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悲剧与"人"的现代反抗精神、性格悲剧与人格理想的可能限度和命运悲剧与"自由意志"对生命的有效实现三个方面重新诠释了<白鹿原>的悲剧美学及其内涵,挖掘了这种悲剧意识对于茅盾文学奖、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美学(Aesthetics)由上世纪末的“显学”沉寂为本世纪的“边缘”之学,然而,这恰恰构成为美学的幸运境遇,因为意味着美学超脱了意识形态的沉重纠缠和精神教父的虚假自诩而走上一条思想自主和品格独立的逍遥之路,这也许驱使美学皈依到自己的本原的学术家园。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当下的美学探究依然难以超脱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思维阴影,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方法论顽固地影响到我们研究策略的选择,再一方面,学术界追逐意识形态风潮和服从世俗的价值杠杆的心态也潜在地震颤了美学的宁静操守。正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招致美学研…  相似文献   

3.
莱辛的关学名著《拉奥孔》,无论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还是对整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若就造型艺术来说,《拉奥孔》的观点却是十分保守的。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划分不但过分绝对化,而且极端片面,其理论缺陷突出地表现为过分强调诗的优越性而夸大画的局限性,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强调诗的优越而夸大了画的局限。如果说莱辛通过画与诗界限的划分为诗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开辟了通往现实主义道路的话,那么,这种划分对造型艺术的发展来说则是理论的樊篱。  相似文献   

4.
蔡仪先生在20世纪前期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地解释人类审美现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学术形态且个性卓然的美学体系,<新美学>是其代表性理论成果.其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艺认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对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识记生字词(预习作业中体现)。 2.了解作者,特别是民族和成长经历。 能力目标: 1.准确概括草原特点,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2.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相似文献   

6.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是一篇情美兼具的散文,下面是我们讲读这篇散文时所做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供教学参考。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草原之美草原,作为伟大的自然景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或许不以为然,没有什么可新奇的,但  相似文献   

7.
颜翔林的《怀疑论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挟一股清朗的气韵,给美学田园带来令人眷注的思辨生机与心神活力。作为一部多年参悟沉思和苦心构想的美学原理专,它凝聚写作的生命意志和诗意激情,堪称为精思妙悟、闪烁灵性的上品之作。  相似文献   

8.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散见于我国古典的音乐史料和各种文艺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欣赏主客体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表演形式和内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美学遭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在分析主义美学视域之下,"美是什么"问题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证明;另一个是在审美经验理论视域之下,审美知觉、审美注意的形成及来源无法解释。吉林大学李志宏教授的新著《认知美学原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认知美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美学理论,运用现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审美实践,对美学的原点性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该书认为,分析美学主要运用语义分析方法进行美学理论判断,这一  相似文献   

10.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散见于我国古典的音乐史料和各种文艺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欣赏主客体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表演形式和内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这部著作以清晰的脉络、规范的体系以及准确的概念为我们呈现了观照电影史的全新视角。这部作品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介绍在作者的视域下世界各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下篇着重分析了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构建中的几个问题,并系统阐述了现实主义美学、现实主义电影的方方面面。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探析出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道路是中国电影的唯一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谭容培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19-120,124
颜翔林的新著《后形而上学美学》,对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建构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推进了当下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雷默的写作速度并不快,十余年才出了三本集子;写作的题材也并不时髦,他写乡村的生态、边缘的生活、平淡的情感,于有时令人错愕恐怖的故事里潜藏着深切的领悟。他仿佛隔离于当下这个速生、速红、速朽的时代,构建起了一个在怎么写和写什么问题上都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如同他的名字雷/默——极其轰响与极其静默,《祖先与小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段沉重的、不曾被遗忘的、又不愿意被提及的历史,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这座城里的事情虽已过去,但是每年的12月13日上午,伴随着刺耳的防空警报,对于那段历史的想象便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脑海中。陆川对于这段历史则是从尽可能还原真相的角度切人,除了采用黑白影像、手持摄影之外,最为重要的表意方式之一便是静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周宇编写、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设计美学研究》一书,共计五个章节,语言凝练、结构清晰,总体概述了美学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讲述了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怀疑论美学》是一本呈现颠覆和创新双重意义的美学著作,它以怀疑论作为思维工具,对传统美学予以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话语,进而创建起一个怀疑论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董芳 《文教资料》2014,(31):137-139
贝拉·巴拉兹作为视觉文化最早的提出者,对视觉文化从概念到本质,从功能到特点的研究,既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意义,又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一书入手,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巴拉兹的理论和思想精髓,从中解读与感悟电影艺术的魅力,可以为今天的电影语言研究找到新的视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中英语言文化大相径庭,两个文化群体审美倾向有异,要实现对等转换,译者就得有艺术性创造发挥,尤其是文学翻译,而艺术性讲究的是美,所以,翻译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罗慕士译本对《三国演义》的音韵美、形式美和形象美作了逼真的传译或创造性的转换。从中可以看出,典籍外译要求译者对两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文学有高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20.
中华古典美学研究的新开拓——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陈昌恒中国古典美学往往被视为一种流散形态和现象形态的美学,没有实现严整的理论一体化。一些研究者称中国古典美学为一种“准美学”、“亚美学”或“潜美学”。殷杰教授的新著《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华中师大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