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容易体现出电视新闻特色的报道,怎样才能"深下去",需要新闻工作者下苦功夫、下真功夫。一句话,得来全要"费功夫"。本文试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深"字上下功夫写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一、在"深"字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度上取胜1.优秀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简单说是就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起因、背景、现状、发展、结局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新闻性、纪实性很强的电视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报道现象,还要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仅要叙述清楚事件本身,还要揭示出事件的深层含意;不仅要确认事件的  相似文献   

2.
罗健雄 《东南传播》2012,(11):165-166
电视新闻报道是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新闻传播方式,也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展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优势,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感,通过镜头来叙述新闻故事,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总结出了"切入点"、"关键点"、"转折点"、"故事点"、"细节点"等五个要素,详细阐述增强电视新闻报道镜头感,提高电视新闻作品可视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报道中,电视新闻专题应该如何实现快速反应,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本文在对电视新闻专题应对突发事件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为例,提出了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策略,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既要"深",又要"快"。  相似文献   

4.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2):99-100
作为一种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结构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叙事类型,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审视。本文借鉴叙事学故事、话语和意义建构等理论,对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怎么讲"和"为什么"进行剖析,从而梳理出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具有现场声、画面、解说词及人物同期声采访等特点,对比只能用文字叙述的平面媒体,电视人物报道更加立体。但是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如果倾向于"列举成绩、歌功讼德",容易沦为"人物传记"而去其"新闻性"。因此电视新闻人物报道采编要注意技巧,用典型场景、典型话语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基于此,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人物报道采编的特点,并总结几点小技巧。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走转改"的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模式,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不仅要关注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把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见其人、闻其声,还能身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光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在采访报道的同时还要对人的存在和价值进行眷顾和关注,为新闻事件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选题价值、平等意识、人性化报道等方面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创作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报道是连接民众与政府的桥梁,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为了吸引观众,电视新闻报道应该注意要有趣味性,实现其宣传价值。一、电视新闻报道趣味性概述趣味性,即让观众对电视报道内容要有兴趣,内容应该能够引人入胜,要富有情趣。电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从电视新闻报道整体工作来看,新闻采访是决定整个电视新闻质量的基础。新闻采访作为整个电视新闻的前提,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新闻节目的报道质量。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除了要有过硬的新闻报道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有助于提高采访质量的采访技巧。只有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采访技巧的新闻工作采访人员,才能为电视新闻提供高质量的报道素材。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媒体的"头脑",是各个关口的"守门人",编辑不但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创新宣传方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电视新闻编辑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准确性和强烈的时效性,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不仅从事新闻编辑、编排,还要经常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参与前期采访并主持报道。一、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有:制定报道计划、确立报道构思、画面编辑、文字编辑和录制播出。电视新闻已经由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报道深度通过对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材料系统的分析解释,揭示出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问题,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经济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深度",它不仅要表达发生了什么,还要究其原因,探索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并将怎样继续发生。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关键是要在深度上做文章。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深度呢?要有个好的选题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运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声屏世界》2009,(7):62-62
"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是电视区别于广播、报纸的最基本特征.准确、合理地运用好镜头语言,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具观赏性、现场感.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要注意哪些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一)平民化的含义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故事化和平民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成为"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前提。而凸显"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成为电视新闻"平民化"报道的基本特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既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成为时下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实际上是要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普通人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朱丽辉 《东南传播》2014,(11):143-144
民生新闻从人文关怀出发,以普通群众需要为着眼点,表现出电视新闻媒体强烈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不仅是电视新闻媒体宣传理念的体现,更是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力、亲和力、感召力的客观需要。地方台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入手,深入挖掘这一"富矿"资源,让电视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作好出镜报道要掌握有关技巧,从而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入手,分析了电视直播从"非常态"到"常态"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本次灾难报道中,电视消息类新闻直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认为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采访是基于电视新闻报道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内容,不仅需要从新闻采访功底上进行训练,打下扎实基础,还要从创新电视新闻采访实践技巧中,提升采访水平。优秀的新闻采访工作者,要善于从工作中积累经验,要积极优化与新闻采访相关的各项工作进程和内容,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升自我责任意识,突出电视新闻采访的新颖性和时效性,保障电视新闻采访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分析了企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企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现状问题企业电视新闻报道的都是具有较强实效性的新闻,比如企业的生产动态、安全、经营等内容。当前,电视新闻对企业的报道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这一特点限制了企业电视新闻的多样性与可视性,具体体现在:动态新闻多,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我国媒介发展走向"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后果。"技术赋权"使得人们对信息呈现的形式期待越来越高,而"社会赋权"同样使得信息内容的呈现走向两端。新闻报道一直是电视媒介发展和改革的难点,当然在新媒体大环境趋势的推动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渐开始从平民化的视角来寻找突破口。将平面化报道视角运用于电视新闻报道中,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维护国家公平正义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以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为探索点,分析并阐述了平民化报道视角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具体报道实践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电视新闻发稿采用率同写作水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对比一下国外的电视新闻报道,我国在理论研究层面对电视新闻写作的规律探究十分薄弱;在实际应用层面有一些违背规律的作法被误解为是优秀的写作方法.电视新闻写作要时时想到观众,从观众的收视逻辑出发,为观众的眼睛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