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郭沫若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他和鲁迅一样,从“五四”开始就站在时代的前列,在诗歌方面,他以他的新诗集《女神》登上诗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女神》的出现如狂涛巨澜,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女神》确实成了“新诗坛上的一颗炸弹”,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从问世起,就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意义上被解读着,它所由诞生之地的日本的文化背景却一直被忽略了。然而,《女神》的文本,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再创世神话的叙述框架内。“女神”与“太阳”的意象,有力地表达了《女神》毁坏与创造的基本主题。这样的叙事方式和这两组意象的获得,更多的是诗人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存留的创世神话系统及其传统文化语境中感悟到的。郭沫若《女神》时期的创作与日本文化有着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3.
4.
<望舒草>被视为戴望舒创作充分成熟时的代表作品,诗以象征化的意象和氛围传达感情,诗人深沉忧郁的情绪在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文化背景上,对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歌作了审美心理鉴赏与分析;丘逢甲诗歌倾注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和赤诚爱国之心。丘诗的多重抒情意象和英气豪情美,是民族文化情结的结晶,是时代真切心灵的艺术写照。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诗歌色彩意象抒情系统论”的第一部分,它从诗歌色彩意象抒情的基本特征人手,分析了色彩意象特征:原生色彩意象、变异色彩意象,以及两者的融合;并由此进而对色彩意象个性化抒情美感特征和色彩意象载体对象选择机制特征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女神》中“火”的意象的反复出现十分引人注目.首先,“五四”时代精神的泻染及当时东西方思想、文艺思潮的交汇与碰撞的影响赋予“火”以时代精神内涵.而在文化层面上,“火”及其衍生意象又具有深远的文化原型,它们不仅承续楚文化宏大的自然宇宙意象,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博大视野中也能寻找到其意象之源头与理论依据.本文将从其时代精神内涵与文化原型两个方面试着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着重论述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与郭沫若的《女神》两部诗集审美意象的相似性,并对其相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欣赏到中外名诗人的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9.
《小雅》中涉及诸多声音意象,但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其出现的自然之声、动物之声、人类之声三方面入手,来探讨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水”这一词在诗中经常出现,创作用它来象征某种东西,使它成为某种意象。这种意象来源于水的某些特有的属性。首先,它具有流水悠悠不尽的属性,成为难以断绝的别意和忧愁。其次,水具有一去不返的属性,象征同对方分别的永远性。再次,水无色无味,具有纯净、透明性,可以用来渲染气氛,抒写美景。最后,水具有流动感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黄诚  张骏 《现代语文》2007,(1):30-31
“精心营构意象,是端木蕻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色。”他从自然、社会、文化等广阔的天地采撷具有特色的事物,加以富于智慧火花与艺术灵性的熔铸,在作品的语境中,形成了鲜明生动而意味深长的丰富意象。他所创造的意象,若按来源属性来分,大致可分为:自然意象,如草原、月亮、土地、大江、大山、乌云等;社会文化意象,如护心佛、债券、跳大神、万岁钱等。诸多意象中,有单独的意象,也有复合的意象群。笔者在这里主要谈《鴜鹭湖的忧郁》中的月亮意象。  相似文献   

12.
<正>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是一部厚重、凝重、丰富而魅力的力作,这不仅来源于作品的真实性,而且来源于作品的神秘性。而在白鹿原中,白鹿作为一个神秘的象征意象和中心意象,被赋予美和善的终极意义,并支配着这篇小说的布局谋篇。因而,对白鹿意象神秘性的探索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笔者运用神话原型理论,对"白鹿"这一原始意象进行分析,并对其中蕴含的悲剧性意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抒情性文本(诗歌为主)一个基本的、重要的组成因素,它需要传情的内涵与意象的意念符号间建立起同构关系,达到意与象最自然的契合、最自然的相似。因此,写作主体在抒情文本建构中应该精心择用意象:择用具象特征的意象;择用寓涵丰富的情感信息的意象;择用凝聚文化内涵的意象;择用能够整合为“立象尽意”的意象。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读《诗经》有七种用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其中,桑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植物,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植物。以物载意,"桑"意象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意蕴,它不仅多与女性和爱情相关,也是原始生命力和吉祥的化身,既有宗教的意蕴,也蕴含了浓重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6.
自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问世以来,人们对诗歌的探讨向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诗歌运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传统化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剖析这些意象在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来,各种版本、体例的《中国文学史》相关著作已有一千多部,但总体质量却不容乐观。文学与文化历来就是水乳交融的,文化是文学的根,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自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所以如果削弱、忽视甚至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读懂中国古代文学那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中国文学史》著作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王小燕 《海外英语》2014,(15):157-15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以意象为出发点,强调文化,语言,意象三者的紧密联系。诗歌中意象丰富,文化意义深远。李贺诗《梦天》中意象紧凑奇诡,极具中国传统神话文化色彩。该文意欲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诗歌《梦天》仙境中众意象及其文化性在英译文中怎样被有效高效传递,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主人公屈原的一次长篇抒情独白——《雷电颂》,以前见于高中语文教材,现被编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本(人教版)。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炽烈的情感,撼天动地,不愧为抒情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