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丁 《阅读》2024,(Z6):7-9
<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能制造一个太阳来代替自然太阳,那将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这个想法听起来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如今高科技的发展足以让我们制造出这样的人造太阳了。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人造太阳会不会也像自然太阳一样升在空中呢?那天上不就出现两个太阳了吗?大家都听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吧?就是因为天上的太阳多了,大地寸草不生,才被勇敢的后羿射掉九个太阳,只留下这一个。要是再增加一个“太阳”,人类岂不是自找麻烦?  相似文献   

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也是距地球最近、同地球关系最密切的恒星.太阳辐射是地球(?)类及其它生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即太阳表层的活动和变化,不仅可引起色球层和日冕层扰动,产生耀斑和爆发日珥等现象,还与地球上的磁暴、极光,以及水文、地质、气候等现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鲁迅在小说《彷徨》的书前题词,这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正是鲁迅先生在1925年前后的座右铭和他一生的写照.鲁迅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寻找补救中华民族之天的五色石,补救颓坏已久的“苍天”,就象神话中的夸父一样地追逐光明,要为中华民族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就象大禹一样在敌人的恐怖下披荆斩棘,用“匕首”和“投枪”与洪水猛兽拼搏.  相似文献   

4.
“小方差太阳移线定位”是对“短时间观测太阳高度定位”的正名,它与一般的太阳移线定位一样,位置误差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移线误差。对船位精度有一定要求时,太阳方位差可允许小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观测高度的精度。因此在观测方面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使某些本来属于系统误差源不被转化为偶然误差系列。提高计算精度也是重要的。本文中提出一种“辅助船位线”计算方案,并给出对于太阳赤纬变率对船位影响的几何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欧阳军 《阅读》2023,(38):16-18
<正>动物也有语言,虽然不像人类语言那么丰富,但也可以表达它们的思想和感情。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语言”。那么,动物怎样通过这些“语言”来“听”和“看”呢?不看也知道信鸽被带到千里之外,放开它后,它能准确地返回家园,是靠地球磁场作为自己飞行的定向标认路的。南迁北徙的大雁,是凭借太阳和星座作为飞行的定向标的。  相似文献   

6.
蒋咏梅 《阅读》2010,(4):17-18
王宁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回答如下:“番茄太阳”第一次是在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出现的:“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是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知道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显然这里的“番茄太阳”指的是太阳。  相似文献   

7.
晨读     
安武林 《阅读》2014,(10):1-1
清晨,太阳睁开眼睛,哗啦啦就打开了一本书。每一片绿叶上,都有太阳炽热的目光;每一朵花瓣里,都有太阳甜蜜的笑容。高山的巍峨,大海的辽阔,沙漠的沉默,都在太阳的眼睛里闪烁。整个世界都在晨读,而太阳,就是那个领读的人,它对所有的孩子说:“来,我们一起晨读吧!”  相似文献   

8.
崔倩 《阅读》2013,(3):34-37
阅读提示 太阳先生每天在空中悠闲地散着步,有一天他感觉很无聊,去找小动物们玩耍。可是勤劳的动物们都特别忙,没空和太阳玩耍。我们赶快来看一看动物们在忙什么?太阳真的空闲么?Let’Sreadthestory,  相似文献   

9.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一则广泛流传的远古神话.长期以来,围绕这则神话中的某些词句、人物形象及逐日原因等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就其中的“入日”释义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在《夸父逐日》这则神话中,“入日”是一个关键性的语句,它对认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有着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885年2月14至15日,正值中国人民辞旧岁迎新春,法国远东舰队在浙江石浦夜袭南洋舰队驱逐舰“驭远”号和巡航舰“澄庆”号,史称“石浦事件”。该事件是中法战争后期法国海军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一系列侵略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造成舰沉入海的直接后果,而且打乱了清政府援助台湾的计划,在中法海上战场颇有影响。本文拟就这一事件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菲 《阅读》2023,(35):32-37
<正>你观察过蚂蚁搬家吗?听过草丛中蟋蟀的歌唱吗?如果你不小心把一块糖掉在地上,不一会儿就会引来一群贪吃的蚂蚁,它们的“鼻子”怎么这么灵敏呢?昆虫们的世界是那样多彩奇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科普名著——《昆虫记》,走进昆虫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运动学模型模拟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CHSS)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模式输入条件中耀斑的强度及位置,研究相互作用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激波的传播和激波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行星际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对彼此到达地球时间都有影响;(2)有激波比没有激波条件下的CHSS到达地球时间要早,且CHSS到达地球时间与驱动激波的耀斑的强度以及扰动源区的位置有关,耀斑的强度越大、扰动源区与CHSS前的电流片的经度距离越近,则CHSS到达地球时间也越早;(3)激波在以CHSS为背景的太阳风中传播比在没有CHSS的均匀背景场中传播得快,但激波与CHSS的相互作用对激波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远没有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大;(4)当耀斑位于CHSS前电流片的东边时,耀斑驱动的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可能会使激波形态发生改变,呈双峰结构。  相似文献   

13.
苗锐 《阅读》2023,(67):32-37
<正>看到这个书名,你是不是会联想到自己的班长?你是不是觉得这本书讲了一个与班长有关的故事?其实《班长下台》是一本由十五个充满童趣的小故事组成的故事集,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阿桂桂”的孩子在小学和中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安培 《阅读》2006,(3):40-40
同学们。你们会使用“Howmuch…?”和“How many…?”这两个句型吗?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两个句型吧。  相似文献   

15.
太阳高度测量仪是小学自然教学中使用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是用来测定当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的。 这里说的“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在天球座标中的高度。我们要测量的,是用角度来表示的太阳对于地平面的角距离,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构成的角度”,而不是太阳对于地球的线距离。 由于强烈的太阳光会射伤眼睛,所以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这样,我们就只好用别的间接方法来测定这三条视线之间的夹角。小学自然教学中引入的是测物体影长作图法,市场上出售的太阳高度测量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我们见到过的,至少有三种:  相似文献   

16.
陆静静 《阅读》2023,(90):36-39
<正>一说到“宝葫芦”,你想到的是什么?是《西游记》中一喊敌人名字就将其吸进去的“宝葫芦”?还是神通广大的七个葫芦娃兄弟?这些“宝葫芦”都有着神奇的能量,没有人不喜欢它们!不过,作家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却有一些不同。想知道“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宝葫芦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17.
熊梓言 《阅读》2024,(26):55-56
<正>我的家是一个小小“动物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的家里住着一条贪吃的“小蛇”、一只勤劳又聪明的“小兔”,还有一头搞笑的开心“大熊”。我呢,就是那条贪吃的“小蛇”。你看,只要坐上饭桌,我就两眼紧盯食物,聚精会神“干饭”,不浪费一粒粮食,用实际行动响应“光盘行动”。每次做作业前,我都有一个“仪式”——吃零食。完成这个规定动作,我才会全身心地、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作业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早恋”,是中学教师及社会相关人士谈论已久的话题,近几年,更成为中学班主任们深感棘手的问题。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处理得当,“当事人”的身心仍会健康成长,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可以顺利开展,否则,就会使这些孩子的思想发生剧烈波动,造成观念和行为的偏激,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有的还会导致此后言行的逆反与对抗,而我们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也可能走向对立面。同时,班级受其影响,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处理中学生“早恋”这一问题时,确是慎之又慎,唯恐愧对“教师”这一称谓…  相似文献   

19.
李晓愚 《阅读》2023,(90):48-51
<正>在四季划分出现之前,人们认为冬季是秋天的延长,不需要专门当作一个季节来对待。不过甲骨文里头倒是有“冬”字,那么它又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的“冬”字是个象形字,就像一根长长的绳索,两端各打了一个结,表示终结、终了之义。有的甲骨文“冬”字会把实心的绳结写成空心的小圈,  相似文献   

20.
凶猛的台风     
颜士州 《阅读》2023,(30):7-9
<正>居住在沿海地区和岛屿上的人,曾经看到过强台风到来时的情景:浓云飞驰,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台风会拔出树木,摧毁房屋。倘若在海边,台风推压着海水,激发数米高的大潮水,冲向陆地,严重时会造成洪水泛滥,让周沿海低地形成一片汪洋。对于台风的凶猛,我们或许并不陌军生。但是如果要问:台风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凶猛?它到/文底从哪里来的?恐怕就难以回答了。居住在内陆的人,对台风的“秉性”或许就更不熟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