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犤设计意图犦1.教师是课程资源积极的开发者。教师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从五彩的生活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全力开辟学生习作交际应用的舞台。2.从“需要”入手教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寻找学生情感表达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并将之写在纸上,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呼喊和情感的歌唱。通过让学生给家长写感谢信,让作文真正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绝好工具,并进一步增进与长辈的感情。犤教学流程犦我们全校各个班级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应该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篇一篇的作文 ,是一种练习 ,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学生感到他写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如写《我喜爱的》 ,如果在学生写好文章后 ,多请些学生读给大家听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挂在教…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练习作文是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这是一种理想,理想的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不以应付考试为目标,而是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要通过写作让人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在写作中学习人与人的交流,让写作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面临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功利地努力提高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多种思维并用,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它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听、说、读和思维能力,都在写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古人云:“诗言志”。文章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  相似文献   

5.
吴文耘 《文教资料》2011,(25):74-7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让学生从怕作文到爱上作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在点评学生作文时,个性化的评语既可以将作文变成师生间的交流平台,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作文的真正目的——情感表达。通过这几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提高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体系之上,坚持“主体意识”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操作者,学习者思想者,而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服务者催化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励他们自觉主动地观察和思考生活,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达,一种提升激扬生命的行动。本人经过长久的…  相似文献   

7.
莫琴艳 《成才之路》2011,(26):41-41
摘要: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提到作文,学生总是叫苦连天。那如何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呢?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引导学生积蓄素材,变“无话说”为“有话说”。要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变“不会写”为“我能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技能和方法。这既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然后以真实的情感作文,于是本文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要从“走进生活,书写真情”的角度切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韩琦 《现代语文》2014,(10):128-129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基本任务。可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且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如何在语改的大背景下改进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的作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快乐写作 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习惯的培养上。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热爱写作,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与快感。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把写作视为一项任务、一项苦差事。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设计了“作文训练”、“作文片段练习”、“应用文练习”三种写作训练形式。三种形式互相配合,构成了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体系。设计比较合理,基本上体现了大纲精神,是使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大纲要求的阶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用好三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呢?我认为要注意四个问题:一、突出单元教学要求,以读为写  相似文献   

13.
刘俊香 《中学生电脑》2014,(2):32-32,34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而本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五点:一、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四、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五、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取得“真金”,需不断地“千淘万漉”,即“多练”。作文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能力 ,任何一种复杂的能力都需要经常的练习才能形成。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应以多练为突破口 ,增加练习的次数 ,重视写作的质量 ,让学生乐于“作文”,爱好“作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寓练于“乐”。乐 ,即乐趣 ,也就是让学生乐于“多练”,乐于动笔。这是我们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一提作文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能否攻克…  相似文献   

15.
吴玲 《文教资料》2011,(27):53-54
要让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交往功能,真正把中学作文教学“为写而指导写”的观念,转变为使学生作文“因为有用才要写好,因为有思想、想写才写,因为做才写’,_——使作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真实的书面语言的交际环境”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一、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增强“三性”1.自主性。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写作方式,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2.激趣性。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可以挖掘兴趣的资源,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写作中互相交流,相互对话,效果会更好。3.创新性。“创新”是要让学生在创新的作文教学中体验作文的本质与内…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学生看来,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内容之一。事实上,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牵引,需要充分的素材积累来充实作文内容,需要细节点缀使作文妙笔生花。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改变对写作的抵触情绪,从写作中寻找自信,学会运用文字来表达情感,从而爱上写作。一、酝酿情感,激发兴趣写作是极具个性的创作活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人思想和个人情感。写作是学生吐露心声的一种方式,而情感则有益于激发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杨荣 《考试周刊》2013,(14):52-52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以期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一、真情表白,理清写作思路1、鼓励学生吐真言,抒真情。由于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学生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