通过电报指示宋美龄在美各项活动,如反攻缅甸,对美之立场、国会演讲内容、及访英问题等,成为宋美龄访美的坚强后盾,而宋美龄在战时政治氛围下也逐渐成长为女政治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介绍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的历史背景上,对宋美龄访美的七个月历程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述,然后对宋美龄访美效果进行述评。作者认为宋美龄访美虽未取得重大的实质性成果,但它仍不失为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1942年至1943年间宋美龄历时7个月的访美之行,以会见美国政要、发表演讲等方式,就关援、缅战及战后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迫使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极大限度地宣传了中国人民的抗战,阐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日态度和决心,充分展示了她杰出的外交才能,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歌声     
报上刊登了廖昌永访美演出归来的消息。这位我心目中的第一男中音,他受歌唱大师多明戈的再三邀请,赴美成功地主演了歌剧《游吟诗人》。看到美国媒体称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曾指出:“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以和为贵”,这表明了中国是世界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同美国和全球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友好相处。“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过去是,今天是,以后是。”美国媒体据此断言: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政策将对亚洲和美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蚌会战伊始,宋美龄立即前往美国寻求紧急援助;宋美龄这次出访活动的主要策略是,重点对马歇尔国务卿进行私人公关,企图首先说服马歇尔,然后通过马歇尔打破中美外交僵局,为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争取即时的政治支持和进一步的军事援助,以便鼓舞国民党军斗志并稳定国统区民心。由于杜鲁门政府一致认识到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且病入膏肓,因此不再愿意积极涉入中国内战事务,由此决定了蒋夫人再度访美的使命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宋美龄是20世纪中国政治和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宋美龄凭借她的特殊身份和角色,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通过报道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的活动,构建了宋美龄的形象。宋美龄则通过媒体的报道获得了受众认可,在外域环境中实现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宋美龄先后三度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谈,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战争与和平”的演说。仪态从容、雍容华贵的宋美龄,以一口流利英语的激情演说征服了国会议员,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有的议员感动得掉下眼泪。宋美龄的精彩演说像一场旋风征服了美国人民。他们为苦难中的中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的慷慨,以至于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呼吁:不要忘了美国也有许多人等待救济!  相似文献   

9.
早在二战期间,随着美国力量的增长,“美国将领导世界”的舆论就已基嚣尘上。1941年初,美国《时代》、《生活》周刊发行人亨利·卢斯的小册子《美国的世纪》曾轰动一时。他宣扬“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鼓吹现在正是“向世界施加我们全部的影响力量的大好时刻”。1942年评论家麦科马克在《美国和世界统治》一书中阐述了以“美国世界”代替“英国世界”的历史公式,认为“随着英国在世界上统治地位的削弱,美国的统治地位应当扩大”。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已俨然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了。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声称:“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没人怀疑卢斯是少数真正关心中国的人之一,而他的心中美国始终是最好的,在至少有30年的生命里,他都试图把中国变成美国,这也许是其一生中最不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1943年春夏间,宋美龄在美访问引起轰动,返华时带回罗斯福邀请蒋介石参加盟国领袖会议的口信,在几经联系后,终于决定于1943年冬,在埃及开罗召开中美英三国领袖会议.宋美龄偕同蒋介石共赴开罗,以其娴熟的英语能力,周旋于美英高层,争取中方权益,其所扮演的角色至为重要,对提升中国的民心士气和国际形象,亦有莫大帮助.文章将试图运用蒋档和相关史料,探讨宋美龄在开罗会议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下野后,蒋介石选择出游日本,其主要目的是想走东京路线,其次是为了宋美龄的婚事.在研究蒋介石出游日本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其一,当时的蒋介石为亲日派分子;其二,这次出游事件发生在东方会议召开后不久,中日关系正日趋紧张.在出游日本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在订亲、培植友谊等方面都比较顺利,但在访日的重头戏--田中会谈上,蒋介石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日本应支持他北伐,统一全国.因此,可认为,这次出游日本是失败的.在此之后蒋介石的亲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35年的华北形势危险万分,在日本的疯狂进逼下,蒋介石非常清楚,冀察两省和平津二市是保不住的,早晚要丢失的。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宋哲元手中掌握的二十九军实力对日实行敷衍、缓冲,尽可能拖住日本伪化华北的步伐。宋要想守住华北,必须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对日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宋代蒋受过两年之久,直到平津丢失,蒋亲自出面为其承担责任,宋忍痛含诟,委曲真相才大白于天下,终获国人的谅解。  相似文献   

14.
1946-1949年,顾维钧在担任中国驻美大使期间,竭力争取美国援助,为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服务。但他的个人努力终究不能挽回蒋家王朝灭亡的命运,可以说是他个人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5.
1923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通过记述蒋介石访苏的背景、经历、观感,他访俄前由师法苏俄到访俄后对苏俄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分转变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些原因对我们认识蒋介石这一时期的思想面貌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亨利·卢斯对于20世纪前半期中美关系的影响在主流的研究视角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得以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确非偶然。这是一位典型的美国至上主义者,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特殊的中国情结,控制着一个影响非凡的舆论王国。他坚信美国正面临着承担一个强国的使命,因此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而中国则是一片理想的试验田,一个美国化中国的出现,将是美国完成其强国使命的有力证明,"中美相似论"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强国梦想"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在亨利·卢斯控制时代公司的20多年里,"中美相似论"帮助塑造了美国主流的中国印象与舆论,从而形成了一种对于政府决策的公众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8.
辽金之时,契丹文人的活动地域多在黄河以北。通过查考宋金两方的文献,可知契丹文学家耶律履曾经使宋至杭州。此事在耶律履生平中至关重要,成为其晚年得志、集两朝皇帝宠信于一身的重大转折点。《金史》本传未载此事,从而出现缺漏。耶律履被派使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朝任职时间长,自身素质高;二是世宗准备重用和提拔耶律履;三是耶律履精于绘画,此次使宋可能另有任务。修撰《耶律履年谱》或"耶律履小传"时应补入其使宋之事,以求史实完整。  相似文献   

19.
1945~1949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驻青岛达四年之久,主要任务一是平衡苏联在东北的势力;二是帮助蒋介石训练海军,实现美蒋军事合作,以确保战后中国的亲美倾向。但内战形势的发展变化使美国不得不考虑青岛驻军的留、撤问题,至上海解放,青岛美军无奈撤离。这一过程充满了希望与犹疑,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对华总体构想逐步破灭的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实施冷战遏制政策。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蒋介石及西藏分裂势力秘密合作在中国沿海及西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准军事活动包括派遣美特入境、窃取中国情报、实施政治宣传等,目前所见的文献表明,中情局在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