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是长江三角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由于河口三角洲这一独特环境,使其独具特征.第四纪海平面的升降与河口三角洲沉积两种作用此消彼长,成为主导本区地下水流系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的淡化稀释作用、越流混合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化学演化.研究表明,各含水层无论封闭程度、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方式,均有明显不同,据此在研究区划分出三个地下水流系统.  相似文献   

2.
穿越杭埠河管道工程诱发管涌可能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建立管道穿越杭埠河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念模型;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问题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地下水流场的数值模拟,了解地下水渗流非稳定流场的数理特征,分析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过程;在上述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地下水流场中地下水最大渗流速度,对工程有无可能诱发管涌进行尝试性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鲁西北平原地面沉降灾害防治问题,在分析详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现状特征及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确定了临界开采地下水位,并深入研究了地面沉降-地下水相关性以及地面沉降滞后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地下水位和地面标高呈高度正相关关...  相似文献   

4.
盆地中沉积体系的形成演化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或影响。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对临南洼陷构造特征和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孔店期至沙三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及砂体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从孔店至沙三期临南洼陷控洼断裂活动为走滑-伸展性质,控制了盆地结构和沉积砂体入盆位置、沉积砂体空间位置、展布范围和发育规模等。孔店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浅水的扇三角洲、三角洲,至沙三期由于断裂活动增强湖盆扩张发育深湖-半深湖,并在三角洲和扇的前缘发育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在洼陷北部和南部都有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等发育情况北部好于南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新会市地下水补给条件和水质规律并指出:银洲湖是新会红层盆地时的河谷,流向与今相反,新会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存在晚更新世形成的海蚀地貌和海成沙堤.该沙堤在颜色、土质和高程等方面有其特征,可采用机井法、高程法、地貌法和沉积分析法来确定三角洲平原地下咸淡水界线的位置;从地下咸水位置来看,珠江三角洲的西界不止于司前,可上溯20km,达开平附近;会城—大泽东西向断裂的北侧,是开发地下水的有利地段;沿古斗—崖南—梅阁NEE向地带最有希望找到热矿水。  相似文献   

6.
以河口区下泻水流速度为变量,建立了非线性动态模型,根据其动力学行为分析了河口形态的成因。给出了河口分段的动力学指标。以过水断面上的径流量和潮流量为变量建立了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模型,通过求解平衡态及其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河口段水情变化的内在规律,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更深刻地揭示了水情变化与参数数量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揭示了河、海动力作用之间的协同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运动方程"是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以取代过去地下水专业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讨论,在数学物理方程与地下水动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利用数学知识来理解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方程"主要讲授地下水流偏微分方程的解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突出方程解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变水量(VWV)冷冻水系统中变频冷冻水泵及管路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VWV冷冻水系统中的管路阻力系数及管内水流流态的变化特点。指出采用压差控制时,冷冻水管路系统的阻力系数将随转速。压差设定值的改变而变化,管内水流的流态也会由充分发展的紊流转向过渡区,变频冷冻水泵的有关参数不能直接按相似定律计算;不采用压差控制、不改变管路中设备的原有状态而采用手动变频时,管路系统的阻力系数与管内水流的流态在50%~100%的转速范围内均维持不变,可以直接应用相似定律来计算变频冷冻水泵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砂层组及小层砂体的平面作图,研究了林樊家区主要的微构造类型与特征,顶底微构造组合模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河口坝沙体,其次为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河道间砂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砂层组及小层砂体的平面作图,研究了林樊家区主要的微构造类型与特征,顶底微构造组合模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河口坝沙体,其次为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河道间砂体。  相似文献   

11.
核废料倾倒会污染水源反对在坎伯里亚郡塞拉菲尔德附近设立核废料地下堆放场的意见已越来越多。上周,政府顾问们表示,格拉斯哥大学地质学家们同样也持怀疑态度。地下水水流模型比堆放场的建造人尼雷克斯最初料想的更复杂。政府的放射性废料管理顾问委员会和格拉斯哥的小...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力分析 金融资源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都是由多要素组成的,与系统演化动力相关的“流”有:物质流中的人才、设施的量流;能量流中的货币流,信息流中的金融资源配置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系统的演化通过这几种“流”得到实现,最终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状态和系统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含有海底泉的半承压含水层系统中,在潮汐效应与越流共同作用下地下水水头的波动.该系统由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和介于其间的弱透水层构成.在文献[1]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弱透水层的越流及海潮载荷效率,利用地下水动力学、复变函数及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出了承压含水层水头波动的近似解析解.  相似文献   

14.
分析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河流施工期、运行期、弃用期可能引起的堤防土体特征变化,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数值法对最不利水文条件下管道工程对堤防区域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管道施工会引起管孔范围内水利坡度的增大;管道运行期和弃用期会增加管壁附近土体的渗透性,减小地下水渗透路径,增大发生管涌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基于两个系统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地演化系统由于其复杂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演化系统时刻存在着各种随机的和不确定的因素,要对旅游地演化系统包含的众多变量和参量组成的高维时空进行研究,不仅在实际上行不通,而且其研究结果也很难检验。鉴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指标上具有耦合性,本文提出把旅游地演化系统投影到以二者为子系统耦合构成的低维空间来研究此问题,提出二者在发展阶段和演变过程中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特征,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其旅游地演化系统具有周期性、动态连续性。最后作者根据旅游地演化系统的耦合性和周期性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咸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平原是严重缺水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河北平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同时也藏有大量地下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成水资源,是解决河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从河北平原咸水分布、储量及咸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咸水的优势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指出工程演化是系统演化的过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工程系统演化的规律以及工程与自然、社会的三元互动与协同演化特征,分析了工程演化的动力系统,提出了工程演化动力系统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科学专论》本科教材介绍地下水科学在遥感、同位素、地下热水、地下卤水、矿泉水、海岸带地下水、干旱地区地下水以及冻土地区地下水等专门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该教材有助于为学生构建新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建设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覃干超 《高教论坛》2005,(5):143-145,155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高校职业指导系统的开放性和非平衡性特征,揭示了涨落对该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探讨了该系统自组织演变的过程和方向,给高校职业指导系统建设以启迪和促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下水的火力发电澳大利亚生产净水装置的梅姆泰克公司研制出的利用生活废水等地下水进行火力发电的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这套系统不仅可保护饮用水的给水系统的水源,而且还可减少取水设施的投资。净化装置安装在火力发电站内,进行地下水质净化时,只需使用可通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