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规律的24式简化太极锻炼对老年女性膝、踝关节运动觉的影响。方法:36名无跌倒史的老年女性(60~65岁)随机分成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太极组与对照组。采用膝、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仪在20周前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者优势腿的膝、踝关节运动觉进行测试。结果:1)20周后太极组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觉在原有基础上显著改善(屈减小了37.2%、P =0.045,伸减小了25.1%、P =0.017),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膝关节屈、伸运动觉具显著性差异(屈减小了33.3%、P =0.039,伸减小了21.6%、P =0.021);2)20周后,太极组踝关节屈运动觉显著减小(屈减小了21.8%、P =0.030)。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屈显著减小(屈减小了16.5%、P =0.042)。结论:20周的太极锻炼显著改善了老年女性膝关节屈伸和踝关节屈的运动觉,但是对踝关节伸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跳绳运动对10-12岁儿童下肢本体感觉与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以杭州钱塘区学正小学60名(男女各30人)10-12岁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进行12周的跳绳运动和一般性身体锻炼,每周4次,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下肢本体感觉和4项平衡能力测试(睁眼/闭眼单脚站立,闭眼10m走,平衡木)。结果:(1)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踝、膝、髋关节本体感觉显著升高(P<0.01);(2)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睁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P<0.01),睁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1),闭眼10m走和平衡木耗时显著缩短(P<0.01);(3)睁/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的提高幅度与髋、膝、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闭眼10m走的时间缩短幅度和平衡木时间的缩短与髋、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对10-12岁儿童进行跳绳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其下肢本体感觉,从而改善其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利用平衡垫感统训练对30名7-12岁听障学生的平衡能力开展实验研究。结论:1.平衡垫感统训练在听障学生的运动干预中,对照组的前庭器官、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表现为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的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则呈显著性的变化,实验组前庭器官测试结果也有了较大的改善;2.对听障学生下肢力量及运动协调的能力的测试结果,对照组的立定跳远和1min跳绳的测试成绩有了一定提升,但实验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建议:特殊学校可以将该训练手段融合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重视家庭参与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橄榄球运动训练对男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MD)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Osteospace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长期从事橄榄球专项训练的男大学生11名(运动组),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的11名同龄男大学生(运动对照组)和沈阳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的10名学生(一般对照组)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测试,测试部位为右脚跟骨。结果:运动组的BUA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540),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4,p〈0.01);运动组的STI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99),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31,p〈0.05);运动对照组的BUA、STI与一般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135;p=0.997)。结论:橄榄球运动能提高骨密度,增加骨量;高力量性训练、高冲击性运动对骨密度具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动态平衡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干预效果及其预防损伤机制,比较平衡板、平衡气囊、瑞士球训练方法改善下肢本体感觉功能的效果,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41名受试者分成平衡板平衡气囊训练组(n=13),瑞士球训练组(n=14),对照组(n=14),训练时间共8周,每周3次,每次练习50分钟,8周训练前后测试膝关节主动和被动位置觉.结果:①8周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后,男女受试者右膝关节位置觉(主动和被动)比训练前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平衡板气囊组与瑞士球组在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8周动态平衡训练时间较短不足以使膝关节位置觉显著改变,但训练后位置觉平均误差减小,表明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对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感知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昆 《新体育》2023,(18):32-34
研究目的:探究血流限制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篮球专项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招募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生18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人,实验组采用40%的下肢最大闭塞压力及30%的最大力量为运动负荷且重复30次;对照组采用下肢最大力量的85%为运动负荷且重复5次;实验前后统一进行立定跳远、纵跳摸高、30m跑的运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立定跳远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纵跳摸高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m跑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血流限制训练对下肢爆发力具有后激活增强效应,可以作为一种运动训练方法,在专业运动队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两组不同离心训练背景的女性运动员在跳深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的特征及运动表现的差异,探讨长期下肢离心训练是否在预防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方法:招募女性大学生运动员24名,并根据有无离心训练经验将其分为跳跃组(跑跳类田径运动员,n=12)和非跳跃组(游泳运动员,n=12),所有受试者完成优势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向心/离心120(°)/s]和40 cm高度跳深动作测试,采集并分析测试动作相关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1)在膝关节等速肌力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大的膝伸肌离心肌力和膝屈肌向心肌力(P<0.05),但H∶Q无显著性差异。2)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高的重心腾空高度和更短的动作完成时间(P<0.05)。3)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小的着地跖屈角,髋、膝、踝关节ROM,膝关节离心功及贡献度,更大的踝关节离心功贡献度和更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0.05),两组运动员着地膝屈角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下肢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将40名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其中,实验组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8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照组进行慢跑。8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实验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与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治疗老年性痴呆有很好的效果,是一项符合老年人的运动,老年人应积极参加该项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男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手枪运动员科学训练和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将20名青年男子手枪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原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每周进行三次呼吸训练,共持续8周。在实验前后测试两组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八级腹桥和下肢闭眼单脚站立平衡能力,比较分析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枪运动员在实验前的肺功能、八级腹桥和下肢闭眼单脚站立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验后除了肺功能的FEV1/FVC(%)和下肢闭眼单脚站立平衡能力的身体左右晃动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前(P<0.05);且实验后实验组除了肺功能的FEV1/FVC和下肢闭眼单脚站立平衡能力的身体左右晃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之外,其他各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的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青年男子手枪...  相似文献   

10.
姚霄 《新体育》2023,(22):40-42
目的:探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对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观察、访谈及实验法完成了对86名积余实验学校小学生为期9周、相同负荷量不同动作模式的下肢自重力量训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9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后50m快速跑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跳绳数据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9周训练后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仰卧起坐在9周训练后数据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50m×8往返跑在实验后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在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关节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稳定与平衡能力,从而对其整体动力链的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商丘市市级医院护士200名,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和精神科访谈,筛选出心理亚健康的护士,选用健身操、跳绳、爬楼梯的有氧运动形式进行干预,8周有氧运动后再次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和精神科访谈,探究有氧运动对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通过8周健身操、跳绳、爬楼梯的有氧运动,护士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降低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发生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适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改善机体的呼吸、运动、心血管、免疫、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以贵州师范学院参加花样跳绳选修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调查和实验发现,花样跳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对阳光体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在贵州省高校中开展和推广花样跳绳运动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很多体育项目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循环,跳绳是其中的一项,通过长时间的跳绳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的成绩。以初二(3)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一年有计划的训练,把他们训练前和训练后肺活量的测试成绩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训练前和训练后他们肺活量的综合成绩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证明:长时间的跳绳练习对中学生肺活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离心力竭运动后不同时刻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离心力竭运动所致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机制,为科学运动训练及运动恢复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12h组、24h组、48h组和72h组,以速度16m/min,坡度-16°进行跑台运动,运动100min,休息5min,再运动100min,在不同时刻观察大鼠肱三头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即刻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随后开始恢复,运动后24h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运动后48h已完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离心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肱三头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随后逐渐恢复,运动后24h明显恢复,至48h已完全恢复,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可以间接评定运动后骨骼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利用随机整体取样选取了南京市第54中学两个班共7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旨在利用跳绳运动简单易行、形式多样、合作完成、趣味性较高的特点,进行立定跳远的学习和练习,以期得到更好练习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跳绳的练习方式干预的立定跳远成绩要高于采用传统方式练习的成绩( P<0.05)。2.跳绳练习比传统的练习方式更能提高初中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3.跳绳练习能提高初中生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速度耐力,比传统的练习方法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持续几年实行不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入学6个班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不同的锻炼内容、方式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以保证锻炼得以顺利运行.结果:连续4年在每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实验班”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比2008的指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也有多项指标比同期的“对照班”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班”有的指标有所提高,有的指标则提高不明显.结论: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全面深刻的影响和显著性的提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重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姚强 《体育科技》2010,31(4):102-105
目的:研究附加体育锻炼对肥胖大学生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作为控制大学生肥胖的有效策略,以期减少肥胖对健康和社会的长期影响。方法:50名18-19岁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男性肥胖学生,随机分为控制组(n=25)和运动组(n=25),两组均参加学校每周两次的体育课,运动组附加一个为期12周,每周3次的混合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综合锻炼计划。在实验前后对50名学生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控制组的体重明显高于运动组,且BMI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运动组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一周两次的高校体育课程对控制大学生肥胖无效;而该附加体育锻炼计划对控制大学生肥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最重要的技术是弹动技术,主要是依靠踝、膝、髋关节的屈伸缓冲而产生,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冲力,从而减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增加,可提高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使踝关节在弹动、跳跃落地时保持身体的协调稳定,控制整个身体姿态,达到美化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能力。本研究以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踝关节力觉影响的实验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健美操运动对踝关节的力觉各指标的影响,为减少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健美操的教学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