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任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社会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生存的基础。察看当前教育场域,可发现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文章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以及教育系统的整体信任等三种信任类型,提出了完善教育信任机制、确立可信任的教师形象、建立双向互动的信任型师生关系等化解信任危机的对策,并以此来构建教育场域内的信任图景。  相似文献   

2.
社会秩序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探讨“社会秩序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上,信任进入了社会学家的视线。社会资本在本质上讲是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际关系;而社会学视野下的信任是根植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一种社会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以人与己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来做出的关系判断和行为选择。“关系”是信任和社会资本的结合点,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信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众对我国大学的信任是一种关系结构,其信任基础不只是来自于大学本身,大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结构也是信任基础的构成部分.这种信任基础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发展性.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大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变革意味着传统信任的基础发生变化,但是大众仍然固守原有社会认知,沿用传统方式向大学供给信任,造成信任的结构性错位问题,滋生了大众对大学的信任迟疑和合作意愿的减弱.  相似文献   

4.
社会整体的诚信危机需要研究者反思传统的信任研究方法,并科学地考察和界定公共生活中的信任.后工业化过程中公共信任的凸显与公共性在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组织中的重叠及这些组织的社会责任的普泛化和理性化密切相关.公共信任问题是公众对负有公共责任的社会组织的“公共质疑”的累积,是削弱社会整体诚信度,引起社会道德危机的首因.公共信任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诚信危机使公共信任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基本问题.因此,必须对公共信任进行有效的研究、管理,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整合力量.  相似文献   

5.
芬兰于2014年合并、裁撤国家层面现有的教育评价机构,建立了芬兰教育评价中心.该中心在整体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上与改革前相比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即坚持“信任”与“合作”两个基本信念,继续走其所谓的“第四条道路”.这一机构具有明显的“半官办、半社会”特征,是一种社会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的新模式,主要开展专题评价、系统评价、学业成就测评和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体系审查等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爱”世人的爱有多种多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感情,它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伦之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凝聚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它蕴含着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1.爱是取得信任的方式。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在内容上表现为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适度要求学生等。这不仅是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情感,而且还是一种评价。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一种社会的评价。班主任在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7.
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存在于人类的一切交往活动之中.就当前教育系统而言,存在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危机"是其最基本的形式.由于教师对学生信息把握的有限性、教育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自身应该信守承诺、承担责任,并以相关制度信任机制作为外在保障来建构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嵌入的信任:社会信任的发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社会中的信任是一种包含成本与收益评估过程的理性行为.信任游戏的展开嵌入于游戏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社会网络及其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等因素.从信任的社会嵌入性来看,信任的生成主要基于三种不同的机制:基于行动者自己或第三者过去的信任游戏经验的信任;基于行动者自己、其社会关系网络成员、或正式的社会控制体系对受信人滥用信任动机的控制的信任;以及同时基于上述经验与控制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眼下,呼唤"诚信教育"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厚望.语文教材蕴涵着很强的人文素养,<诚实和信任>一课正是要让学生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如何把一个严肃的"思想教育"命题融入自由轻松的教学中的,笔者撷取教这课中的三个环节谈谈想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信任研究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等学科领域虽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大多还停留在浅层的实证研究和描述性分析阶段,哲学层面的成果还比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资源梳理,并从哲学层面进行深层探讨。具体地说,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信任是由其人生的可信性经历所积累的个体属性,是关系的一种性质,是作为文化规则而出现的一种整体的社会属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任是人与社会可信性实践的产物;从人学的角度看,信任是人作为矛盾复合体的各种可信性倾向或判断的综合;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信任是使人类社会富于活力的激励因子;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信任是应对社会复杂性的一种简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特殊科学,渗透于人类一切知识领域和实践领域.随着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有效,数学对社会的作用愈显突出,数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一种文化基础.以致著名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预言:“在今后,人类思想领域里具有压倒性的情况,将是数学地理解问题占统治地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数学教学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也总结说:“数学教育有两个功能:一是技术教育的功能,二是文化教育的功能.以往的数学教育偏重于技术教育功能,忽视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中专数学教学如何改革,我以为“理论联系实际”应包括“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此“素质”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的素质.强调数学的“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实际的需要,是教育要“三个面向”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的新话语,而教师的亲和力则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通过其人格魅力和关心、爱护、帮助、信任学生等带有感情倾向的行为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能力.具体地讲,“亲“就是热爱之情,体现为爱、关心、温暖、支持、信任、帮助等,“和“就是指协调、和谐,体现在师生关系的适度与合理上,实际上,教师的亲和行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的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信任教育是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或明或暗的信任信息传递,使受教育者增加自信,而沿着教育者的信任指向主动发展的教育。信任教育属于心理教育范畴,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信任———内化———自信”组成的一个教育过程,是形成内驱力的有...  相似文献   

14.
惩罚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方法,是一种饱含尊重与信任的要求.使用方法既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要保护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它的合理运用和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必须以尊重和信任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真诚的教育是一次美的布施和经营,“布施”的是一种小小的善,而对于孩子们,可能就是一辈子自主自强的开始.教师所营造的是一种淡淡的情,而对于孩子们,可能就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教师所给予孩子们的是一份纯纯的爱与信任,而对于孩子们,可能就是生活和学习莫大勇气的源头.然而,想要去布施、去营造、去给予,主要取决于教师选择的态度、信心、信任和信念.  相似文献   

16.
虽然会常常提到“信任”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信任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信任这个而不信任那个?本文试图从学术的角度,对信任作一个简要概述,对中西方信任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转型时期信任现状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几点对策,从而使我们对自己身边司空见惯的“信任”二字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一、信任的概念、分类及作用1.信任的概念信任,通常是指社会信任,它是人的一种态度和主观愿望。它包含三种特征:(1)时间差,即有诺言在先,兑现诺言在后,之间需要有一个时间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完成的交易行为,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建立非常重要。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内化教育方式,成为增进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消除传统资本的障碍因素,优化社会资本的生成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意识上加强公民对政府与社会的信任,增进信任资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公民制度化观念以增进制度资本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与社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创新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运作机制包括自上而下的国家政府路径和自下而上的市民社会路径.这两种路径的良性运作都需要社会资本的增长和普遍信任的形成.自我负责的文化是普遍信任形成和社会资本总量增长的基础.针对我国传统课程文化中的问题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在教育的核心构件课程中贯彻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将有助于普遍信任的形成和社会资本总量的增长,从而促进社会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中的信任之于治理共同体的诞生以及学校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为研究者的忽视以及信任本身的复杂,学校中的信任很少被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探索,有关信任的定位、基础、形式、功能等基本问题也经常陷入"概念沼泽".学校中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产生于学校场域中社会关系的互动;作为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现象,信任渗透于学校的不同层面.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来源于"先赋",也可能是情境"获致".学校限定了期望形成的情境,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信任形式,即在学校相互依赖的角色关系中建立特殊的"关系信任".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在调整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在创立和维护学校团结以及整合多种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其作为"粘合剂"和"润滑剂"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是人类社会走向后工业时代的重要特点,风险从宏观的社会表征逐渐向社会的微观领域渗透,人际交往风险便是交往场域对风险社会的凸显。信任是针对人际交往风险的一种解决办法,信任文化的生成与信任行为的选择之间存在循环上升的相互强化作用,而信任文化的破坏与失信行为的选择之间存在循环下降的彼此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