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归纳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特点,讲述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刘晓丽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28-30,105
财政部在仅仅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颁布了新旧两套<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而新旧准则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旧准则趋向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而新准则却基本上摒弃了公允价值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就从此消失,相反,由于公允价值理论上的优越性,未来准则的制定必将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为了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在今年进行了修订,来完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加以控制企业以此来操纵利润。本文就修订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立华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3):27-28,40
将我国2001年1月18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与2000年曾施行的该准则进行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完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要明确非货币性交易的基础,改进增值税的处理,明确补价原因是处理补价的关键,增加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划清与债务重组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2001年2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1999年颁发的原准则作了修改,即对影响当期损益的非货币性交易匐项进行了重新规范。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修订了换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划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原则。新准则实施已经一年有余,在规范会计核算和打击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剖。本就准则中涉及“应收帐款”及其它若干问题,权衡利弊,指出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今后应完善及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非货币性交易量涉及补价时,要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就必须确定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确定并计量非货币性交易的损益。  相似文献   

8.
2001年财政部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修改旨在对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以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货币性交易是不涉及或涉及少量补价的交易行为,若不涉及补价,则交易双方均不需确认损益;反之,收到补价方应确认当期损益。本文主要对涉及补价且交易的非货币性涉及存货进,对如何考虑增值税、收到补价方如何确认当期损益、交易双方如何确认换入资产入帐价值等浅谈了笔者的看法。同时,也将由于对《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理解可能导致的帐务处理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非货币性交易核算与货币性交易核算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要正确核算非货币性交易业务,首先要理解应收款项具有两重属性,分清非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资产;其次要把握增值税是价外税,划清非货币性交易与货币性交易的界限;最后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使非货币性交易核算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易货贸易和资产置换业务,即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章仅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及相关账务处理进行了简单的探析,权作商榷。  相似文献   

12.
在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换入资产的计价问题,对于非货币性交易中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目前主要有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计价基础。本文将结合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发展历程,对中外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进行简要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非货币交易的计价基础是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当一项非货币性交易涉及存货时,就应当考虑所涉及的应交增值税的影响。这一影响反映在非货币交易的判断标准、损益的确认及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制度出台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堵塞了帐务处理方面的漏洞,缩减了人为操纵的空间。但是,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依然存在不够合理之处,如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就容易引起虚增企业资产。笔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存在以下问题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划分标准不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实;换入固定资产按净值入账值得商榷;确认收益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不相符合.鉴此,笔者建议按国际上通用的方式,将短期投资划归为货币性资产;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标准来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固定资产按原值减累计折旧;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公允价值的比例作为涉及补价时同类的非货币交易确认收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仍有不完善之处.给出了统一科目和会计处理的建议.另外,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一换多、多换多等各种情况下,损益具体如何确认、计算,指出过去的不足和错误,并提出了见解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主要对非货币性准则中几个具体问题,如“货币性资产及补价”的定义、盈利过程完成的标准、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等进行具体分析,因为这几个问题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许多分歧,并且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所以在此与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型的会计计量属性,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内涵公允,所以在中间货币媒介消失后的非货币性交易中,将公允价值作为交换资产的主导计量属性,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才能够达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公允、合理反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01年财政部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修改旨在对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以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