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著名作家阎连科聚焦"高校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风雅颂》在刊物《西部·华语文学》甫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批评者认为,该作品明显影射北京大学,诋毁高校人文传统,肆意将高校知识分子形象妖魔化.作家阎连科在《风雅颂》出版单行本时,对初刊本进行了大量的增删和修改.后来,阎连科在其他版本中又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并对...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以强势的叙述姿态站在体制外的立场上讲述知识分子的故事,书写了知识分子追求安放精神之地的苦涩历程。  相似文献   

3.
作家阎连科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有网友撰文称,阎连科在这部新作中诋毁北京大学并影射知识分子。对此,阎连科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他表示他对大学不熟悉,也无意影射任何知识分子。他还提醒读者,该书是他个人的精神自传,但书中的故事情节却不是他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三个部分论述阎连科的文学创作.第一部分对中国当代文坛走向与阎连科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则通过熊修雨教授提出的“他者化”概念对阎连科写作的局限进行作品与理论的分析说明;第三部分则通过阎连科最新作品《风雅颂》与《炸裂志》的比较,分析阎连科未来的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5.
《风雅颂》是阎连科的新作,与其他"耙耧系列"小说相比较,在地缘上溢出耙耧山脉这个象征体系,这种书写变化展现在文中便是耙耧山脉时间和空间秩序的变迁。杨科的逃亡喻指着阎连科对故乡的眷恋,《风雅颂》从这个意义上其实是阎连科的一次精神寻乡。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西部·华语文学》从2007年1月创刊的起,就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且此势延续至今。200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西部华语文学》,荟萃了王安忆、阎连科、红柯、麦家等众多名家新作,其中尤以刊登在第二期的阎连科最新长篇《风雅颂》为重中之重。《风雅颂》以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教授为题材,写他沥尽五年心血完成《诗经》研究专著后,却意外发现妻子和副校长偷情。此后他先是被送入精神病院,后逃出医院回到老家耙耧山前寺村。在那里他一住就是一年,这一年他从前的初恋情人病死,他在县城荒  相似文献   

7.
阎连科     
阎连科,中圆当代作家。男,1958年出生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乐。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等12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楼天歌》、《朝看东南走》等10余部,  相似文献   

8.
因《受活》《丁庄梦》等作品而备受争议的作家阎连科日前出版了新作《风雅颂》。小说片段最初在杂志上发表后,因直指某些知识分子的阴暗面而引起很大反响。据杂志社说,有名校名师写来批评文章,声称要毫不留情地予以还击。而阎连科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预料等待这部小说命运的,会是一片谩骂之声。”阎连科说:“说是影射谁.我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也没有想过。我只是把我内心最无法见人的黑暗,坦坦荡荡写了出来,写自己做人的无能与无力。”阎连科称这部小说是来自他内心的精神自传,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叫“杨科”。《风雅颂》叙述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描写清燕大学的古典文学专家杨科扭曲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阎连科作为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家乡河南底层农民的苦难与畸形的生活状态。而在《风雅颂》这本著作中,阎连科一转常态,将自己关注的视角对准了高校的知识分子行列,用批判的视角与反讽的手法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迷失的现状进行了呈现与反思,具有一定程度的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渊源流长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国社会文化中"二女一男"的婚姻爱情原型模式。这种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两性观。阎连科在其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和《受活》中,连续探讨这种模式,形成了自己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两性观。文章运用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两种方法分析阎连科对这种模式的继承与革新,从而考察阎连科的两性观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的话邵燕君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推出了重头长篇,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作家出版社)、阎连科的《丁庄梦》(《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刘庆邦的《红煤》(北京十月出版社)、铁凝的《笨花》(《当代》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张洁的《知在》(《收获》第1期)、余华的《兄弟·下》(《收获》第2期,上海文艺出版社)、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第2期,作家出版社)等,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令人兴奋的话题。本论坛(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①)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密切关注当下创…  相似文献   

12.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在人物形象塑造、环境和情节设计等方面都显示出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他作品的主人公,也表现出由有为向无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的异质空间里,乡村走出的男性在物质上征服了城市,但在精神上仍因为"农村出身"而遭受歧视,他们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阎连科的《和平战》和《风雅颂》以"两女一男"的情感关系模式展现了主人公由自身"农民"身份产生的焦虑体认和身份否定,他们将在城市面前的自卑转化为在乡村面前的自恋,以此达到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王维良 《科技文萃》2004,(8):103-106
"耙耧山区"是阎连科创作的故乡,那里的一草一木、大小苍生始终是他的观照对象.著名评论家李洱说:"在阎连科的苦心耕耘之下,‘耙耧山区'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地形图上最奇异最复杂的景点.粑耧之于阎连科,就像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地坛之于史铁生,马桥之于韩少功."书写那里的苦难生活是阎连科创作的保留曲目,而这一书写在他的长篇小说《受活》中又达到了极至.  相似文献   

15.
作家声音     
阎连科认为散文更能表达真情作家阎连科的一套新书:《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机巧与灵魂——阎连科读书笔记》、《拆解与叠拼——阎连科文学演讲》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当下文坛的长篇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疯癫”文本,比如阎连科的《坚硬如水》、苏童的《蛇为什么会飞》、格非的《人面桃花》、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当下文坛对疯癫的集体关注蕴含着作家们对当下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深入思考,也酝酿着消费时代文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作家阎连科的一套新书:《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机巧与灵魂——阎连科读书笔记》、《拆解与叠拼——阎连科文学演讲》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套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未收录在作者去年出版的《阎连科文集》中,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是一丛小书,却也是我半生文学和半世人生的大说大情。”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是一个在传统文化、市场经济和政治斗争三种势力围困下突围失败的作家形象;而阎连科《风雅颂》中的杨科,则是一个从京城高校到家乡农村再到诗经古城,不断逃离现实困境,执着追求精神家园而不得的大学教师形象。从庄之蝶到杨科,作者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借此可以窥探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小说人物庄之蝶和杨科,不仅仅带有创造他们的作家个人的精神自传的色彩,更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作品信息     
《文学教育(上)》2013,(23):157-158
红柯最新长篇小说《喀拉布风暴》出版 近日,红柯最新长篇小说《喀拉布风暴》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书中地老天荒的爱情故事以及对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探寻在红柯天山系列作品中实属罕见,成为近年来西部文学创作又一新的亮点。在《喀拉布风暴》中,作者在其笔端注入诗意的浪漫、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文革是一场罕见的自上而下式的权力革命的话,那么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坚硬如水》则是对这次权力革命在下层社会激起的暴力冲突的民间观察。然而,阎连科创作思维的轨迹与当代文学思潮的截然不同却导致这种民间观察进入了一个后现代场域理解之中。阎连科创作思维的“逆潮流而动”赋予他的小说以与往不同的对文革的阐释方式。“当先锋文学崛起时,他是个写实主义者;而当先锋文学已经衰落,他的小说却具有真正的先锋性。”由于这样的特点,阎连科对文革的描述具有一种极为强烈的后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