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正>当北方春寒料峭,南国已是暖意融融。在这新的时节,《文化与传播》与各位如约相见。本期"当代文化与传播"重点推介周春发副教授的《"男色消费"——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的消费文化探析》。该文通过研究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这一文化现象,探析此类广告的创意特征、女性受众的认知评价、产生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认为,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这一消费文化现象折射出女性消费权力的扩张与两性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同时,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男色消费疾速崛起,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的广告数量越来越多。以易烊千玺代言阿玛尼彩妆广告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此类广告的心理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色广告的心理效果受到性别、是否为粉丝等因素的影响,且情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张甄 《新闻世界》2010,(10):93-94
本文以两则香水广告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关系地位,认为不论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在被观看和消费,二者均依照异性的审美和价值而塑造。现代商业广告的理念标准不是男权社会的价值投射,而是商业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广告通过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理想典范,诱导男女受众进行模仿消费,以达到销售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现代消费语境下,从文化和女性等多元视点切入,将电视广告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提高到学理层面。分析认为:宏观上,上海这座城市已经不可遏制地进入消费社会。微观上,广告商利用了女性冲动消费的心理,通过一系列策略主动制造了“需求”,激发女性消费;大众媒介从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充当了广告主重要的“帮手”,共同引导女性走入消费社会;同时女性消费者的情绪性消费特征显著,她们对自身的消费有第二层解读,试图通过购物实践广告符号的象征价值,完成对自我身份地位的理想化重塑。  相似文献   

5.
艾依璇 《新闻传播》2009,(12):29-30
本文通过缀连《消费文化读本》中有关女性消费的内容.阐述了在消费领域内女性的重要性。首先是女性的购买热情高:其次她们在家庭购买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行使着或者参与了决策权:再次她们在广告作品中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资本强大的贪欲甚至因此而深化了新的社会文化甚至是巩固了新的社会关系.完成对新的社会建构的追捧。文章的最后指出.这种在消费领域中的尊崇永远无法撼动男权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的文化批评学者,本雅明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中碎片性地反映了其消费文化思想:符号消费、迷狂消费、恋物消费,这些思想预见性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状况、大众的消费诉求,对当代广告人的广告策划、创意、宣传等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广告策划应构建"品牌一符号"理念,创意应凸显"品牌一概念"文化,宣传应传播"商品一个性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静 《新闻世界》2009,(11):124-125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女性主义的解读,认为在男权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广告中大量“女色消费”的存在不仅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即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女性消费杂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提倡奢侈和时尚的生活方式方面,女性消费杂志基本淡化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如果我们对女性消费杂志作意识形态的分析,基本可以认为,它主要是西方生活方式的殖民思维,是提倡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的代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微博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微博话题议程设置的情感消费;病毒式广告话语的符号消费;对女性欲望的二次消费,等等。本文试结合传播学和消费社会理论,对企业微博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消费社会的美丽神话——车展中的女性符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也是一个符号世界.放眼望去,各种商品、广告、促销、行为无不包含着符号的意义.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主导意识背景下,女性尤其是美丽的女性--作为视觉的焦点,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本文通过探究车展中的女性形象,从消费社会外部语境、大众心理及女性自身特点等方面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雨蒹 《新闻世界》2013,(7):204-206
【摘要】以往女性商品的广告,多由女性担任代言人,可是随着近年来社会审美观的中性化以及男色消费的崛起,媒体上所呈现的男性形象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许多女性的阴柔特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需求及品牌延伸理论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男星跨性别代言女性商品的现象。以彩妆产品为例,阐述了此类型广告兴起的原因、产品性别定位的发展及此类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岑 《新闻传播》2012,(7):150-151
在后工业时代,广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层面向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入侵。广告作为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向消费主体传播或者表达有关商品客体讯息的符号系统。文章从符号学出发,试分析广告符号的意义,以明了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女性对于化妆品的消费或购买行为几乎一生都在进行.面对林林总总的化妆品广告,女性的"心理意识是否"会受到影响?这种心理影响又是如何作用于消费行为?本文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林赛和诺曼的"情绪唤醒模式",分别从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化妆品广告对于女性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化妆品广告中的"情绪唤醒模式"对于现代女性形成以平衡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大众传媒以惊人的密度将美貌女性推向公众的视野,选美选秀、产品代言、美女作家、时装模特、广告新星、美女主播……美女如云,满目皆是。这些视觉的、消费性质的“美女文化”已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宠儿。  相似文献   

15.
吴志华  陈卓 《东南传播》2012,(2):103-105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在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植入广告该如何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突破先天的限制性因素继续向前发展?影视植入广告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何种变化?植入广告新兴类型与影视植入广告如何并存发展?这些都是影视植入广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蔚然成风,给消费者造成重大伤害.随着广告业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倍受社会关注.但由于我国相应立法工作相对缓慢滞后,有关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范还属空白.本文意在寻找形成这一法律空缺的原因,寻求改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广告定位、广告设计、广告效果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化消费影响下的广告变化,考察了文化消费下的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相似文献   

19.
迟强 《东南传播》2010,(7):131-133
本论文将广告视觉文化纳入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进行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广告视觉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给予关注和思考。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文化成为商品拜物教的布道者;从符号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符号在日益丰盈繁杂的同时,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危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透过广告文本对"文化平等"与"文化民主"的制造表象,社会文化的深层次隐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0.
论消费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既是一种媒体.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征。当恰当地认识到广告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现象和本质时,我们可以看到消费社会中通过广告所表现出来的“商品拜物教”特征。本文从分析“商品拜物教”人手,考察广告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本质,然后分析广告所具有的消费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构建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