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2.
自主性阅读不仅重视阅读过程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认识能力的提高等,更重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把握,注重感性认识,即诵读感悟.文科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不是说让眼光在纸面上跑一阵。”要“潜心会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应该多留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不能越俎代庖。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升华。重感悟的课堂,一定会有情的震撼,而情的基点就在于对文本的解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仿佛是一夜之间,稍稍学习一点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都喜欢把一个时尚而经典的词汇挂在嘴边:感悟。使用的频率,一如当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诚然,课标强调感悟在阅读中的位置,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然而,概念是一个,不同的人赋予的内涵却并不一样,而这不同的理解又导致着教学行为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6.
感悟是阅读教学模式之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学习的起点。提升学生的感悟水平,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推动感悟的深化,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四个引导着手,即:引导潜心涵泳;引导联系语境;引导丰富想象;引导切己体察。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听学生抱怨作文时无物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只要学生用心感悟,生活中处处是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感悟生活的有心人呢?一、凡所见所闻。必要用心去悟我曾问过学生,当你走在新修好的大马路上时会有何感想?学生张口就说:宽,敞亮。我说:很好,但凡正常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有的学生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就代表孙吴富了、家乡富了。  相似文献   

8.
武悦英 《河北教育》2005,(23):28-28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但其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也给了学生体验的过程,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点拨、引导.使得学生的体验深度不够,如过眼烟云。本文就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的策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的同时,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于永正语)因此,我们不能把阅读教学简单地当做理解课,应让学生在反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老师们积极转变观念,普遍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关系融洽,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尊重,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些课改成果着实令人欣喜。案例:教师出示练习中的填空:( )迎春花,( )的桃花,( )的梨花,引来一群美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引导学生去研读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即文章的形式是怎样为表达的内容服务的。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语言形式之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追求之一。“研究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就是对文章遣词用句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十几年后重新回到课堂,我们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启迪、心灵的交流、理念的升华,强烈地冲击着教育观念,掀起阵阵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在学习中我们不断的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住足俯瞰中大胆的直面自己;在静心醒思中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表现,历来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多年来,针对如何解决无素材的问题,笔者一直在摸索与尝试。如何让枯燥的生活红花点缀,甚至奇葩绽放?笔者认为应该多从感悟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虽然2010年盐城市教科院举办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已拉上帷幕,活动也已过数月,但是我依然沉浸在这次活动里。短短三天聆听了12位教师精彩的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收获颇多,感受颇深。那么,第一课时应当如何上,如何提高有效性呢?苏教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然后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赋予文字以生机和活力,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感受到文中所表述的事物仿佛跃然再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读中感悟是关键的一步,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激励下,用心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继而使阅读入情入境,达到声情并茂的地步。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内化读书效果的过程。下面结合第三册《春风》一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书的体会。一、在初读中感悟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19.
转变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操作、实践活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课文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适当的拓展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认为,拓展应该首先根植于文本,而同时又超越文本,即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之后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拓展——活化文本思维案例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出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