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2.
一、中考试题分析 1.方程与不等式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会估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在学习代数之前或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安排一定时间复习算术。这是因为初一代数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巩固地掌握关于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整式的加、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4.
一、中考试题分析1.方程与不等式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会估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平均约占全卷分值的11.5%,这一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这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有些地方还有2-3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相似,所以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也容易出现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为了去分母而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容易忘记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抬号,漏乘一些项,或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去括号时,当括号前是负号时,括号里的项不变号;移项时,所移的项不变号.除此以外,由于不等式又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等式的性质),所以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还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回.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没有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例如解不等式一ZX<10时,容易…  相似文献   

6.
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其它方程、方程组以及不等式、不等式组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供同学们参考.一、巧拆项  相似文献   

7.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链接一元一次方程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正(反)比例函数、一(二)次函数的基础,同时又与不等式紧密联系,更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重要手段.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等式的性质;移项的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教材中,削弱了关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定义的  相似文献   

9.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同: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成1.要特别注意①和⑤中,若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可同学们在初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错误,为此本文针对以往同学们解题时出现的几种错误解法作一剖析,给同学们提个醒,以便在学习时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初一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 ,从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结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对如何通过有效教学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 问题的提出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有助于提高其  相似文献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课本中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和方法.至于它的应用,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了解,在不等式一章介绍并不多.现举数例,介绍不等式的应用. 1.比较代数式的大小例1比较  相似文献   

12.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13.
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都是初中数学重要的知识点,更是中考的热点,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 b=0(a、b为常数,且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ax b中,函数值为  相似文献   

14.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它是进一步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许多方程都是通过变形后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本节主要介绍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材,发现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渗透了化归思想方法.归纳总结后,教材中体现的化归思想方法可按照教材内容主题分为,代数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几何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函数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以下笔者从初中数学教材的角度归纳出一些化归思想方法,供大家教学参考.一、代数中的化归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代数部分主要有整式的加减乘除,分式的加减乘除,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与《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在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最大区别是不用同解原理,而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样,使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中的地位发生很大改变,成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基础。为了学好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加强等式基本性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初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对不等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同解变形如果掌握不好,会出现一些错误,本文列举几例加以“诊断”,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辨清疑点.  相似文献   

18.
错在哪里     
初一同学在学习不等式时,首先学习了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其中不等式基本性质3为: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这条性质记起来不难,但常常不能正确运用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去。在实际解题时,还容易产生与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一数学上册教材中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个关键和重点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灌穿第三章.通过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注意的要点,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抓住本节内容的重点,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和发现不足处.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我们又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概念上来看,一元一次方程是用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则是用不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不等式,两者是类似的.关于“解”的含义,能使一元一次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但是,一般情况下,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却有无穷多个解,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