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级党报分布于全省各地的记者站,是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名驻站记者,是报社一支善于打硬仗的主力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宣传事业的需要,记者站工作也呈现新的态势,编辑部工作人员如何为记者站做好服务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我以为,在具体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一个假设:如果自己是一名驻站记者,身在记者站,有哪些困难,最  相似文献   

2.
刘飞锋 《今传媒》2006,(9):50-51
2004年7月,我与10多名同事被报社派驻桂林记者站,当时大家都一脸的兴奋和得意:心想,终于解放了!驻站山高皇帝远,报社管不着,地方管不了,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而且新到一个地方,有做不完的新闻资源,可以大显一番身手。转眼两年过去了,回顾走过的驻站生活,却感觉天天都在“走  相似文献   

3.
记者站是报社向各地延伸的“触角”,也是报社的“窗口”。记者站工作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报社的声誉与利益。因此,新时期的记者站必须确立并不断增强牢固的“守土意识”。 记者站的“守土意识”就是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当驻站记者出现在所分管的区域时,“亮相”的就不是自然的“我”,而是代表本报了。报社将一个区域交给记者站,其守土意识应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在所分管的区域内,要慎之又慎,千万别给本报捅漏子。要做到十全十美不可能,但要坚决做到不出政治性、原则性的问题,不损害报社在当地的声誉。二是通过记者站积极努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拓展新的局面,不断扩大本报在当地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报在当地的威信。这两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不易。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具有一定导向性.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好坏和工作成果的大小.驻站记者远离报社编辑部,面对诸多的事情,更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认为,驻站记者要想把工作做得让编辑部满意,让地方赞许,应具备以下三种思维方式.一是交叉性思维.记者站是报社的派出机构,驻站记者是报社派出人员,从角色上讲,驻站记者一不同于编辑工作人员(就业务范围而言),二不同于地方工作人员,这就决定驻站记者要扮演双重角色,也就是说要具备交叉性思维.从地方来讲,自然希望驻站记者多报道,多写一些有深度、客观反映当地经验的新闻,这一点同编辑部要求一致.但某一地区的某项工作出色,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在全省、全国也出色.在这种情况下驻站记者就应该站在编辑部角度分析、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写本地的新闻,而不能去做“井底之蛙”.当然,驻站记者又长期在一个地区工作,在接受报社领导的同时,应接受地方领导,搞好本地区的报道,这是驻站记者应尽的职责.做好这一点,驻站记者在同编辑部各部门的交往中,需要扮演“地方干部”的角色,换言之,就是站在本地区的角度,多反映当地的情况,增加编辑部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及时把当地的经验、成果反映出来.二是“形象”性思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6.
张剑 《新闻前哨》2003,(11):51-52
2002年,我在报社编辑部工作6年后,来到襄樊分社工作,成为驻站记者中的一名新兵。对于一个写惯了“经济分析”、“市场观察”,跑惯了政府部门、企业和市场的青年记者来讲,一下子面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起初的确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一年多来,我逐渐适应了记者站的工作,迈出了  相似文献   

7.
胡弋 《新闻前哨》2003,(6):38-38
今年2月,我从《体育周报》编辑部调至湖北日报社驻黄冈记者站。与我原来从事的工作相比,专业跨度确实不小。如何尽快转换角色,投入到记者站的工作中,报社的领导、老报人和同事们都有一些悉心的指点和帮教。时光荏苒,转眼我在记者站工作已两月有余。这段“磨合期”,我尝试写了一些稿件,有了一些文字的成果。然而,思想上的收获更显重要。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对驻站记者工作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是2001年大学毕业后从<扬子晚报>开始记者职业,进入单位半年后就被先后派到江苏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的记者站工作,在每个城市都呆了1年,为了帮助年轻记者快速、健康成长起来,单位特意从总部给我们年轻驻站记者派来一位德才兼备的老记者做指导老师.工作一年后,再调回总部南京工作了一年,又被派到无锡记者站工作.以达到锻炼驻站记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对记者部和驻站记者的工作,一直是关心和重视的。近三年来,我的有关记者工作的讲话共有4个,其中,有3个是在驻站记者开的会上讲的。第一,张家厚同志(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对去年记者站工作的肯定意见,我表示完全赞同。他的讲话很具体,也很实在。2002年,大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去年,我到各地跑跑,见到了各市州的领导,他们对大家的工作都很满意。这是对我们的工作的充分肯定。总体上讲,他们是从驻站记者那里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形象的。两个分社和13个记者站个个工作都不错,没有一个瞎搞的。大家给我的一个突出…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9)
哦,我难忘的记者站生活文/星海记者站被称作新闻单位的前哨阵地,驻站记者就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勇士。回首往事,在我记者生涯中,最让我激动,而又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我的记者站生活。1987年10月份,《宝鸡报》发展成日报。为了加强区县报道,报社委派5名青年记者...  相似文献   

11.
记者站建设是报社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记者站管理力度的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驻站记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的绩效。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记者站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有鉴于此,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记者站的功能定位及事业拓展",共刊发6篇文章,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有助于引发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记者站建设的深层次思考。记者站建设是一个大题目,一期讨论难以尽述方方面面。本刊欢迎读者来稿继续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先后有两次赴安吉县当驻站记者的经历,至今当驻站记者已有6年多了。我认为驻站记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关健是如何扬长避短。优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贴近基层;劣势是远离报社总部,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往往站得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要善于跳出驻地看全局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必  相似文献   

13.
张培铁 《新闻前哨》2004,(10):38-38
驻地记者站,是编辑部的前沿阵地;驻站记者,是战斗在前沿阵地的士兵。 驻记者站是每个记者的“必修课”。我经过半年的驻站实践,初步领悟了“必修课”的含义,收获了在“前  相似文献   

14.
杜鹃 《新闻采编》2012,(1):13-14
我作为党报一名驻站记者,在山西日报晋中记者站工作的两年中,切身体会到驻站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感。最亮丽的风景在基层,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期间的艰辛与成就,升华了我对记者职业献身  相似文献   

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党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政治路线教育活动,也是新时期新闻实践的一个重要课堂。报道各级党组织进行群教路线的实践,是新闻记者锻炼党性、提高群众观念的有效途径。2014年,报社安排我到湖北日报恩施记者站驻站,恰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市州深入开展。我在新闻实践中,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洗礼,受到一次次深刻教育。从"一杯水"体会对群众的感情2014年3月8日,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等9位常委到三岔乡"照镜  相似文献   

16.
晁明春 《青年记者》2012,(25):44-45
对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驻站(包括分社、办事处等形形色色的派出分支机构)记者一直被视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但随着传媒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记者站的职能及驻站记者的职业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驻站记者从原来单纯的新闻采写者和稿件提供者,迅速向新闻采写者及与报社事业发展相关的多功能、多角色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7.
记者站是报社采编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报社信息来源的广阔前端。17个县市记者站更是四川凉山日报社和全州各族读者间的桥梁和纽带。新时期,由于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传播对象正在发生转变,媒体的职能也在发生转变。2009年7月,州委书记翟占一到报社调研,8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到报社调研,都强调我们的宣传报道既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进行宣传,又要深入实践“三贴近”,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委机关报驻各地记者站出现了许多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当好记者站站长、搞好记者站工作,笔者根据20余年的驻站经历、兄弟单位的经验,认为必须避免八大误区,树立八种意识。走出“躲进小楼成一统”画地为牢的误区,树立多侧面  相似文献   

19.
<正>大学毕业分到机关工作两年后,也许组织部门认为我还有点文字写作能力(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稿子;1956年全国第一次真理问题讨论时,当时19岁"大二"的我在大学学报发表过一篇八千字论文),于1960年9月将我调转到黑龙江日报驻嫩江地区记者站工作,意外地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刚调到报社工作,恰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的报纸宣传与大跃进年代有所不同,属于全市、全县性的综合报道很少,要求大量发表由基层厂矿商店车间班组和乡村  相似文献   

20.
谈驻站记者     
陈岳海 《新闻界》2000,(4):57-58
驻站记者较之本部的记者 ,在取得宏观信息上 ,存在较大的缺失和时差 ,而在捕捉微观信息时 ,则又难于得到本部的指点。那么 ,驻站记者如何才能独挡一面 ,成为报社灵敏的神经触角呢?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验和认识。置于当地党政的领导下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这是党报办报的原则和传统 ,也是驻站记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搞好记者站宣传报道的前提。实践证明 ,取得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 ,对驻站工作的开展有两大好处 :一是易于得到当地各级党政干部的支持与配合 ,二是从他们那儿 ,更易于了解到重要的新闻线索。1995年 ,我在与遂宁市主要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