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音乐教学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同时要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联系人类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述:“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程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一价值观视为根本,突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当代素质教育思想。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音乐美感的同时,更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一、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生活情趣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认为新音乐课程标准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对此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培养人文精神应遵循的音乐性原则、重视多元化鉴赏语境提升人文素养、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传承人文情怀三个方面,就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问题进行探讨,力图为音乐鉴赏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提出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关键 ,并从审美趣味的引导、教学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余晨 《陕西教育》2001,(2):9-10
创造性人格亦称创造性个性,是指人所具有的那些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一般表现为:思维灵活,反映敏捷;联想丰富,语言流畅;观察敏锐,渴求发现;具有好奇心,且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和幽默感;兴趣既广  相似文献   

8.
音乐素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概念,如何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也符合素质教育趋势下的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发展目标。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兴趣与能力、知识与鉴赏的进步,从短期内的知识转变为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的能力,对于学生潜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及专业素质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一段话:“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感受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歌唱、乐器演奏和创造等音乐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不稳定,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要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让美术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二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素质;三要开阔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四要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激活教学的生态性活力,塑造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做人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它既非政治思想素质所能代替,也非专业素质所能囊括。对任何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它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其教育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其相应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政治科的性质特点所作的规定。可见,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使命之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在语言上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还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 1.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4.
余海鹏 《教师》2013,(21):93-93
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学校的历史教育是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的分析,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够唤起教育者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动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赫斯柏说:"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两部分。""学会做事"就是要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就是要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找到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和生长点,把教学过程整合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一、课堂教学设计中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总目标。新课标的颁布.对中学音乐课程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当今的中学生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三个世界的夹缝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三个世界对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指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创作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究竟如何开发与培养中小学生美的创造力呢?笔者的新思路是在师生"同玩、共乐、创美"六个字上。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把"鼓励音乐创造"作为一项基本理念,就是因为在音乐学习领域中,创造教学同样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主要方法。如果教师能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成了音乐新课标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在校的高校学生由于小学、中学阶段很多人都是在忽视音乐教育的时期度过的,实际的音乐艺术素质很低,缺乏欣赏高雅艺术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至于摸不清门路而逐渐失去了兴趣。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探讨了如何保护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合理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