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睛在说谎     
《百科知识》2007,(8S):I0001-I0004
视错觉,是指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就产生了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所以,有时候当你在相信“眼见为实”的时候,眼睛其实在欺骗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用我们知觉到的世界来等同于真实的世界,那可真是盲目而愚昧的自大啊!  相似文献   

2.
高源 《科教文汇》2023,(22):64-66
文学与绘画在艺术上是相通的,具有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该文在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基础上,研究文学与绘画在审美观照、审美意象、审美意境上的相通之处,进而形成可以相互转化的文、画创作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用互通的审美眼光审视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灵感,丰富创作内容,形成创新性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3.
日本动漫以其独特魅力享誉世界。以多元化角度,探究日本动漫魅力的文化基因在日本独特的宗教文化、特定的审美意象、宏大而真实的世界观。本文力求通过表象深度剖析日本动漫背后的文化意义,同理,在对于日本动漫是如何将文化价值渗入到作品中这一问题,我们也将有所答案。  相似文献   

4.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这四种审美心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是解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关键。对喀斯特洞穴探险而言,其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能通过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来获取美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通过体力和技术的挑战,刺激挑战者的心灵,达到更高层次的愉悦。本文通过对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审美心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洞穴探险者的审美体验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在洞穴探险旅游活动中,审美心理的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产生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洞穴探险者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倾向和需求,对洞穴探险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清林  熊康宁  李坡  杜芳娟 《资源科学》2010,32(10):1991-1996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这四种审美心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是解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关键。对喀斯特洞穴探险而言,其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能通过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来获取美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通过体力和技术的挑战,刺激挑战者的心灵,达到更高层次的愉悦。本文通过对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审美心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洞穴探险者的审美体验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在洞穴探险旅游活动中,审美心理的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产生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洞穴探险者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倾向和需求,对洞穴探险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如人意之处,因而它们都是我们进行创新的对象。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具体对哪些事物进行发明创造呢?其实,我们只要围绕生活"三具"进行发明创造,就会收获不小。一、劳动工具我们接触到的劳动工具很  相似文献   

7.
尔玉 《青海科技》2012,(4):32-33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广泛追求幸福的时代。宠物们也过得越来越幸福了,有专门的宠物医院。我们饲养的动物们呢?荷斯坦牛们的幸福生活值得我们的畜牧业及相关人士们借鉴。荷斯坦奶牛是目前世界上产奶量最高、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品种。由于其毛色呈黑白花片状,故亦称黑白花奶牛。它们是一群戴耳环的牛。它们要定期体检。单从这一点看,它们,似乎比我们这些人还要幸福。我们还做不到定期体检。它们做到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牛不舒服  相似文献   

8.
李少白审美     
他说:“一个拿相机进行审美的人,就是在客观世界中用真实的事物,去表达自己主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今年的地球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自以为对她已经很了解了,可是,以下这些事实你是否知道呢?  相似文献   

10.
电子显微镜     
二百八十年前,荷蘭有一个市政府的看門人列文赫克,用玻璃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鏡。列文赫克用这架显微鏡从一滴水中发现了一个当时人們还不知道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着的生物非常的小,一般只有一厘米的几万分之一長短,几百万个这样的生物排列起來,才有一寸長、普通肉眼是看不見它们的。这是显微鏡第一次在人們面前显示出了它的偉大作用。一、眼睛和視觉为什么微小的东西眼睛看不見呢?主要是由于视角的缘故。一切东西都是由于从它上面發射出来光綫,进入我們眼里才被看見的,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从物体兩端射到眼睛里来的兩条光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視  相似文献   

11.
大年初一是千家万户团圆的日子,也是我们家举行一年一度“抢遥控器”大赛的日子。一听到《宝宝巴士》里的音乐声,我们就知道表弟又在看电视了,怎么能让他一个人美滋滋地独占遥控器呢?表哥、表姐和我“砰”的一声把房门撞开,我第一个夺过遥控器,调到电影频道,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鸣 《科学大众》2000,(7):20-21
也许我们会沉迷于好莱坞的“蝙蝠侠”系列电影中。但作为蝙蝠,它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用翅膀飞行的哺乳动物,像鸟类一样,蝙蝠生活在世界上海一个角落。这种带有“雷达”的哺乳动物,白天安静,夜间喧闹,人们很少能见到它们,颇为神秘。蝙蝠除了有夜间活动的习性外,它们还冬眠,像熊一样。因此,在冬日寒冷的季节里就很  相似文献   

13.
为人民耕种     
今年2月 19日是全国人民敬爱的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回顾改革开放20 年来,小平同志以其大智大勇和实事求是精神,以对世界格局的正确分析和判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思想穿透力,为中国找到了一条经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新生活,中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那么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呢?为此,我们特转载一篇刊登在1997年3月4日美国《商业日报》一篇文章,以飨读者。(此文作者丹尼斯·埃弗里系美国《全球粮食季刊》主编和美国国务院前农业问题高级分析家)  相似文献   

14.
有几次,武国强郑重提出,希望两个人见个面、喝喝茶、散散步什么的,也好进一-步加深印象。小梅经过反复思考也着重答复,说世上的许多事物,猛--看不好看,但仔细看呢,还比不上猛-看。把这个观点引用到我们的关系中来呢,也有借鉴意义。本来我们处得很好,大家很开心,互相鼓励,这就好比“猛一看”。如果什么时间“仔细看”了,比不上猛一看怎么办呢?那不是适得其反吗?  相似文献   

15.
剑川白族本主神话传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人物体系庞杂,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剑川白族民间故事中的本主艺术形象性格鲜明、人物类型多样,蕴含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剑川白族人在历史的发展中将"守善求美"的审美原则加以积淀,在审美形式和审美内容的互相契合中生成了具体的文化存在物——剑川本主艺术形象。剑川白族本主形象是民族审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文化符号,这个符号的存在体现了白族审美世界的内在文化密码和审美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李余萍 《知识窗》2014,(2):29-29
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判断美、欣赏美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呢?教育家维克特·劳温费德提出,成年人应支持、尊重幼儿的创造过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教育家艾斯纳则强调首先应该让幼儿感受美好的事物,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开阔幼儿的视野,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幼儿得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汉画万象     
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画说科技史"该从何时讲起呢?思考再三,笔者决定从汉代讲起。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从历史上看,秦朝执政时间太短,不谈或可理解,但是漫长的先秦时期难道没有与科技有关的图画值得一讲吗?我们从一个故事谈起吧。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最近,一位历史学爱好者请教一位文博专家:"为什么先秦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认为,自我意识是知觉世界构造的出发点,因此自我意识的承载者自我身体是知觉空间定向的中心。即使在身体不是定向零点的情况下,自我仍然是空间定向的中心。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几乎贯穿了整个现象学运动。霍伦施泰因驳斥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办法是:区别知觉的出发点与定向的中心点,而指出自我是知觉的出发点,但不是绝对的定向中心。但从唯识学来看,所谓自我或纯粹意识也不是最终的出发点,因为它们仍然是被建构的。它们也没有那种独存的、恒久不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如德国开设的“设计性学习”、法国的“动手做”、美国的“应用学习”,面对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死死地关在教室里,而是要把他们引向生动的现实生活,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程改革会对同学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听听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10岁以下的小孩子可以看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对一切事物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