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亦可 《阅读》2014,(43):24-24
<正>我这个人啊,不说别的,就是有一个缺点—贪吃。什么面包、饼干、水果、饮料……都喜欢吃。平时家里只要有什么,都会被我一扫而光。就是这个贪吃的毛病,给我留下了一次深刻的教训。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傍晚时分,爸爸突然说要带着我们去"水天堂"吃西餐。一听说又要去饭店吃饭,我乐得一蹦三尺高。一会儿工夫,我  相似文献   

2.
多变的爷爷     
孙凡茜 《阅读》2023,(26):52-53
<正>“朵朵,在干什么呢?”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一激灵——不好,爷爷又来检查我作业了,我得认真点!我挺了挺身子:“爷爷,我正在做作业呢!”我抬起头来,爷爷正看着我呢!他身板硬朗,脸庞黑里透红,眼睛深邃明亮,额头和眼角均匀伸展着几条深深的皱纹。爷爷常常板着个脸,很是严肃,好像随时随地都准备着和别人谈判。一看到我,爷爷马上换上慈祥的面容,拉拉我的小手,摸摸我的脑袋,  相似文献   

3.
张彧 《阅读》2014,(12):24-24
在野外的树林里,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我踩在上面"嚓嚓嚓"地响。野外有会唱歌的落叶。野外真是个新奇的世界。在野外的芦苇丛中,一条花斑小蛇从我眼前"哧溜"一声游走,我想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它。野外真是个有趣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孙菲 《阅读》2023,(35):32-37
<正>你观察过蚂蚁搬家吗?听过草丛中蟋蟀的歌唱吗?如果你不小心把一块糖掉在地上,不一会儿就会引来一群贪吃的蚂蚁,它们的“鼻子”怎么这么灵敏呢?昆虫们的世界是那样多彩奇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科普名著——《昆虫记》,走进昆虫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6.
葛宸锐 《阅读》2013,(3):27-29
“哇,太神奇了!”“真是不可思议!”……教室后面热闹极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也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戚言正在炫耀她的新玩意儿——一个巴掌大的袋子,花花绿绿的包装上写着“圣诞树”三个大字。这有什么神奇的呢?我心想。戚言见我不以为然,便送了我一袋,神秘兮兮地说:“不信你试试。”我半信半疑地接了过来。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莲蓬     
何少阳 《阅读》2014,(10):24-25
上课了,郑老师拿来了一袋看起来有点像漏斗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大的,圆圆的,露出一个个绿色的脑袋,每个脑袋上还有一个小黑点,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用圆溜溜的大眼睛朝外张望着。小红小声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冯大声地说:“这个东西我在东关街见过!”我伸长脖子看了看,开心地说:“这是莲蓬!”“莲蓬像什么呢?”郑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8.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前,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蓝。”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  相似文献   

9.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于飞 《阅读》2006,(12)
今天中午我很想出去和小伙伴们玩一玩,可妈妈非要让我睡午觉,还对我说:“我随时会到你房间看你睡觉的情况。”真没劲!睡吧,又不甘心;不睡吧,又害怕被妈妈惩罚。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出一条妙计:做个假人放在被子里当我的替身,应付妈妈一次吧。说干就干,我找来了自己的帽子做“头”。可怎么看也不像,太扁了,对了,要鼓一点才行。于是,我在帽子里面塞上了报纸,帽子慢慢“长”了起来,“头”终于做好了。该做“身子”了。我从衣柜里抱出了几件衣服塞进被子中,看了看,正好和我的身体差不多大。呀,真棒!我看着被子中的假人,为自己的杰作暗暗得意,这下可以瞒天过海了。我悄悄地溜出了房间,玩得可真痛快。等我玩累了,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妈妈正站在房间门口等我呢。一看妈妈的脸色,我就知道完了,全露馅了。真没想到我的“杰作”还是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大声对我说:“想在我的眼皮下耍花招,你还嫩点!”说着伸过手来想要打我,我连忙讨饶:“妈妈,放我一次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妈妈看着我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也大胆地笑了起来,屋子里充满了我和妈妈的笑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读罢此文,我们仿佛看到小作者那童真、机智的面孔。小作者“扮假人”,却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  相似文献   

11.
爬树比赛     
张宇辰 《阅读》2010,(3):29-29
一个天高云淡的上午,小猴皮皮、松鼠奇奇、老虎跳跳和小蛇乐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爬树比赛。  相似文献   

12.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光”是我八年来担任班主任孜孜以求的一个教育理想,也是我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身体力行的一条准则。学生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可塑性很大,只要方法得当,即便是后进生,都能取得进步。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一、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对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因此,班主任就要极为注意自已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楷模。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先做到。譬如:要求学生注意卫生,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要求学生按时到班,我尽管不在学校居住,但从不晚时晚点;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3.
李琳 《阅读》2005,(11)
写《芝麻开门》的作家祁智曾和一个小朋友有这样一段对话——“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我就在书中等你。”“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的心血与智慧化为翩翩的文字,一如那蛹羽化为蝶的浪漫与艰辛。他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我们轻轻扣击柴扉。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地对话。书海漫漫,人海茫茫,我们相约,我…  相似文献   

14.
“修”门锁     
储子墨 《阅读》2009,(7):43-44
我修过门锁,而且是用铅笔修的,你信吗?一天下午.妈妈和我回家开车库门时.发现钥匙转不动门锁。妈妈说:“我们来修一下。”我问妈妈怎么修,妈妈笑着不回答。回家后,妈妈让我削铅笔,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不是说修门锁的吗?”妈妈神秘地说:“正在修呢。”我惊讶极了,心想:削铅笔与修门锁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金科 《阅读》2016,(Z3):52-54
一条湍急的水流从一堆假里石里飞奔出来,让人措手不及。这是哪儿呢?哈哈,在海洋世界呢!耳边听着潺潺的水声,我沿着弯曲的石子儿路朝里走。一个大水缸里的吸盘鱼正拖着它的吸盘,紧紧地贴在玻璃上,那滑稽的样子逗得我笑出声来。"这黑黑的是什么鱼呀?"一个小朋友叫了起来,我也  相似文献   

16.
瑛子 《阅读》2013,(5):10-11
一条小青虫在青草堆里边爬边叹息:“唉.我怎么这样丑陋呢?”这时,飞来一只美丽的金龟子,浑身金光闪闪,像初升的朝阳。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词语在什么时候要读轻声,有些还是有规则的.比如;语气词“了、的、呢、吗、吧、啊”等读轻声.他们走了.这是给我的.我还有事呢.客人都走了吗?快走啊.算了吧.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我的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觉得不妙.他正忙着.这本书我看过.下课了.词尾虚字“么、们、头、子”等读轻声.这么 什么 你们 同学们 石头舌头 蚁子 胖子  相似文献   

18.
在“三讲”教育第一阶段,我认真并用心地通读了所规定的41篇必读文章,作了笔记,而且基本每篇文章都写了体会,许多问题都比以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就以下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次以整风精神开展的“三讲”教育,其中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怎样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呢?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好理论。领导干部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理论素质,这是领导素质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19.
曲弯弯 《阅读》2023,(85):24-29
<正>从一个对昆虫感兴趣的小男孩,成长为热爱昆虫研究、擅长昆虫研究的科学家,法布尔的成长故事给予了我们无穷启示。在英语里如何表达“我感兴趣”“我喜欢”“我擅长”呢?让我们跟随法布尔去一探究竟吧。法布尔是享誉全球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和博物学家,从小就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20.
争功劳     
王婉翠 《阅读》2014,(10):26-27
“我的作用最大!”“不,我的作用才大!”“你们不用争了,我的作用比你们大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文具们在争论谁的作用最大。“没有了我.主人能写出字吗?”钢笔得意洋洋地说。“哼,我才是天下第一,你别吵.我还能把你写错的字涂掉呢!”修正液不服气地对着钢笔说。“你们不用再吵了.我才是第一,没有了我,主人能把字写哪儿?”本子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